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美国队夺冠,苏联队疑云重重)
背景
1972年,第2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男子篮球比赛被认为是当时奥运会上最受关注的项目之一。美国队一直是该项目的统治者,他们在历史上获得了7次金牌。苏联队也是该项目的强者,曾经在1960年和1972年获得过金牌。
比赛过程
在1972年的男子篮球比赛中,美国队和苏联队在决赛中相遇。这场比赛被认为是奥运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比赛之一。
比赛一开始,美国队就表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他们在前三节比赛中一直领先苏联队。然而,在第四节比赛中,苏联队开始反击。比赛还剩下3秒钟时,苏联队的亚历山大·贝洛夫射门得分,将比分扳平为49-49。比赛裁判员随后宣布比赛还有1秒钟,美国队获得了球权。
美国队在最后1秒钟内尝试了一个投篮,但没有命中。然而,在比赛结束后,裁判员宣布苏联队获胜,因为他们声称在比赛结束前,美国队的球员曾经违规。
争议
这个裁判决定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美国队和许多观众认为这个决定是错误的。美国队教练比尔·拉塞尔表示,他认为这个决定是“历史上最大的篮球抢劫”。
这个决定也引起了国际篮球联合会的关注。他们组织了一个委员会来调查这个决定。然而,这个委员会最终认为,裁判员的决定是正确的。
结局
尽管这个决定引起了争议,但苏联队最终获得了金牌,美国队获得了银牌。这个决定对于美国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该项目的统治者。
然而,这个决定也引发了更多的讨论和反思。它促使国际奥委会重新审视了他们对于裁判员的控制和监管。这个决定也促使篮球比赛的规则发生了变化,以确保更加公正和公正的比赛。
绝杀慕尼黑真实事件
绝杀慕尼黑改编自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不被看好的苏联队在最后3秒绝杀了美国队,创造了历史。
缔造这段传奇的幕后功臣,就是苏联当时的教练加兰任。在“美苏冷战”的时代背景下,这场比赛的输赢甚至关乎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面对整整统治了篮球界36年、没有在奥运会中品尝过一次败绩的美国队时,加兰任率领队伍团结一心向“不可能”宣战。
饰演教练加兰任的是参演过《碟中谍4》的俄罗斯高国民度演员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拥有精健身躯和刚毅眼神的“硬汉专业户”马什科夫和电影中临危受命的“铁血教头”加兰任,无论外形还是气质都有着非常高的契合度。
在电影中,马什科夫也精准展现了这位“铁血教头”刚毅中带着柔软的一面,他背负着家庭的压力和外界的质疑,但他也尊重每个球员的习惯和信仰;他顶着舆论把国际上最新的训练方式带给相对闭塞的队员们;他耐心地用理解和信任将一群不被看好的小伙子拧成一股绳,团结成一支队伍。
在坚毅和强硬背后,他用充满人情味的鼓励和帮助,让队员们相信了“相信”的力量,他成为了队员们“挑战不可能之路”上最有力的信念支撑和信心源泉。
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对于苏联人和美国人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场赛事结果争议极大,以至于现在美国人仍拒绝承认这场比赛。
如何评价电影《绝杀慕尼黑》这部电影的真实事件是什么
《绝杀慕尼黑》是改编自历史上的真实事件: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上,前苏联队在最后的三秒钟凭借一记投篮绝杀,以51:50战胜36年未尝败绩的美国队,是一部表达坚忍不拔精神的剧作。
与传统好莱坞式的体育片不同,该片用了接近一半的篇幅,将最后前苏联男篮对美国男篮的整场比赛几乎都还原了,基本上两队每一次得分都有交代。所以尽管在走进电影院之前,仅从片名大家就已经知道了结果,但是决赛跌宕起伏的过程,却依然让大家看得热血沸腾。
表面上看,《绝杀慕尼黑》是一场篮球赛的重新演绎,实际上,《绝杀慕尼黑》通过一场直观的比赛,表达了战斗到底的意愿,观众所感动的不仅是曲折的剧情,也感叹生活中的奇迹。
扩展资料:
剧情简介
《绝杀慕尼黑》(Движениевверх)是由安东·梅格迪契夫执导,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约翰·沙维奇、马拉特·巴沙罗夫、谢尔盖·加尔迈什、伊万·科列斯尼科夫主演的传记类剧情电影。于2017年12月28日在俄罗斯上映,于2019年6月13日在中国上映。
1972年在慕尼黑奥运会篮球锦标赛的决赛中,在比赛结束前三秒钟,美国队以一分优势领先,已经开始提前庆祝比赛的胜利了,因为他们相信比赛结果已成定局。然而,苏联国家队在最后的三秒里拼尽全力,最终使比赛结果发生逆转。
关于1972年慕尼黑篮球决赛事件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