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意大利(足坛十大逆转 )
在世界杯的历史上,强强对话总是令人神往,但如果一方在非常不利的落后的局面下,能最后反败为胜,那么比赛一定会更令人激动。而如果有一方是相对的弱者,却最后能够实现翻盘,那么无疑会成为历史上的经典。在这里,我总结了我心目中世界杯历史上十次引人入胜的逆转,以供大家分享。
一、第一届世界杯决赛乌拉圭VS阿根廷 4:2
时间:1930年7月30日
1930年世界杯在乌拉圭举行,乌拉圭队和阿根廷队进入决赛,决赛前,球迷情绪高涨,双方均有多名球员遇到了对方疯狂球迷的死亡威胁,气氛十分紧张。为了保证比赛的安全进行,组委会要求对每位进入“百年体育场”的观众进行搜身。乌拉圭警方出动了两千多名警察负责保安工作,最后竟然搜查出1600多支手枪。在严密的安全措施下,世界杯赛的第一场决赛才开始进行。而在开哨前,也许是由于迷信,阿根廷突然提出要用自带的足球,乌拉圭也坚持要用国际足联规定用的足球(当时规定是由主办方提供用球,其实也就是乌拉圭提供的),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只有采用折衷的办法,上半场使用阿根廷的足球,下半场使用乌拉圭的足球。
决赛开始之后,阿根廷队似乎在上半场占到了上风,上半场,阿根廷顶住了9万多名东道主球迷的狂热压力,利用乌拉圭急于求成的心理,稳扎稳打,以2比1领先。然而下半场风云突变,东道主乌拉圭毕竟是夺得1924年和1928年两次奥运会冠军的劲旅,易地再战后,定下心神,越战越勇,连扳3球。当“独臂将军”卡斯特罗踢入乌拉圭队的第4个进球后,乌拉圭队一举以4比2战胜阿根廷队,第一个世界冠军诞生了。国际足联主席雷米特先生将冠军奖杯授予乌拉圭队长纳塞兹。乌拉圭球员成为了民族英雄,总统宣布全国放假一天,庆祝国家队的历史性胜利。而恼羞成怒的阿根廷球迷袭击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乌拉圭大使馆,使两国中断了文化交流,致使美洲杯6年不能举办,这是本届杯赛留下的一个遗憾。
比赛戏剧性:8
翻盘难度:6
逆转指数:7
二、第四届世界杯四强循环赛乌拉圭VS巴西 2:1
时间:1950年7月16日
在巴西成为1950年世界杯主办国之后,修建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体育场——马拉卡纳体育场,乌拉圭与巴西队的决战也就在此上演。
这届比赛采用特殊赛制,没有淘汰赛,最终冠军由四支队伍进行循环赛决出。这是世界杯历史上唯一一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决赛"的大赛。虽然如此,但是世界杯仍然将悬念留到了最后,巴西和乌拉圭在7月16日的决战同样具有决赛意义。
在进入四强后,巴西队大发神威,先后以7-1战胜瑞典队、以6-1战胜西班牙队。而乌拉圭仅以3:2小胜瑞典,2:2与西班牙打平。此时,巴西队只要在与乌拉圭队的比赛中打平,便可夺得冠军。由于在前两场比赛中,同巴西势如破竹的气势相比,乌拉圭绝对可是说是黯然失色,因此舆论普遍看好巴西。在最后的决战中,20万球迷到现场观看了这场比赛,这也成为一个世界纪录,同时也增加了这场比赛的激烈程度。在比赛中,巴西队大举进攻,气势如虹,大打攻势足球,占据了场上主动,并在下半场2分钟时巴西队的弗里亚卡先进一球,雷米特杯仿佛已是囊中之物,人们也普遍认为最后的胜者肯定会是巴西队。然而好景不长,巴西人在领先后仍一门心思想扩大比分,结果被更聪明的对手抓住机会,乌拉圭的斯赫菲诺和吉吉亚在65分钟和79分钟连进两球,反败为胜,彻底击碎了巴西人的世界杯之梦。巴西队在自己的家门口,在20多万名狂热球迷的呐喊中,同世界杯擦肩而过。
比赛戏剧性:7
翻盘难度:7.5
逆转指数:7.25
三、第三届世界杯第一轮附加赛
时间:1938年6月5日
这是38年世界杯上瑞士对德国的附加赛,胜者进入八强。德国人在希特勒的统治下,非常希望能在此次世界杯上有所作为,首战双方打成了1:1平,根据当时的规定,次日双方要进行一场附加赛,决定出线权。
比赛开始后,德国人发动了强攻,并在8分钟时就由哈勒曼首先进球。而瑞士队似乎祸不单行,洛兹彻在第22分钟又送给德国人一记乌龙球。0:2,很多人都认为瑞士人大势已去。然而瑞士人却在此时吹响了他们反攻的号角,他们并没有被当时在欧洲横行的***国家吓倒。瓦拉斯切克在41分钟的进球,给瑞士人带来了希望。下半场,瑞士人气势如虹,第64分钟,比克尔扳平比分,而阿伯格伦三世在75和78三分钟的梅开二度,使瑞士最终获得了比赛的胜利,昂首挺进八强。在世界杯历史上,日耳曼人多次上演过逆转他人的好戏,但这次世人却看到,德国人也有被人逆转的时候,只要你比他们更顽强!不过德国被逆转真的很难看到!
比赛戏剧性:7
翻盘难度:8
逆转指数:7.5
四、第七届世界杯小组赛哥伦比亚VS苏联4:4
时间:1962年6月3日
这是十大逆转中惟一没有分出胜负的比赛,发生在那届世界杯苏联对哥伦比亚的小组赛中。相对于当年的足球强国苏联,哥伦比亚只能算是个弱旅,因此能逆转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苏联开场并没把哥伦比亚当回事,而比赛进程似乎也证明了他们的托大不无道理。苏联在15分钟内便以三球领先,而进球表演更是在五分钟内完成的。伊万诺夫在9分钟和14分钟独进两球,西斯伦科在11分钟也有一球进帐。虽然哥伦比亚在20分钟由阿塞罗斯扳回一球,但下半场开场不久,苏联队的波内德尔尼克在第51分钟又把优势拉大为三球。但是随后,哥伦比亚却上演了神奇的一幕!科尔第67分钟、拉达第71分钟、凯林格第77分钟的三个进球完成了这次逆转。要知道,苏联队是两年前的欧洲冠军,而更难得的是哥伦比亚四破的是门神雅辛的大门。雅辛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有着出赛326场而270场零失球记录,能打破这样一位门神的球门,而且是一下四个,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神!!!!
比赛戏剧性:7
翻盘难度:9
逆转指数:8
五、第五届世界杯小组赛奥地利VS瑞士 7:5
时间:1954年6月26日
在本届世界杯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奥地利队与瑞士队创下了一个新的纪录,两队在这场比赛中共打进12粒进球,这在世界杯决赛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奥地利队最终以7:5杀入半决赛。
本届世界杯是在瑞士举行的,东道主毕竟是东道主,一上来就是3领先。在16分钟,巴拉曼首先进球,随后胡奇二世在17分钟和23分钟梅开二度!七分钟进三球,这无疑是个很理想的开局。但是随后奥地利的表演开始了!他们居然能在10分钟里连进五个球!不仅追上了比分还竟然反超了!瓦格纳24和27分钟也是梅开二度,而其间科尔勒二世曾在第25分钟打进第二球,从进球到扳平仅用了三分钟!奥克文克在32分钟将比分反超后,科尔勒一世(不知道他是不是科尔勒二世兄弟)在34分钟把领先优势扩大为两个球。瑞士当然不甘心就此告别世界杯,他们在39分钟由巴拉曼把比分缩小为一个球。但是下半场52分钟奥地利的瓦格纳完成了帽子戏法,让奥地利继续两球领先,在58分钟,瑞士的胡奇二世也上演了帽子戏法,又把比分差距缩小,可是奥地利在76分钟由普罗伯斯特打进最后一个球,彻底葬送了瑞士人的梦想。奥地利人能够在东道主面前落后三球然而在三分钟内扳平,并在十分钟内总共连进五球反败为胜,实在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虽然奥地利最终并没有进入决赛,但他们的表现已足矣让国人为之自豪!!!
比赛戏剧性:8
翻盘难度:8.5
逆转指数:8.25
六、第九届的世界杯1/4决赛西德VS英格兰3:2
时间:1970年6月14日
在这届世界杯的1/4决赛上,上届冠亚军英格兰和西德队相遇了。由于上届决赛的进球争执而使本场比赛格外引人关注,也可能是因为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两队一上来就杀了个底朝天。这也是第一场到了加时赛才分出胜负的逆转。
比赛一开始,英格兰很快占据了主动,在上半场31分钟由穆莱利先进球,并且在下半场开始四分钟彼特斯把领先优势变为两球,英格兰似乎又要重演上届世界杯决赛两球获胜的战果了。但是,德国人在复仇的决心下,在贝肯鲍尔的带领下开始发起了反扑!贝肯鲍尔和席勒在68和76分钟顽强的扳平比分,将比赛拖入了加时赛。在加时赛108分钟,有轰炸机之称的盖德·穆勒打进了关键一球,使西德队最终获得了胜利,并报了上次的一箭之仇。但是由于西德队这场比赛拼得太凶,几天后对意大利的半决赛又打了加时,最终因体力不支而输掉了决赛权,但这场比赛的精彩和激烈程度,都堪称经典!
比赛戏剧性:8
翻盘难度:9
逆转指数:8.5
七、第八届世界杯1/4决赛葡萄牙VS朝鲜5:3
时间:1966年6月23日
第八届世界杯注定是一届不平凡的世界杯!在这届世界杯上朝鲜队打入了八强,而葡萄牙队在尤西比奥的带领下淘汰了巴西队,双方在1/4决赛中相遇了!
尽管对手淘汰了意大利队,但在这场复赛的争夺中,葡萄牙队还是思想准备不足,低估了朝鲜队的水平。朝鲜队全体队员凭借充沛的体力和顽强的斗志拼搏在全场的每一个角落,开场仅仅1分钟,朴泽金就为朝鲜队首开纪录,随后在第21分钟和22分钟,李东昊和杨逊镐又先后破门!3:0!!此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葡萄牙队大势已去,但就在这形势严峻的时刻,一名伟大的球员站了出来!!他就是葡萄牙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从来不怕任何对手的尤西比奥!!冷静了下来尤西比奥相信他们的水平在朝鲜队之上,而开场不利的关键是轻敌。在此之后,尤西比奥以少有的大将风度穿针引线,调度3条线,协调攻防节奏,并自己抓住的两次机会,在上半场将比分扳成了2:3。
下半场,葡萄牙队攻势更猛,很快尤西比奥又入两球将比分反超。在此之后,葡萄牙士气大振,而朝鲜队的士气却因比分反平而一落千丈,再加上朝鲜人体力出现透支,已无力再抵抗葡萄牙人潮水般的进攻。最终,奥古斯都又攻进了一球,葡萄牙队以5∶3反败为胜。
这场比赛成了世界杯赛中的经典。朝鲜队虽败犹荣,不仅为亚、非、北美争取到了一张入场券,而且在决赛中第一次打入了八强,改变了世界足坛的等级制度观念,令世界足坛对亚洲足球刮目相看。而尤西比奥也使葡萄牙这个欧洲小国一跃成为欧洲足坛一支不可忽视的力,他本人也最终以9个进球成为本届世界杯的最佳射手,他的名字也永远留在了世界球迷的心中!
比赛戏剧性:9
翻盘难度:9
逆转指数:9
八、第5届决赛匈牙利队VS联邦德国队2:3
时间:1954年7月4日
当时世界足坛正处在“匈牙利时代”,神奇的匈牙利人采用四前锋的阵型,掀起国际足坛的第一次技术革命。本届世界杯的决赛本该是“匈牙利时代”的胜利宣言,可德国人兵不厌诈的谋略(小组赛3:8输)、钢铁般的意志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伯尔尼的决斗当中,最早地体现在绿菌场上。
1954年7月4日,世界杯决赛在瑞士伯尔尼冯克道夫体育场打响,匈牙利以不败的战绩与联邦德国在决赛中相遇。由于小组赛中匈牙利曾8比3狂胜对手,所以被大多数人看好。而决赛刚一开始,匈牙利8分钟内便先后由普斯卡什和克兹伯攻入两球,2比0领先,所有的人都认为冠军已是匈牙利队的囊中之物。然而,有钢铁般意志的德意志人在接下来的10分钟里由莫洛克和拉恩连扳两球将比分变成2:2平,使匈牙利人的信心受到重创。在急躁的情绪影响下,匈牙利人久攻不下,反而在终场前6分钟,联邦德国右边锋拉恩在禁区前沿跑动中突然拔脚怒射,球弹柱入网3比2!随着最后时刻,普斯卡什的进球被主裁判认定为无效,联邦德国队终于首次捧得了雷米特杯!!!
本届世界杯对于匈牙利来说是一次灾难,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匈牙利再也没有杀回到世界足球的第一集团;而德国人却从此确立了其世界强队的地位,在随后的12次世界杯里他们6次杀入决赛,成为欧洲足坛的王中王!!!!毫不夸张的说,这场比赛成为了德匈足球的分水岭!!
比赛戏剧性:9.5
翻盘难度:9.5
逆转指数:9.5
九、第十二届世界杯赛半决赛联邦德国VS法国8:7
时间:1982年7月8日
1982年第12届世界杯赛在西班牙举行,本届杯赛决赛阶段的参赛球队第一次由16支扩充为24支。夺标“大热门”的联邦德国队一路磕磕绊绊杀入了四强,和法国队在半决赛中相遇了。当时拥有鲁梅尼格、利特巴尔斯基、费舍尔以及赫鲁贝什等著名球星的西德队赛前就被认为是本届杯赛夺冠的大热门,而法国队则因拥有“任意球之王”美誉的普拉蒂尼做为核心的中场铁三角的出色发挥而让人刮目相看!
上半场西德队的利特巴尔斯基率先发难,攻破了法国队的球门,但随后不久德国队门将舒马赫禁区内出击时,对法国队的巴蒂斯通严重犯规,不但撞断了对方的门牙,并造成对方脑震荡下场,而裁判却并未出示任何警告!后来普拉蒂尼点球反平比分后,双方都再无建树,只得进行30分钟的延长期比赛。加时赛中,踢法华丽的法国队突然发力,由特雷佐和吉雷瑟在开场八分钟之内连入两球,这个时候谁都认为法国队将进入最后的决赛!
但一向以坚韧和顽强著称的西德队,这时却放开手脚做殊死一搏,因前一场比赛而受伤的鲁梅尼格临危受命,带伤上场,仅过了四分钟,鲁梅尼格就在禁区**门为西德队扳回一分,德国人备受鼓舞,愈战愈勇,第108分钟,费舍尔接队友传球禁区内用一个技惊四座的凌空倒勾打门为西德队追平了比分。
双方120分钟战成3:3平!只好进行世界杯历史上的第一场点球决胜!
在残酷点球决战中,前五个出场的队员都罚进了,而西德队第三个出场斯蒂利克的点球却被法国门将艾托里扑出,胜利的天平再次偏向了法国队一方!
也许是因为过分紧张,法国人希克斯也没能将球打进。随后出场的双方队员均将点球罚进,前5轮打成了7:7。进入加罚阶段,法国队的博西斯的射门软弱无力,舒马赫判断对了方向,将球扑了出来,现在的德国队只需最后一击便可以赢得比赛!最后出场的赫鲁贝什一脚定乾坤,联邦德国队以8:7的总比分击败法国队而闯入了最后的决赛!
比赛戏剧性:10
翻盘难度:9.5
逆转指数:9.75
十、第3届世界杯第一轮巴西队VS波兰队6:5
时间:1938年6月5日
在第三届法国世界杯上,在斯特拉斯堡举行的巴西队与波兰队的比赛充满了戏剧性,这也许是世界杯决赛阶段历史上最精彩最富戏剧性的大翻盘。
1938年,“足球王国”巴西作为南美唯一的代表参加了在法国举行的第3届世界杯赛,也正是在本届杯赛上他们开始展露出强大的实力。在争夺前8名的战斗中,巴西队与欧洲劲旅波兰队碰在了一起,这场比赛是在雨后泥泞的场地上进行的。开赛后波兰队攻势凌厉,射门命中率极高,不久就以5比0遥遥领先对手,其中锋线尖刀维利莫夫斯基一人独中四元,皮昂特克也攻入了一球,波兰队看似已经胜券在握,神仙恐怕也难改巴西队被淘汰的命运。孰料巴西队稳住阵脚之后渐渐稳定了情绪,在泥地上打起了流畅的地面进攻,很快就反过来控制了场上的局势。在剩下的时间里竟然也回敬了对手五球!其中后来以8球荣庸本届杯赛最佳射手前锋莱昂尼达斯一人包办三球,佩拉西奥72和罗梅罗也各中一元。值得一提的是,有着"黑珍珠"之称的锋将莱昂尼达斯在一次杀入对方禁区后,因足陷泥中,行动不便,而这时正好同伴传来一过顶球,他索性从泥中拔出光脚,迎着来球一记倒挂金钩,皮球应声入网,历史上最神奇的倒钩破门应运而生!而莱昂尼达斯也因此被称为倒挂金钩之父!
加时再战,又是莱昂尼达斯打入了致胜一球,巴西队终于完成了这一神奇的逆转!!
巴西队在先失5球的不利情况下,居然置之死地而后生,奇迹般地连扳6球,最后以6比5淘汰了波兰队,其难度可谓逆转史上绝无仅有!而巴西队的莱昂尼达斯和波兰队的维利莫夫斯基在比赛中分别攻入4球,也创下来一项记录。莱昂尼达斯因球鞋问题展现的“赤脚踢球技术”也使之有了“赤脚大仙”的美誉!
比赛戏剧性:10
翻盘难度:10
逆转指数:10
附:历届世界杯冠亚军决赛中反败为胜而捧杯的场次
届次时间战况
1 1930乌拉圭队以1:2落后,最后4:2胜阿根廷队
2 1934意大利队以0:1落后,最后2:1胜捷克队
4 1950乌拉圭队以0:1落后,最后2:1胜巴西队
5 1954西德队以0:2落后,最后3:2胜匈牙利
6 1958巴西队以0:1落后,最后5:2胜瑞典队
7 1962巴西队以0:1落后,最后3:1胜捷克队
8 1966英格队以0:1落后,最后4:2胜西德队
10 1974西德队以0:1落后,最后2:1胜荷兰队
乌拉圭世界杯历史成绩
乌拉圭历届世界杯战绩:
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乌拉圭决赛4:2战胜阿根廷第一次捧起世界杯冠军。
1934年意大利世界杯乌拉圭未参加1938年法国世界杯乌拉圭未参加。
1950年巴西世界杯乌拉圭在争冠组最后一场2:1逆转巴西第二次捧起世界杯冠军。
1954年瑞士世界杯半决赛乌拉圭加时2:4负于匈牙利,三四名决赛1:3负于奥地利排名第4。
1958年瑞典世界杯乌拉圭预选赛被淘汰。
1962年智利世界杯乌拉圭小组赛1胜2负未出线,在参赛的16支球队中排名第12。
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乌拉圭0:4负于西德止步8强,在参赛的16支球队中排名第7。
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乌拉圭半决赛1:3负于巴西无缘决赛,三四名决赛0:1负于西德排名第4。
1974年西德世界杯乌拉圭小组赛1平2负垫底未出线,在参赛的16支球队中排第13。
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乌拉圭预选赛被淘汰。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乌拉圭预选赛被淘汰。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乌拉圭0:1负于阿根廷止步16强,在参赛的24支球队中排第16。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乌拉圭0:2负于意大利止步16强,在参赛的24支球队中排第16。
1994年美国世界杯乌拉圭预选赛被淘汰。
1998年法国世界杯乌拉圭预选赛被淘汰。
2002年韩日世界杯乌拉圭小组赛2平1负未出线,在参赛的32支球队中排第26。
2006年德国世界杯乌拉圭预选赛附加赛被淘汰。
2010年南非世界杯乌拉圭半决赛2:3负于荷兰无缘决赛,三四名决赛2:3负于德国获得第4名。
2014年巴西世界杯乌拉圭0:2负于哥伦比亚止步16强,在参赛的32支球队中排第12。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乌拉圭0:2负于法国止步8强,在参赛的32支球队中排第5。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乌拉圭在参赛的32支球队中排第20。
2022卡塔尔世界杯中乌拉圭队世界杯小组赛赛程(北京时间):
11月24日21:00乌拉圭vs韩国。
11月29日03:00乌拉圭vs葡萄牙。
12月2日23:00乌拉圭vs加拿大。
世界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
1、克雷西战役
克雷西会战也叫克雷西战役(Battle of Crécy),发生于1346年8月26日,英军以英格兰长弓大破法军重甲骑士与十字弓兵。克雷西之战便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一次经典战役。
公元一三四六年七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9000人渡海侵入法国。法王腓力六世将兵三万余人迎敌。八月,双方战于克雷西。此役,英国长弓手起了关键作用,接连打退了法军的十五次冲锋。法军则伤亡惨重,腓力六世受伤,被迫退兵亚眠。英军大捷,乘胜进入诺曼底。
此战法军伤亡万余人,英军伤亡则不到二百人,堪称世界战争史上一次以弱胜强的典范。
2、阿金库尔战役
阿金库尔战役(Bataille d'Azincourt)又译阿让库尔战役,发生于1415年,是英法百年战争中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英军在亨利五世的率领下以1:3的人数劣势击溃法军,并且随后在1419年收服了整个诺曼底。
3、坎尼会战
坎尼会战,发生于公元前216年,乃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主要战役。此前迦太基军队主帅汉尼拔入侵意大利,并且屡败罗马军队。而为了截断罗马之粮食补给,进一步打击其士气,汉尼拔于是进兵至意大利南方之罗马粮仓坎尼城。
8月2日,迦太基军与罗马军相遇,大战爆发。汉尼拔运筹帷幄,成功地以少胜多,击溃了由罗马执政官保卢斯与瓦罗二人所统领的大军。此战虽然并没有令迦太基彻底击溃罗马,但汉尼拔战术运用之高妙,使之时至今天,仍被誉为军事史上最伟大的战役之一。
4、伊苏斯之战
伊苏斯战役是公元前333年秋季,在亚历山大东征中,马其顿军队(3—4万人)和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军队(12—13万人),在奇里乞亚(小亚细亚)古城附近的伊苏斯(今土耳其伊斯肯德仑北)进行的一次交战。
两军在皮纳尔河附近(伊苏斯地域)相遇。大流士的军队排成长达4公里的两个横队。马其顿军队的战斗队形由3部分组成:右翼是马其顿王亚历山大指挥下的重骑兵,中央是重步兵方阵,左翼为色萨利骑兵、伯罗奔尼撒人等盟军。
马其顿方阵的坚决突击决定了交战的结局,这个方阵首先击退了波斯人的左翼,尔后与色萨利骑兵协同,合围并歼灭了处于大流士军队战斗队形中央的希腊雇佣兵。波斯人逃窜。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军队开始追击敌人,但是过迟,因而使波斯人免遭全歼。
5、萨拉米斯海战
萨拉米斯海战(希腊语:ΝαυμαχίατῆςΣαλαμῖνος,波斯语:نبردسالامیس)是希波战争中双方舰队在萨拉米斯海湾进行的一次决定性战斗。
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100个民族组成的10万大军、战舰800艘,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分水陆两路远征希腊。希腊联军只有陆军数万,战舰400艘,且被封在萨拉米斯海湾内。
希腊舰队成两线队形突然发起攻击,发挥其船小灵活、在狭窄海湾运转自如的优势,以接舷战和撞击战反复突击波斯舰队。经过一天激战,波斯舰队遭到重创,被迫撤退。萨拉米斯海战奠定了雅典海上帝国的基础,强大无比的波斯帝国却从此走向衰落。
6、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7、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8、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9、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成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10、合肥之战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军与曹军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建安四年,孙策取合肥,以顾雍为合肥长。
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后曹操表刘馥为扬州刺史,刘馥占领合肥。自后孙权屡攻合肥不克,太和六年,满宠更治新城。终吴之世,不能有淮南尺寸之土。
合肥是曹操命刘馥建设的一座东南方重要、繁荣的城市(后再增筑,命为合肥新城),而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敌人的寨垒,所以守备能力对曹军极为重要;而东吴若要北伐,合肥是其中一个障碍点及补给点,所以双方于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发过五次较大型的冲突。
在215年(第二次)、253年(第五次),曹魏大胜,东吴败逃。在208年、233年、234年,东吴攻城不克,从容撤军,未分胜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克雷西会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金库尔战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坎尼会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伊苏斯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萨拉米斯海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巨鹿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官渡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壁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淝水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之战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