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囚歌 叶挺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囚歌叶挺的背景资料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囚歌叶挺的背景资料
叶挺(1896年9月11日~1946年4月8日),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是中国人民***的创建者之一;杰出的军事家;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开创人民军队之路的功绩以及崇高的气节,将永世流芳。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始获自由;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于3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1896年9月10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四),生于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先后毕业于广东陆军小学堂、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
1919年初,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在粤军中任支队副官,同年加入中国***。
1921年,任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次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时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掩护孙夫人宋庆龄脱险。
1924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
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率独立团为先遣队讨伐军阀吴佩孚,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北伐军占领武汉后,升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
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后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同年12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在中国革命的转变关头,为武装反抗***反动派和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州起义失败后,因受到中共广东省委领导的责难和共产国际某些人的冷遇而消沉,与党脱离关系,流亡欧洲,后到澳门隐居。
1933年11月,到福州帮助蔡廷锴、蒋光鼐等人在“福建事变”后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1934年,在香港加入了李济深、陈铭枢等组织的以抗日为主旨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1939年5月,穿越日军封锁线,北渡长江,在皖中主持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部队挺进皖东敌后,在津浦路东西两侧建立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初,日军五千余人在空军配合下进犯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他指挥军直属队顽强苦战,毙伤日军数百人,将敌击退。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扣押,身陷囹圄,坚贞不屈,曾作《囚歌》明志。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向***多次交涉没有结果。
1946年3月4日,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叶挺获释,第二天,他就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很快就得到了批准。叶挺参加了国共谈判三人军事会议。
4月8日,他后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不幸遇难,同机遇难的还有王若飞、博古、邓发以及叶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儿杨眉和幼子阿九。(后经周恩来对叶挺子女的讲述,可知此次事故是***特务在飞机上做了手脚,飞机才在途中出现故障导致坠毁)
噩耗传出后,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说:“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朱德提词:“为全国人民和平民主团结而牺牲。”周恩来写了《“四八”烈士永垂不朽》的悼念文章。
囚歌(叶挺)赏析
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
得到永生!”
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作者是是中国人民***的创始人之一,八一南昌起义的总指挥,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叶挺。
诗的开篇是一组凝练而又生动形象的对偶句,在鲜明的对比中,蕴含着褒贬爱憎之情。同时也为后两节作铺垫。“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生动而深刻地表明反动派所给“自由”的本质,便是人格的沦丧和气节的毁灭!
诗的第二节语言铿锵,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一个革命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品格。“自由”,对一个身在牢笼的革命者来说,是多么渴望!但是“自由”不能靠反动派的施舍,也不能向敌人卑躬屈膝来换取;而只能靠斗争,只能在彻底推翻旧世界之后,才能真正获得!所以,在无比黑暗的牢狱中,诗人仍然高唱自己的希望之歌:“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无畏的自我献身精神。
《囚歌》三节,层层深入,抒发了叶挺将军的爱憎分明之情,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贞气节和崇高人格,反映了革命者崭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读到此诗,胸中顿时会有一股热气直往上涌,令人感慨不已。这首诗教育人们懂得人格气节的尊贵,在面对外来任何压力时都不能放弃它,更不能糟蹋它。
。
囚歌反映了叶挺什么精神 囚歌的精神赏析
1、反映了叶挺不怕牺牲、不屈不挠、坚持信仰与真理、视死如归的精神,也反映了叶挺甘愿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和敌人同流合污,做出有悖革命的事。
2、《囚歌》是享誉世界的政治家、军事家叶挺被囚禁在重庆的渣滓洞时期作的一篇白话述志诗,这篇诗作于一九四二年,该诗分为上下两节,全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犹如脱口而出,但感情炽烈,气势豪迈,意境表达清晰完整。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囚歌 叶挺和囚歌叶挺的背景资料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