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萨马·本·拉登人物简介
奥萨马·本·拉登,全名奥萨玛·本·****·本·阿瓦德·本·拉登,出生于1957年3月10日,沙特***利雅得的一个富裕建筑业家庭。他因英语没有通用的***语转写,英语名字有Osama bin Laden、Usama bin Laden或Usama bin Ladin等多种译法。作为****的领导人,该组织被视为全球恐怖组织。
2011年5月1日,本·拉登在巴基斯坦***堡郊外的一栋建筑内被美军击毙,尸体随后被美方确认。美国白宫决定不公布其尸体照片。拉登的人生经历包括早年在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学习,后加入阿富汗的“*******”反抗苏联。1988年,他创立了****,1991年因与沙特政府矛盾逃亡苏丹,1994年被剥夺沙特国籍。
拉登的生活风格与他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他虽沉默寡言,但具有强烈的宗教信仰和对西方的敌视。他年轻时热衷运动,尤其喜欢踢球和看西方电影。然而,他的生活重心转向了反对西方的恐怖主义活动,如1998年对美国大使馆的袭击。2001年9月11日的“911”事件后,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美国政府悬赏数千万美元追捕他。2011年5月1日,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结束了长达22年的圣战和10年的逃亡生涯。
扩展资料
奥萨马·本·拉登(1957-2011),通称为本·拉登或本·拉丹,是****的首领,现被指为美国2001年“9·11”袭击事件的幕后总策划人,并被放在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缉名单的首位,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通缉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本·拉登一直被普遍认为藏身于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一带。2011年5月1日晚,美国官员表示本·拉登已经死亡,美当局已经找到他的尸体。
奥萨马·本·拉登人物年表
奥萨马·本·拉登,1957年3月10日出生于沙特***首都利雅得一个富裕的建筑商家庭,排行第17位。他的生活轨迹与政治激进主义紧密相连。
1974年,他与纳吉瓦·加尼姆结婚,开始了家庭生活。1976年,他们的长子阿卜杜拉降生。然而,这段平静并未持久,1976年至1979年,本·拉登放弃了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的学业,投身于阿富汗的“*******”,对抗苏联红军的入侵。
1988年,他创立了****,这个组织在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后,他带领追随者返回了沙特***。然而,由于与沙特政府的矛盾,他于1991年流亡至苏丹,并在那里重建了****。同年,沙特***撤销了本·拉登的公民资格。
1996年,他被要求离开苏丹,最终回到阿富汗,进一步活跃在国际舞台上。1998年,他组织了“***反犹太人和十字军国际阵线”,并且在同年策划了对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的袭击。
最为世人所知的事件发生在2001年9月11日,本·拉登策划了“911”恐怖袭击,导致3000多人丧生。美国在10月7日对阿富汗展开反恐战争,本·拉登开始了逃亡生涯,据传他时常匿居于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境地带。
2011年,他呼吁利比亚人民反抗卡扎菲政权,尽管他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最终,他在2011年5月1日,于巴基斯坦的一处豪宅内被美国海豹第六分队击毙,结束了他54岁的生命。这一事件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扩展资料
奥萨马·本·拉登(1957-2011),通称为本·拉登或本·拉丹,是****的首领,现被指为美国2001年“9·11”袭击事件的幕后总策划人,并被放在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缉名单的首位,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通缉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本·拉登一直被普遍认为藏身于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一带。2011年5月1日晚,美国官员表示本·拉登已经死亡,美当局已将他按照***习俗葬入***海。”整句应改为:2011年5月1日,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一座豪宅里被美军海豹部队第六分队突袭击毙,其尸体于次日海葬于北***海。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