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赛车为什么叫方程式赛车
为了公平性与安全性,赛车运动的主办者会制订赛车的统一规格(formula)。只有依照规格制造的赛车才能参赛,这种赛车便称为“方程式赛车”。F1是FIA制定的方程式赛车规范等级最高的,因此以1命名。其他还有各种等级较低,也比较不受注目的赛车规格。值得注意的是比赛名称中的“Formula”代表的是“规则”(rule)的意思,与数学的方程式并没有实际关系,
车队与主办单位之间长年进行猫捉老鼠的游戏。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为了提高赛车的安全性、比赛的观赏性,比赛规则与赛车的规格也不断地进行改变。例如在空气动力学套件和涡轮增压引擎问世后,比赛规则就加入了对以上两种技术的限制。此外对于电脑的使用,限制也是日益严格。因此就算某车队靠著科技进步取得优势,第二年主办单位就可能制订新规则以降低其影响力。同时其他车队也会透过抄袭或自行研发,取得类似的技术以抗衡。
虽然限制日益严苛,F1并不因此而失去观赏性。因为观众想看的并不是某辆赛车一马当先,而是要看到赛车选手之间的龙争虎斗。只有在每一辆车性能差异不大的前提下,才能比较出选手技术的优劣。因此赛车的速度受到严格限制。不但是为了增加竞技的趣味,也是为了降低车祸时的死亡率,借以避免例如1994年巴西F1赛车选手塞纳车祸致死的意外再度发生。
虽然赛车主办单位不断限制新科技的运用,但是比赛用的赛车仍然任何商品化的汽车更为先进。汽车工业利用赛车实验各种技术,这些发明与发现也经常用于改良量产的汽车。涡轮增压引擎的普及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赛车运动对于汽车的安全也有正面影响。
2005年赛季F1规则有不少的变化,其中较大的变化包括一站比赛只准使用一套轮胎,与一台引擎必须使用两站比赛(在爆胎、爆缸或影响赛车安全行驶的情况下允许更换轮胎或引擎),与后定风翼向前移了20cm等等。再加上几年前废除了电子牵引控制系统的规则,F1运动在经过一阵子高度电子化的时代后,又回归不依赖赛车功能而更依靠车手驾驶技术的本质。2006年赛季F1将再次进行规则大改动,包括引擎由已经使用多年的V10设计改为V8设计,以求降低各车队在引擎开发上的成本需求,拉近强弱队之间的差异
F1是方程式赛车,F4是汽车拉力赛,F2,F3是啥子
F1就是Formula One的缩写,中文叫做一级方程式赛车。F1是世界上科技含量最高的赛车.
F2就是现在的GP2,等级比F1低一级。可以说F2和F3是绝大多数F1车手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在大奖赛上有突出表现的车手,可能借此跳板一跃成为F1车手。F3比GP2更低一级,但都是方程式赛事。
方程式赛车共有三个级别:
三级方程式规定发动机气缸容量2升,170马力以上,简称F-3
二级方程式规定发动机气缸容量3升,475马力以上,简称F-2
一级方程式规定发动机气缸容量3.5升,650马力以上,简称F-1
f1方程式赛车比赛规则是怎样的
F1赛车竞赛的积分规则如下:
1。比赛最终排名:比赛最终排名结合比赛的每个环节(资格赛、排位赛、正赛、决赛)中的每个阶段(比赛结果),按照获得积分规则,最终计算出比赛最终排名。
2。获得积分规则:比赛的每个环节(资格赛、排位赛、正赛、决赛)中的每个阶段(比赛结果),都会根据参赛车手的表现而获得不同的积分:
(1)资格赛:第一名获得7分,第二名获得6分,第三名获得5分,第四名获得4分,第五名获得3分,第六名获得2分,第七名获得1分,其余参赛车手均不获得积分。
(2)排位赛:第一名获得10分,第二名获得9分,第三名获得8分,第四名获得7分,第五名获得6分,第六名获得5分,第七名获得4分,第八名获得3分,第九名获得2分,第十名获得1分,其余参赛车手均不获得积分。
(3)正赛:第一名获得25分,第二名获得18分,第三名获得15分,第四名获得12分,第五名获得10分,第六名获得8分,第七名获得6分,第八名获得4分,第九名获得2分,第十名获得1分,其余参赛车手均不获得积分。
(4)决赛:第一名获得50分,第二名获得40分,第三名获得30分,第四名获得20分,第五名获得15分,第六名获得10分,第七名获得5分,其余参赛车手均不获得积分。
3。总积分:最终的比赛结果会根据比赛的每个环节(资格赛、排位赛、正赛、决赛)中的每个阶段(比赛结果),按照获得积分规则,计算出比赛最终的总积分。
最终获得最高总积分的参赛车手,将获得F1赛车竞赛的最终冠军。
专题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