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的体育图标特色

2008年奥运体育图标的工艺设计,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象形:

北京奥运会项目图标 北京奥运会logo

中国古代工艺是以象形为基础的,象形是工艺造型和装饰的基本表达方式,造型而论,这35个图标之美,就是以象形的甲金、大篆,加上象形人体的变动。

二、象征:

“在理为幽,成像为明”,35个国际单项体育项目,分门别类的图标表现形式,之所以与以往不同,它是通过了篆刻肖形印白文元素的媒介,经过高度概括,抽象出来,使人观之不言而喻,具有了象征意义的指示符号,红色印面,白色线条的成像为明是汉字甲金文大篆演绎成了变形人体,用中国工艺美术的基本价值取向来说是一个“吉”字,甲金,又为吉金,由此敷衍出去:吉事、吉礼、吉物、吉土、吉月、吉人......

如此之吉,实乃2008年奥运北京之吉,如此象征意义谁人不喜!

三、简化:

北京奥运会项目图标 北京奥运会logo

工艺美术的造型或装饰所造之“象”,并不是外界事物的如实再现,而是如《周易》的卦相一样,具有高度概括抽象的特点。35个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来源于文字本身的象形特征,无论是纯甲金文、大篆体,还是抽象的变形文体,都是一种被高简化或条理化、秩序化、程式化、样式化了的现实体育形象,同时也包含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符号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书中说:“出现在各个时代,各个民族装饰艺术中的基本形式——例如圆圈、三角形、螺旋线、平行线——都被当作基本图案”,尽管“装饰性形式逐渐演化,形成各类物体的画面——叶子、藤蔓、海洋生物妙趣横生的形状,飞翔的鸟、动物、人、物。而基本图案却始终保留着,无须任何装饰,圆圈成了眼;三角形成了胡须;螺旋成了耳朵、树枝或波浪”。装饰是表现形式简单而又纯粹的抽象序列,当35个体育项目的构图包含着形象化因素——人、动物、运动器械——的时候,这些形象被完全自由地简化和变形以和谐于体育形式的整体。其生动的处理不是直接视觉印象的**,而是按照体育项目的表现原则和中国古汉字的生命形式,对印象本身进行塑造、规范和说明。无论造型还是装饰,都明显具有了简化的特点。

四、文质统一

“文”与“质”是先秦美学,特别是儒家美学思想中的两个基本概念。这对概念的出现,虽不一定是专门针对工艺而言,但却无疑与工艺制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谈到“文”“质”的问题时,35个国际单项体育项目的体育图标,在中国与时俱进的和谐社会中,“文”“质”作为工艺美术的一种造型设计真正赢得了国际普罗大众的认可,并溶入了国际设计界,它的真正意义是儒家尚文和文质统一主张,被应用在国际体育项目上强调了工艺设计和制作必须符合天地自然生命的变化,发展规律。其创作思想的真正来源于:“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因为文质统一、器道统一,是中国儒家思想与中国工艺美术——人与人对话、人与天对话的一种至高境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图标图和意思在哪

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以篆字结构为基本形式,兼具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

“篆”有“圆转”之意

据了解,在中国,“篆”有“圆转”之意,圆润流畅、秀美典雅、刚柔并济,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与神韵。它不仅符合体育图标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的简化要求,更通过其特有的形态动势将体育图标的运动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凝练,达到了形与意的和谐统一。

“拓片”凸显黑白对比

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还有“拓片”的应用形式。“拓片”是把器物上的图形、文字、纹饰等用墨拓印在宣纸上,能生动细腻地再现器物上的图文内容,其独特的形式与表现力,使之成为典型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的“拓片”形式正是运用这一艺术形式,以强有力的黑白对比,表现挑战极限的运动美感。拓片中的运动造型生动形象、呼之欲出,体现了运动的**与生命的张力。

两家美术学院联手

为确保创作出最高水准的作品,北京奥组委请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成立设计工作小组,共同对入选的两套体育图标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修改期间,设计小组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审看设计方案,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确定最终设计方案为“篆书之美”。

冬奥会两项标志

冬奥会两个项目的标志包括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

冰上项目的标志主要包括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和冰壶。具体来说,短道速滑的标志是冰面滑行,代表速度滑冰项目;速度滑冰的标志是雪板,象征冰球项目。

雪上项目的标志主要包括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越野滑雪、跳台滑雪)、无舵雪橇、有舵雪橇、钢架雪车(俯式冰橇)、单板滑雪和高山滑雪。北京将主办冰上项目,张家口将主办雪上项目,延庆协办张家口举办雪上项目。

冬奥会标识主要由会徽图形、文字标志、奥林匹克五环标志三个部分组成,图形主体形似汉字“冬”的书法形态,主色调为蓝色。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的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中国举办的冰雪两大运动的理念。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

冬奥会的发展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冬季奥运会、冬奥会。主要由全世界地区举行,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94年起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

参与国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欧洲、非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按实际举行次数计算届数。

1986年,国际奥委会全会决定把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从1994年起分开,每两年间隔举行,1992年冬季奥运会是最后一届与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的冬奥会。自1924年开始第1届,截至2018年共举办了23届,每四年一届。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2022年1月14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宣布,为庆祝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联合国发行主题为“体育促进和平”的邮票。

这是联合国首次为冬奥会发行邮票。截至2022年6月,已有23个国家、41个城市举办过夏奥会与冬奥会。2022年,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于瑞士洛桑审议通过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的项目设置和运动员配额方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专题推荐:

欧锦赛2024动态

2024年欧洲杯资讯

巴西甲级联赛积分榜

巴西甲级联赛资讯

巴西足球甲级联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