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眼镜蛇和绿曼巴蛇一样吗
不一样,绿曼巴和绿林蛇
绿曼巴,眼镜蛇科,曼巴属。
绿林蛇,游蛇科,林蛇属。
绿曼巴人送外号“非洲死神”,而绿林蛇则是游蛇科属,虽然二者的亲缘关系八竿子打不着。但它俩长得却十分的像,同是黑嘴绿身的它们,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绿林蛇,它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各国以及中国的云南省。它是一种热带的蛇类,适应不了低温。最适合它的温度是夜间24度,白天32度左右,而且它是个“夜行者”,大部分都在晚上出动,白天几乎看不到它的踪迹。
绿曼巴恰好相反,它一般在白天活动,晚上则躲在树叶里睡觉。它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东部,习惯在高温环境里生存,非常耐热,它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树上,是伸手敏捷熟练的“攀登者”,除了要补充水分的时候,才会去地面活动。
除此之外,它们的“战斗水平”也不是一个等级的。
可别被绿林蛇的黑色大嘴吓到,以为它很强悍,其实它是个“怂货”。它的毒性非常弱,主要是协助它不是小动物的,对人影响不大,一般被咬后伤口会痛痒几天,基本上10天之内就会痊愈,不会造成生命实质性的伤害。
而且绿林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偶尔勇猛一下攻击一次,然后就逃之夭夭了,又或者突然疯狂攻击几次,然后就立马软的和麻绳一样。
相比之下,绿曼巴就不一样了。
它不仅战斗力强,还是世界上公认的爬行速度最快的蛇类之一,所以很少有它抓不到的猎物。在它生活的区域,除了人类的威胁,几乎是无毒的存在。
绿曼巴是一种剧毒蛇类,不过正常情况下也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只有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凶猛异常,会将身体摆成s形,然后发起连续攻击,被它咬伤后,如果不处理可能会致命,毒液会快速麻痹受害者的心脏。
它俩在食谱的选择上倒是有些相似,主要食谱都是鸟类,蜥蜴、蛇和小哺乳动物等。
但是捕食习惯又不一样了,绿曼巴是一种伏击型捕食者,通常表现出了坐等和伪装等行为;但绿林蛇就比较积极了,虽然它毒性弱,**蜥蜴还是不在话下。
如何区分绿林蛇和绿曼巴?
前面主要介绍了它们在习性,毒性还有分布上的区别,有人说,就算知道了这些,但还是分不出谁是谁呀!别担心,毕竟它们也没有血缘关系,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其中奥妙的~
首先,最明显的区别当然是嘴巴啦,绿曼巴嘴的内部是白色或蓝白色,绿林蛇则是黑色的。
再来看看颜色的区别。
绿曼巴它的鳞片是绿色的,偶尔有孤立的黄色鳞片,腹部是浅黄绿色的。绿林蛇的鳞片则是绿色带着少许蓝色,腹部颜色为黄色。
虽然长大后颜色差不多,但是小时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幼体绿曼巴是蓝绿色的,当它们长到75厘米左右时,才会变成亮绿色。
而幼体绿林蛇则是红色或者浅棕色的。
如果从体色上分辨不了,那就对比一下头部!
绿曼巴的头部形状和其他曼巴蛇一样又长又细,从侧面看,眼角会比较突出,和颈部有轻微的分界线。瞳孔一般是圆形的,眼睛比较小,边缘还有一条狭窄的金色的边。
但是绿林蛇的头部则是三角形的,比较大,瞳孔是椭圆形的,它的眼睛非常大,仿佛戴了美瞳一样,它的别称,绿猫眼蛇就是因此而得名。
黑曼巴蛇和眼镜蛇有什么区别
一、外形特征不同
1、黑曼巴蛇:黑曼巴蛇体型修长,头部长方型,体色为为橄榄色、褐色、灰色或有时为卡其色;口腔内部是深蓝色至墨黑色。眼睛是深褐色到黑色,瞳孔上有银白色到黄色的边缘。
2、眼镜蛇:上颌骨较短,前端有沟牙,沟牙之后往往有1至数枚细牙,系前沟牙类毒蛇,毒液含神经毒为主。本科蛇类不爱活动,头部呈椭圆形,从外形看与无毒蛇不易区别。头背具有对称大鳞,无颊鳞。瞳孔圆形,尾圆柱状,整条脊柱均有椎体下突。
二、生活习性不同
1、黑曼巴蛇:白天活跃,在狩猎前通常会在树枝上晒太阳。该物种通常占据一个洞穴作为避难所,如洞穴、空心圆木、石缝或白蚁巢,夜间返回巢穴。食物由温血的猎物组成,以小型啮齿动物、鸟类、蹄兔、蝙蝠为食。
2、眼镜蛇:眼镜蛇常喜欢生活在平原、丘陵、山区的灌木丛或竹林里,山坡坟堆、也常见出现。该蛇食性很广,既吃蛇类、鱼类、蛙类,也食鸟类、蛋类、蝴蝎等。属昼行性蛇类,主要在白天外出活动觅食。眼镜蛇能耐高温,在35-38℃的炎热环境中照样不回避阳光。
三、分布不同
1、黑曼巴蛇:分布于安哥拉、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索马里、南非、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2、眼镜蛇:眼镜蛇分布范围极广,除了欧洲和马达加斯加外,在世界大部分的温暖地区都可以发现它们。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眼镜蛇
百度百科-黑曼巴蛇
黑曼巴蛇能吃吗
黑曼巴蛇不能吃。
黑曼巴蛇属于眼镜蛇科曼巴蛇属,简称为黑曼巴,全长2.5-3.2米,重量1.6-3.1公斤,是非洲最大的有毒蛇类,也是非洲最危险及最令人闻之色变的毒蛇之一,黑曼巴蛇毒性剧烈,具有“非洲死神”的恐怖称号,所以黑曼巴蛇是不能吃的。
黑曼巴蛇是非洲最富传奇色彩及最令人畏惧的毒蛇,因其庞大有力的躯体和致命的毒液而闻名,更可怕的是它的攻击性及惊人的速度,它的短距离的移动时速可达16-20公里,是世界上移动速度最快的蛇。
黑曼巴蛇为日行性,在中午时分,黑曼巴蛇通常会爬上较高的地方晒太阳或等候猎物。当受到惊扰时会张开像眼镜蛇般的颈部,打开乌黑的口腔以及发出“汪汪”声,主要在地面上活动。此蛇在遇到危险时,通常会撤退,如果此举无法吓退敌人的话,黑曼巴蛇便会攻击。
黑曼巴蛇的体色甚少为黑色,主要有灰色、灰蓝色、墨绿色、棕色、褐色、土黄色等;幼体主要为鲜艳的灰色或墨绿色,腹部为白色,有的为米黄色。除此之外,有些个体的身上还长有浅色的条纹。
专题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