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莫里斯mini,以及莫里斯人物介绍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莫里斯人物介绍

莫里斯

莫里斯mini?莫里斯人物介绍

简·莫里斯(JanMorris),小说家、旅行文学作家。1926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原名詹姆士·莫里斯,二战期间入伍,战后曾担任《泰晤士报》与《卫报》记者多年。

中文名:简·莫里斯

外文名:JanMorris

别名:原名Jame**orris

国籍:英国

莫里斯mini?莫里斯人物介绍

民族:威尔士

出生地:克利夫登

出生日期:1926年10月2日

职业:历史学家、旅行文学作家、《泰晤士报》和《卫报》记者(早期)

毕业院校:兰馨学院

主要成就:独家报道英国探险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西方著名旅行文学作家。

代表作品:世界:半个世纪的行走与书写,欧洲五十年,悉尼:帝国的绚烂余晖

人物简介

简·莫里斯(JanMorris),小说家、旅行文学作家。1926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原名詹姆士·莫里斯,二战期间入伍,战后曾担任《泰晤士报》与《卫报》记者多年。1972年,莫里斯在卡萨布兰卡接受了变性手术,从此改名为简,并专职写作。她的著作超过30部,包括小说、历史与旅行文学作品。除了有关大英帝国的名作《大不列颠治下的和平》三部曲外,还有关于悉尼、牛津、威尼斯、香港、西班牙、美国、加拿大等的记述。其小说《哈弗的最后来信》(LastlettersfromHav)曾入围布克文学奖。2008年,莫里斯被《泰晤士报》评选为二战后英国最伟大的15位作家之一。

人物经历

1953年,莫里斯作为随行记者独家报道了英国探险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新闻,消息传到英国,恰逢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典礼,也让莫里斯成为新闻界的知名人物。她在《欧洲五十年》中写道:“那一年6月,我和刚刚全球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英国探险队成员同去白金汉宫,作为随同探险队的记者,我写的关于胜利登顶的新闻稿恰在伊丽莎白二世加冕礼的头一天晚上传抵伦敦。”

莫里斯早年受性别认同障碍困扰,最终于1972年在卡萨布兰卡接受了变性手术,从此成为一名女性。在1974年出版的自传《谜》(Conundrum)中,莫里斯讲述了与变性有关的事情。正文的第一句话就是:“大概三岁还是四岁的时候,我就意识到我被生错了身体,本应是个女孩。”变性手术是在卡萨布兰卡做的。莫里斯写道:“卡萨布兰卡,可不像名字听起来那么浪漫,它是座现代化的城市,喧嚣,丑陋,带着法国殖民地式的浮华气息。不过,我在这儿的体验,现在回过头来看倒有那么点儿浪漫的味道。真像是去造访魔法师。那晚,我穿过俗艳的街市,感觉自己活像童话中的角色,就等着脱胎换骨。鸭子变天鹅?厨房里的刷碗丫头变成新娘?比这些要奇妙得多,我对自己说:是从男人变成女人。这里是我身为男人所见的最后一座城市”莫里斯与太太育有五个子女,为了做变性手术,两人被迫离婚,一家人却如以往一般生活。据说,2008年,在变性36年之后,莫里斯又以女性的身份与前妻秘密举行了一场“同性婚礼”,再娶前妻当新娘。英国著名诗人、音乐家TwmMorys是莫里斯的儿子。

相关作品

莫里斯作品颇丰,包括小说、散文、自传、历史,甚至还有词典,但最著名的还是一系列旅行文学作品,国内已经引进出版的有《世界:半个世纪的行走与书写》《欧洲五十年:一卷印象集》《的里雅斯特:无名之地的意义》《悉尼:帝国的绚烂余晖》等。

能击败西班牙军团,荷兰莫里斯方阵牛在哪

编者按:前些天和朋友们讨论欧洲军事,一友人指出莫里斯亲王的莫里斯方阵训练只有明朝民兵水平。笔者大笑之余,也不得不承认该友人说得有一定道理。然而,民兵不见得就弱,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明末川军,只有中世纪民兵水准?白杆兵:看不起我还是看不起八旗》已有论述。作为佛兰德斯民兵演变而来的莫里斯方阵,自然要与白杆兵这种撞上八旗并不虚的东方顶级民兵比较。

这些年,莫里斯方阵和西班牙大方阵在网络上被吹得神乎其神,源于历史宣传中强调欧洲16-17世纪军事改革的规范化、标准化、近代化,让读者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然而标准化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使用制式的武器装备,接受固定范式的训练,有上下等级、大小军事单位分明的军队组织体系。

▲莫里斯方阵

但这玩意秦汉时代中国就有了嘛。不但中国有,西方的罗马帝国也有,只是进入中世纪之后因为采邑制流行,地方权力崛起,把标准化规范化给丢了,到16-17世纪军事革命才慢慢捡回来,难道很神奇吗?

▲秦朝已经实现了武器的古典标准化生产

而莫里斯方阵,其特点究竟在哪里呢?就在于驱市人为兵,训练时间短,性价比高。由于尼德兰地区的兵源来自商人和手工业者,平时武艺训练较少,而在争取民族解放的关键时刻,莫里斯亲王甚至不得不经常率领只训练了几个星期的士兵上战场。当然,经过血的淬炼之后,新兵也能迅速成长为精锐之师,而莫里斯方阵对于西班牙大方阵的改进,也增强了其火力,对于攻击力有很大的提升。

西班牙方阵很方,火绳**却在长矛方阵四周平均分配,虽然可以避免后方和侧翼遭受袭击,但是如果敌军只从一个方向进攻,只有不到一半的火**能够射击,大大浪费了兵力。

▲拿骚的莫里斯亲王

莫里斯亲王经过数学计算之后,把火绳**一分为二,平均配置于长矛方阵的两侧,也可以后退至长矛方阵的后方结成一个新方阵,这个方阵还可放在长矛方阵的一侧,使得所有火**可以向正面射击,从而增强了方阵的正面攻击力。莫里斯又大大缩小了方阵的规模,减少火枪方阵的纵深横排数,增加横向战线宽度,以利于火枪齐射。然而,因此方阵的防御力也比起西班牙大方阵大为缩减,由于早期火器杀伤力不足,莫里斯方阵对抗骑兵其实是非常不利的。相比西班牙大方阵,莫里斯方阵能更有效输出火力,变阵也较为容易。但是西班牙大方阵的特点就在于,训练时间长,对于装备和经费投入要求高。

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吊打20万明军,2万人就灭掉大明,西班牙方阵真那么厉害吗?》一文中提到过葡萄牙人使用西班牙大方阵却被摩洛哥人打出马哈赞河惨败,说白了就是因为葡萄牙不像西班牙那样财大气粗,方阵的训练度和装备指标都不过硬,结果被摩洛哥人用火炮骑兵联合战术给灭了。莫里斯方阵比起明朝民兵的一种——白杆兵(当然,白杆兵实际上比绝大多数明朝正规军还能打),优势在于远程输出,但由于训练时间短(白杆兵由于土司领地的尚武风气,一般从小就进行武艺操练,可以弥补标准化训练时间不足的缺陷),在近战能力和战斗意志上可能还不如白杆兵。

▲耶明根战役示意图,前卫部队解决了荷兰人,主帅阿尔瓦公爵所部没能赶上战斗

尼德兰独立战争中,为了抗击西班牙最为精锐的佛兰德斯军团,尼德兰民兵动辄战死数千人。1568年的耶明根(Jemmingen)战役中,1800名西班牙前卫部队击败了1.2万荷兰军,荷兰人损失了7000人,而西班牙人只伤亡了10人;1574年的穆克(Mook)之战,5000名荷兰人和10名西班牙人战死;最惨烈的是1578年的让布卢之战,在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麾下名将唐·胡安(勒班陀海战的总指挥)指挥下,2万荷兰军队遭遇惨败,伤亡和被俘1万人,西班牙军队仅损失100人。

▲安特卫普大屠杀

不过,由于西班牙人极为残暴,尼德兰的市民手工业者们才能坚持下来,正所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西班牙佛兰德斯军团善战无敌,但是他们骄横异常,闹饷也比东方的大头兵都厉害多了。1576年冬季,佛兰德斯军团因为给他们运饷银的船只被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给截了,薪水遭到拖欠,直接攻克了西班牙在尼德兰地区控制的名城安特卫普,进行屠城,并纵火焚烧。对于尼德兰反抗者来说,既然顺服也逃不过残杀,只有拼命一条路。

尼德兰人通过漫长的游击战终于坚持到莫里斯亲王横空出世,然而并非就从此时来运转吊打西班牙人。实际上,莫里斯亲王仍然很害怕与精锐的西班牙佛兰德斯军团正面会战,如果一定要打也是在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保障的情况下,精心准备后进行,并且准备充足的船只运输士兵,确保如果战败可以从河道撤走败兵,来减少损失。

▲布雷达之围油画

莫里斯亲王虽然对西班牙人取得过一些野战胜利,在蒂伦豪特战役与尼乌波特战役两次骑兵会战中,军事才能获得整个欧洲的认可,但西班牙军队的精锐程度仍非人力所能轻易战胜,莫里斯亲王仍然在野战中又数次遭遇败绩。1624年至1625年的布雷达之围当中,莫里斯亲王与围攻布雷达城的西班牙名将安布罗西奥·斯皮诺拉对决,虽然联合了英国人,但两次救援均被围城打援的斯皮诺拉打得惨败,布雷达遭到攻陷,莫里斯亲王急怒攻心,吐血而亡。

当然不可否认,莫里斯对西班牙人取得过一些辉煌的胜利,如1597年的图霍特战役,莫里斯的7000人打败了6000西班牙军队。西班牙2000官兵战死,500人被俘,而莫里斯的军队只有100人战死。不过,这些胜利更多应归功于莫里斯本人的战术才能而非莫里斯方阵,由于经费不足,训练不到位等因素,莫里斯亲王的军队正面对抗能力不如西班牙人,也使他遭受了多次惨痛的失败。

由此看来,尼德兰独立战争中的荷兰军队,比起明朝民兵中的顶级存在——白杆兵,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而作为莫里斯亲王的学生,瑞典人山寨的莫里斯方阵战斗力则明显不如白杆兵。

▲吉尔霍尔姆战役

1605年9月27日,波兰名将杨·卡罗尔·霍德凯维奇率领2500名翼骑兵及1300名步兵,迎战一万两千人的瑞典军(其中3000名骑兵)。霍德凯维奇率领波军骑兵巧妙地把瑞典步兵和骑兵分离开来,先将其骑兵歼灭再攻其步兵,利用莫里斯方阵棋盘型布阵的特点,逐个歼灭,并驱赶溃兵形成倒卷珠帘的效果。占有三倍优势的瑞典军阵亡高达8000人,而波军伤亡仅300人。此次战役使波兰翼骑兵威名大震。1610年六月的克鲁希诺战役,3万沙俄军队和5000瑞典军队联合迎战波兰名将若乌凯夫斯基率领的6500波兰军队,瑞俄联军被打得惨败,瑞典人完全没有发挥出莫里斯方阵的火力优势,便在沙俄溃兵的裹挟下不得不撤退。

▲楚措拉之战,奥斯曼土耳其大获全胜

值得一提的是,波兰翼骑兵的战斗力也不宜神化,1620年10月7日爆发的楚措拉战役中,拥有兵力优势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一口气干掉了近万波兰精锐,阵斩波兰名将若乌凯夫斯基,波兰有名的将领、贵族被俘者数十人。瑞典人之所以选择莫里斯方阵而非西班牙大方阵,便是追求莫里斯方阵训练时间短,所需资源少的特点,但实战效果并不令人如意。而瑞典人的战斗力质变,还要等到他们中涌现出古斯塔夫二世,打造出著名的古斯塔夫方阵开始。

▲戚继光所创的鸳鸯阵

而在三十年战争之前,无论是莫里斯方阵还是西班牙大方阵,其军事体系比较明朝的戚继光步兵阵法、车营和火器战术体系,都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代大部分明军的战斗力衰弱实是因为**、训练废弛、没有实战经验、长期欠饷等因素。在这个问题上盲目轻信西方中心论,妄自菲薄,实在要不得。当然,盲目推崇训练高于实战,也不可取,实战的作用往往是远大于操练的。宋夏战争前期,一年训练时间多达100多天的禁军战斗力还远不如西北民兵,西夏人听说和禁军作战就欢喜,听说与宋朝的乡兵弓手蕃人作战就不乐,结果宋王朝只能将许多沿边的厢军甚至民兵提升为地方禁军,才慢慢稳住边境局势。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azaz7391,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快船队怎么得到莫里斯的

休赛期大赢家快船,在交易截止日前完成多笔交易,顺利得到梦寐以求的莫里斯,再次成为大赢家。

据快船官方宣布,球队已经与尼克斯、奇才完成三方交易:

快船送出哈克利斯、一个2020年的首轮签、一个2021年的次轮签和一个2021年受保护的首轮签互换权和杰罗姆-罗宾逊,得到马库斯-莫里斯和小托马斯。

交易完成的第一时间,快船队总裁弗兰克发表声明,坦言莫里斯是快船仰慕已久的球员,球队一直都想得到他,他是一名出色的射手,一名令人印象深刻的防守者,期待着他到来后帮助球队再进一步。

同时,弗兰克也感谢了哈克莱斯和杰罗姆-罗宾逊,表示哈克利斯是一名非常职业的球员,本赛季效力于快船队期间,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到球队,而杰罗姆-罗宾逊是拥有潜力的年轻人,因此,球队希望给他发展的机会,让他在奇才继续生涯。

很显然,快船队成为这笔交易的大赢家,弗兰克非常开心。

本赛季效力于尼克斯队的莫里斯,场均可以交出19.6分5.4篮板1.4助攻,拥有43.9%的恐怖三分球命中率,他的加盟将进一步提升快船队本赛季的即战力。

在交易完成后,莫里斯也在社交媒体上感谢老东家尼克斯:“谢谢你,纽约!对你们没有别的只有爱!”

毕竟通过尼克斯一系列的操作,莫里斯不仅收获大把钞票,还在赛季后半段加盟快船队这支争冠大热门,可谓是名利双收。

在得到莫里斯之后,《雅虎体育》名记Haynes跟进报道,快船队首发五虎再度升级,球队计划安排贝弗利+莱昂纳德+乔治+莫里斯+祖巴茨的先发阵容。

除去实力惊人的首发阵容之外,快船队板凳席还有路威、哈雷尔、沙梅特和贾马考-格林等球员。

目前快船队以36胜15负位居西部第二,仅次于同城湖人,按照快船这套阵容的实力,湖人后半程想要保住西部第一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这样的局面,显然不是湖人队想要看到的,据记者Ramona跟进报道,湖人队在交易截止日前,也曾试图得到莫里斯。

但是湖人与尼克斯针对莫里斯有关的谈判最终因为湖人不愿送出库兹马告终。

在报道中,Ramona表示尼克斯想要在莫里斯的交易中,得到库兹马、丹尼-格林和多个二轮签,湖人认为这样的要价过高,最终交易关闭。

不久后,莫里斯通过三方交易加盟快船。

这样一来,在交易截止日前有意多名球员的湖人队颗粒无收,这也是佩林卡成为湖人总经理以来首次在交易截止日没有进行任何操作。

当然,在过去三年的交易截止日,佩林卡做出的三笔交易也并不出色,分别是:

送走路威得到布鲁尔+首轮签;

送走乔丹-克拉克森和小南斯,得到小托马斯+钱宁-弗莱+首轮签;

送走祖巴茨+迈克尔-比斯利,得到穆斯卡拉。

因此,没有任何操作也并非坏事。

好了,关于莫里斯mini和莫里斯人物介绍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专题推荐:

欧锦赛2024动态

2024年欧洲杯资讯

巴西甲级联赛积分榜

巴西甲级联赛资讯

巴西足球甲级联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