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客家山歌视频,以及客家人有什么习俗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客家人有什么习俗
客家风俗
娶亲
闽西客家人的迎娶婚礼别有风情。男家的迎亲队抵达女家后,新娘要站在门口一个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称为过“米筛”,这是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创业。接着新娘被背出家门,上车时她的兄弟要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此时,新娘便要放声恸哭。到达男家后,新娘还要跨过火红的木碳炉,以示“兴旺”。之后才开始婚礼的各个程序。
客家凉帽
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凉帽用薄薄的蔑片或麦杆编成,斗笠的顶部缝着布,帽沿四周除正面外,垂挂着五寸来长的彩布,未婚的姑娘还要在垂布的两端挂五颜六色的彩带。彩带是客家姑娘婚否的标志。凉帽除了有遮阳、防雨、防尘的功能外,亦是客家妇女独特的头饰。
姑田游大龙
元宵佳节游大龙是连城县姑田镇的传统文娱活动,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姑田纸扎龙直径70厘米,长600余米,由一百五十节组成,由600余名青壮年参舞,被誉为“天下第一龙”。
闽西木偶戏
木偶多至36个,每个木偶由10多条线操吊,木偶身长77厘米,眼珠会转,嘴会张合,四肢能活动。分为文、武小生,文、武老生,正、武、丑、老旦,文、武净和文丑等角色。木偶戏剧目达到几百种之多。
客家话的由来是什么
客家话的由来:中国全国都说早期中古汉语,但在福建境内进化我七大闽语,中古时代下半叶,早期中古汉语进化为晚期中古汉语,晚期中古汉语在岭南之外进化为各话,中古汉语在岭南内保存,\x0d\x0a\x0d\x0a中古汉语变体在岭南古代称为广东话粤语,清末明初因迁海复界误会被称为客家话\x0d\x0a\x0d\x0a上古汉语结合侗泰语族吴语产生中古汉语(也就是客家话语系)\x0d\x0a\x0d\x0a早期中古汉语演变成七大闽语\x0d\x0a\x0d\x0a晚期中古汉语演变成其它说有汉语方言\x0d\x0a\x0d\x0a而你看《中古汉语读将进酒》视频,中古汉语和客家话,闽语文读,赣语最接近
说说你知道的客家婚礼习俗
网上有视频,你可以看看.
1、议婚,意即说媒。
2、订婚,俗称“定亲”。定亲后男方要提前半年左右初定迎娶日,并择吉日带上礼物送到女方家,此谓“报日子”女方同意的话则按日期赶制嫁妆,准备出嫁事宜。
3、哭嫁,出嫁前新娘要在亲友面前号哭,俗称“哭嫁”,这是种非常特殊的哭,是怀着喜悦心情向亲友诉说离别之情的哭。她边哭边诉,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抑扬顿挫,婉转动听,若为具有山歌素质的新娘,还往往会触景生情,哭口成歌。这时旁边还有亲人“陪哭”“劝哭”,简直是场“哭艺”表演。当地人认为,“哭嫁”是种吉祥如意的象征,不哭不体面、不热闹,不哭命不好、事业不兴旺发达。此外,哭嫁还有一层意思是,可收受一些亲友安慰的红包。
4、完婚,俗称“过娶”,男方叫“娶亲”、“归门”,女方叫“过门”。在婚礼头天或当天,对女方而言,称“行嫁”日,或“暖轿”日。这日新娘要沐浴换装,设筵于堂,行告祖礼,请族中福泽之妇为新娘开容,就是用麻绳绞去脸额颈项上汗毛,又称“开面”。这天男方一早要将鱼肉三牲等送至女方家供操办婚宴用,要装备花轿,带上一只活鸡公,沿途鸣爆鼓乐发往女家。接亲队伍至女家时,女家孩子会拦轿,要发红包才让进门,进入女家后,男方不仅要给新娘父母包“恩恤礼”,而且所有跟新娘有关的亲人,以及为新媳出嫁服务了的人都要包红包,如妆扮礼、沐浴礼、开桌礼、厨师礼、翰墨礼、上轿礼、主事礼等等,礼数不到不发亲。吃过“送亲酒”,即中餐,当催促发亲的唢呐声和鞭炮响过后,女方将陪嫁礼物摆放在男方抬来的扛盒里,新娘头摭红头盖,由娘舅或兄弟足踩米筛背上轿。米筛是千里眼的象征,踩米筛是表示娘家对出嫁女儿的祝福与思念。上轿时,女家还要陪送一只未生蛋的活母鸡与男方送来的公鸡相匹对回送男方,此曰“带路鸡”。然后一路锁呐饶钹吹打而归,故曰“归亲”。
5.新娘快到男方家门口时,亲朋鼓爆相迎,花轿停在男方厅堂前,由礼生手执雄鸡,呼赞喝彩。完毕打开堂门,迎进花轿,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踏着米筛,迎着新郎撒来的糖果五谷,走入大厅,并在大颠箕里稍坐片刻,此谓“坐性”,然后开始拜堂仪式。先是由礼生面对新娘祝赞,并杀公鸡滴血绕颠箕一周,接着由多子女的夫妇分别扶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和夫妻对拜。礼毕入洞房,新郎新娘并坐床前饮交杯酒,喝鸡腿汤。外面大厅里则摆下盛宴招侍宾客,此谓“归亲酒”,即晚餐。
6.闹房,闹新房的形式多样,目的都是为了营造亲热和吉祥、热闹和欢快的气氛,这也是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情况下,男女双方此前并不亲妮的需要。其传统节目很多,如“喜相逢”“借问橄榄”“姜太公钓鱼”等等。一般要闹至半夜,结束时喜放鞭炮,招侍大家吃些点心,然后新郎新娘要洗澡更换新内衣。婚后旧俗有“三朝看嫁妆,四朝回面,五朝入厨,六朝洗手,满月送藤盘”等喜庆余音,现多为第三天,新郎伴同新娘,带一壶猪肉、鸡肉和鸡蛋的汤“回门”,也称“回红”,即回娘家,午饭后又一同返回。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