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的简历是什么
邓亚萍出生于1973年2月。工作经历:03/2008: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03/2007: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组委会奥运村部副部长02/2005:中国奥委会执委04/2009: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乒乓球成绩:获得18个世界冠军,其中4枚奥运金牌。04/1989335404/1997:获得18个世界冠军(王楠之后23个,张怡宁之后32个),连续四届奥运会夺冠,1989年世乒赛女双冠军;奥运火炬手获得1990年世界杯团体赛冠军;1991年世乒赛女单冠军,女团、女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1992年世界杯双打冠军;1993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双亚军、女团冠军;1992年第24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1995年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1996年第25届奥运会女单双打冠军,ITTF总决赛女单双打冠军,世界杯女单冠军;1997年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军。王楠履新团中央,低调接受采访,感谢粉丝,多少体育明星还在当官从袁伟民到王亚萍:要以平常心看待刘翔缺席,把他当家人邓亚萍谈如何更好地弘扬奥运精神。邓亚萍抵达南京,帮助竞争对手申办青奥会。备受媒体追捧的女代表只有两位宋秀岩邓亚萍,体育界女委员,从政风上立下汗马功劳:袁伟民官高登亚萍。
邓亚萍作为乒乓球奥运冠军,在奥运会上获得了很多奖项,成为中国奥运史上第一个获得四枚奥运金牌的人。
受父亲影响,她5岁开始打乒乓球,15岁进入国家队,16岁第一次参加比赛就获得了人生第一枚金牌。在此期间,他参加了许多比赛,并在25岁时宣布退役。在她14年的运动生涯中,她赢得了18个世界冠军。
退休后,她担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随即寻找总经理。2016年,她辞职,携手于打造国内首个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平台。同年,经国家批准,她在河南省设立了体育产业基金。
她不仅体育成绩辉煌,学术实力也很强。她24:00清华毕业,28:00去英国留学,在英国诺丁汉大学读书,29:00拿到硕士学位。之后,他前往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在剑桥大学800年历史上,她是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运动员。
这么优秀,简历这么光鲜,女神邓亚萍的感情是不是很甜蜜很幸福?
其实她和老公林志刚谈恋爱,有过不愉快的分手经历。林志刚长得帅,打得好,深受女粉丝喜爱。刚和邓亚萍在一起的时候,一个女粉丝以第三者的身份介入了他和邓亚萍的关系。邓亚萍吃醋,和他分手了。
但邓亚萍退役后,两人复合了,并于2004年结束了六年的异地恋,正式登记结婚。
和丈夫林志刚领证后,她定居北京。两年后,他们爱情的结晶在法国巴黎诞生,33岁的邓亚萍剖腹产下一子,取名林汉明,重6斤8两。
几年前他们两个一起上综艺节目,在节目里大秀恩爱。林志刚单膝跪地,用乒乓球表白邓亚萍。看得出来他们感情很深,生活也很幸福。
邓亚萍,1973年2月6日出生于河南郑州,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队员,奥林匹克运动员
2008年11月17日,邓亚萍升任国家体育总局装备管理中心副主任。
2009年4月,邓亚萍出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
2010年9月,邓亚萍担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即时搜索总经理。邓亚萍上任后,全面参与人民搜索的日常管理,全方位推进各项工作。
2015年12月2日,邓亚萍受聘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邓亚萍简介姓名:邓亚萍性别:女生节:出生地:河南项目:乒乓球经历:5岁开始学打乒乓球,因为太矮被排除在河南队之外,只好进了郑州队。10岁获得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团体和单打冠军,后加入河南队,1988年入选国家队。最好成绩:第25、26届奥运会女单、双打冠军。运动成绩:1983年获全国比赛团体冠军,1988年获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女双冠军和单打亚军,1989年获第40届世乒赛女双冠军,1991年获第41届世乒赛女双冠军。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夺得女单冠军,一人独得乒乓球女单双打两枚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一人包揽乒乓球女单、双打两枚金牌,被誉为“乒乓球女王”和乒乓球“小巨人”:1987年被授予国际运动员称号,1988年被国家体委授予体育荣誉勋章。1990年,她被评为中国十佳运动员。1990年,她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同年,共青团中央授予她“全国新长征前锋”称号。现状:1997年后,邓亚萍赴清华大学、剑桥大学、诺丁汉大学深造,获得英语学士学位和当代中国研究硕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和体育与环境委员会任职。邓亚萍目前在BOCOG市场部工作。邓亚萍
是惟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也是惟一一位获得4枚金牌的乒乓球运动员,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亲自为她颁奖。
邓亚萍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也得到了验证,我们的女运动们总是更给我们带来惊喜,总是在金牌数上超过男同胞们,可以说女说顶起大半边天。那么在中国参加的历届奥运中,获得金牌最多的10位女子运动有哪些呢?
1、陈若琳(5块)
陈若琳,1992年出生在江苏南通,也是一位天才级别的跳水运动运。如果这届奥运会成就了14岁的全红婵,那么2006年的陈若琳,也是横空出世,在多个世界大赛上获得双人10米台的冠军。从此开启了自己传奇的跳水生涯。在奥运会上,单人10米台实现两连冠(2008、2012),双人10米台实现三连冠(2008、2012、2016),5枚奥运会金牌是中国运动员中最多的之一。
2、吴敏霞(5块)
吴明霞,1985年出生在上海。在众多人眼里,她整个职业生涯是活在郭晶晶的阴影里。因为在吴明霞的奥运会之旅中,有郭晶晶在,她只能获得亚军。金牌也是在两人配合的情况下拿到的,而郭晶晶依然是记者们、体育迷们讨论的焦点。直到2012年,她收获单人和双人的金牌,镜头的焦点才真正地对准了她。在奥运会中,双人3米板四连冠(2004、2008、2012、2016),单人3米板一冠(2012),5枚金牌同样是中国运动员金牌最多的之一,而且吴明霞还是第一个拿到这个成就的女运动员。
3、张怡宁(4块)
张怡宁,1981年出生在北京。网友们心中的大魔王,在场上不苟言笑,总是有一副舍我其谁的霸气,让人胆寒。在奥运会上,女子单打蝉联2连届(2004、2008),女子双打一块(2004),女子团体一块(2008),总共4块。因为找不到对手选择了退役,要不然金牌数还得往上累计。
4、邓亚萍(4块)
邓亚萍,1973年出生在河南郑州,人们心中的初代大魔王。中国第一个大满贯得主,比刘国梁还要快。邓亚萍因为个子矮差点被国际乒乓队拒绝,好在自己足够刻苦,打遍所有对手,才让她有机会代表国家队出战,首次世乒赛,就在双打比赛中夺魁,让她的自信心更加爆棚,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连续两届奥运会蝉联了单打和双打的金牌,总共4金。
5、伏明霞(4块)
伏明霞,1978年出生在武汉。未满14岁的她(比全红婵还年轻)就在奥运会的10台上获得了金牌,同时她还是中国奥运会史上最年轻的奥运冠军。而且伏明霞非常全能,跳台,跳板都拿到奥运会的金牌。单人10米跳台(1992、1996),单人3米板(1996、2000),总共4枚金牌。特别是1996年实现跳板、跳台的双冠,能做到跳板、跳台获得奥运会金牌还有就是曹缘,可他不是同一届奥运会。显然伏明霞的能力是多么强大。
6、郭晶晶(4块)
郭晶晶,1981年出生在河北保定。受关注度最高的跳水运动员,不管在赛场上还是在感情上,她总是得到大家最多的关注。当然她的实力也是非常强大的,2004年和2008年,两届双料冠军,也是第一个跳水运动员做个这个成绩。
7、王濛(4块)
可能大家都在关注夏季奥运会,可别忘了冬季奥运会,马上冬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开办了。王濛,1984年出生在黑龙江七台市,女子短道速滑的绝对王者。在短道速滑的比赛里,不到最后时刻都不知道谁是冠军,因为短道速滑的不确定性太高了,可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总是认为王濛的500米是没有悬念的,因为比赛一开始,王濛就把所有人的距离拉开了,一个人在前面滑,没人追得上,想制造意外的机会都不给。整个奥运生涯获得4枚金牌,2006年500米金牌,2010年收获三金(500米、1000米、3000米接力),可以说是最具统治力的短道速滑运动员。
8、王楠(4块)
王楠,1978年出生在辽宁抚顺。而24个世界冠军是女子乒乓界最多了(刚刚被马龙超越,不然是乒乓界最多的),在张怡宁还没成熟之前,一直被王楠压着打,打得张怡宁扔球拍。在奥运会上,单打金牌一块(2000)、双打两块(2000、2004)、团体一块(2008),总共4枚。
9、李晓霞(3块)
李晓霞,1988年出生在辽宁鞍山(很多人以为她是山东人,还有马龙也是鞍山人,不是北京的)。她算是大器晚成的人了,与她同一批的郭跃早早成为主力了。但好饭不怕晚,李晓霞终于等到属于自己的时代,2012年夺得两枚金牌(单打,团体),2016年与队友蝉联团体,总共3枚金牌。
10、丁宁(3块)
丁宁,1990年出生在黑龙江大庆。年少成名,而且充满阳光自信,在当时打法算比较先进的一批。在2012年,女单比赛中多次被判罚发球违例,让她深受影响,输给了队友李晓霞,这届奥运会只收获一枚金牌。4年后,丁宁完美复仇,拿下首个奥运会女单冠军,之后的团体赛也蝉联成功,总共获得3块金牌。
邓亚萍的现任丈夫
邓亚萍的现任丈夫是林志刚。
林志刚,汉族,1970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原广东队乒乓球球员、原中国乒乓球国家队队员、前乒乓球世界冠军,1980年,作为初一学生的林志刚入选了国家队。
1994年,林志刚代表中国国家队出战第三届世界杯团体赛,并拿下世界杯男团冠军,1995年,林志刚联手刘国梁,拿下第43届世乒赛男团冠军,1998年,林志刚宣布从国家队退役。
同年,28岁的林志刚前往法国加入著名的飞跃俱乐部,联手前世界冠军、瑞典名将卡尔松,2001年,林志刚和他的夫人邓亚萍同在奥组委参加申奥工作,2009年9月,林志刚结束了自己热爱的体育事业,调入北京燃气集团。
人物评价:
林志刚在工作中不断创新,通过扎根基层和不断学习,对中国工会工作的特色提高了认识,2014年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工会工作需求建立的“数字工会”,便是最生动的写照。
听林志刚讲述当年刻苦训练的故事,犹如身临其境,无不感慨中华健儿为了祖国荣誉不懈努力的宝贵精神,让我受益匪浅,并决心像他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和水平。
作为一名工会干部,林志刚将一名前乒乓球世界冠军的优点充分发挥,他平易近人、谈吐风趣、讲话做事情认真有条理,在对待工作时有耐心、有爱心、有恒心,时刻关注着燃气职工的生活和权益。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