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汤姆森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威廉·汤姆森简介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从海底出击汤姆森是谁

用 App打开

汤姆森,威廉·汤姆森简介

关注影评人

极速下载

从海底出击从海底出击 9.1分

纳粹潜艇的劫难

唐宁

汤姆森,威廉·汤姆森简介

2022.05.14

二战中有四万德国人曾服务于潜艇部队,三万人有去无还,葬身海底,可见盟军和德军海战的残酷。因此能死里逃生上岸的水兵,在陆地上的各种“作”,路上敢拦截军官的汽车,往车上撒尿,他们称之为进行“消防演习”。

酒吧里更是放荡形骸,老兵用酒和女人来麻醉和慰籍自己,新兵则是用酒和女人来掩饰自己初上战场的惶恐和不安。军官们理解这些士兵,常常睁只眼闭只眼。平时军纪严明,不苟言笑的U-96潜艇艇长亨瑞克面对如此放纵也是一笑了之,随军记者沃恩上尉算是开了眼了。

刚刚获得“骑士勋章”的英雄汤姆森上尉,更是喝的酩酊大醉,两眼发直、东倒西歪,竟然在台上调侃起元首,吓的一众人绷紧了神经。还好,汤姆森上尉及时把话题转移到丘吉尔身上,众人才松了一口气,看破不说破才能明哲保身。

夜深了,酒吧里的气氛渐近**,不断有人喝的不省人事后被拖出酒吧,舞台上乐队和歌手都被赶到一边,占满了醉醺醺的水兵,在那狂呼乱叫,尽情狂舞,戏弄歌女,更有人拔枪乱射,现场一片狼藉。

汤姆森,威廉·汤姆森简介

一九四一年秋,法国拉罗谢尔的德军潜艇补给基地,补充了燃料、补给、弹药的潜艇静悄悄的出航,再次驶向大洋深处,能否安全归来,没有人知道。因此,每次潜艇启航都很庄重,有仪式感,昨晚还放荡不羁的水兵,此时个个精神抖擞,整装待命,也算是对此番航行的一种祈福吧。

刚刚启航的潜艇,鱼雷舱、过道上,甚至指挥舱里,凡是有空的地方和空间都塞满了食品和水果等补给品,像个菜市场。50个人只能先将就用一个厕所,另一个也暂时成了储藏室。

亨瑞克艇长看着汤姆森上尉忙前忙后的拍照,提醒说“最好等回程的时候再照相,那时候他们会老成点”,这句话让汤姆森回味了半天。其实艇长想说的是,这些嘴上没毛的孩子,经历过生死劫后,才能反应出他们最真实的一面。

潜艇确实狭窄窝憋,军官们吃个饭要不断起身给过路人让道。新来的大副引起了艇长的注意,他是德裔墨西哥人,一个种植园主的儿子,自愿来为德意志帝国打仗。艇长忧心忡忡“一个年轻的机器,执行命令,一丝不苟,一个坚定固执的纳粹军人”。

一声“警报”,**大作,潜艇里乱作一团,有人提着裤子从厕所里冲出来,不在岗位的水兵们以冲刺的速度奔向潜艇的前端,潜艇以极快的速度下潜。艇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虚惊一场,原来是演习,随行记者差点吓出心脏病。

等待的日子是很寂寞无聊的,各种调侃和斗嘴,抠鼻屎,猜字谜、弹奏乐器来打发消磨时间,渐渐的人们开始烦躁不安起来,音乐也成了让人发狂的噪音。第一次真正发现敌情,艇长判断“是一艘开的很快的船,这种光线我们没有机会”。终于U-32潜艇发现了一只英国船队,U-96潜艇要用十个小时赶过去,这足以让所有人欢呼雀跃,喜上眉梢。

到了聚集地点,恶劣的天气能见度为零,什么都看不到,艇长命令下潜。记者不解,轮机长解释“用潜听器侦测,坏天气里水下听到的比水上看到的更多”。终于发现了一艘驱逐舰,艇长下令准备发射鱼雷,不想潜艇的潜望镜暴露了目标,驱逐舰径直冲了过来,并投下深水炸弹,还好潜艇紧急下潜,损失不太严重。

潜艇和驱逐舰近距离撞个正着,于是开启了一轮猫捉老鼠的游戏,这个时候,潜艇就犹如躲在洞里的老鼠,只有被动挨打的份,无任何还手之力。从艇长到每个艇员,个个汗流浃背,疲惫不堪,平时谈笑风生的二副此时也紧闭双眼,一声不吭。终于驱逐舰走远了,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劫后余生,大家都在吃甜品喝咖啡来提神压惊,唯独记者不吃不喝的呆坐在椅子上,大概是真吓着了,脑子受**还没回过神来。天完全黑了下来,潜艇小心翼翼的上升到30米,艇长用潜望镜看了一圈,潜艇才浮上水面,水兵们敲锣打鼓,热烈狂欢,庆幸躲过一劫。

很快身上生出虱子的水兵到医生那里排起来长队等待消杀灭虱,食物也开始发霉变质。潜艇里的环境开始变的恶劣起来。

暴风雨中和汤姆森的潜艇插肩而过,差点相撞,这让艇长恼羞成怒,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结果却是撞了大运,意外遇见英国货运舰队,此时海面已经风平浪静了,到嘴的肥肉不吃白不吃,艇长下令发起攻击,连发四枚鱼雷,发现驱逐舰,紧急下潜。又是一轮猫捉老鼠的游戏,驱逐舰一圈一圈的丢深水炸弹,潜艇被动挨打,不过这次有了一点机动权,艇长略施小计,下令往回跑,骗过驱逐舰。不想又来了一艘驱逐舰,这下麻烦大了,艇长下令深潜,唯有此法才能躲过一劫。

当潜艇下潜到230米时,潜艇金属壳体被挤压变形的声音让人心惊肉跳,恐惧不安。机器上的螺栓像子弹一样不断弹崩出来,四处乱射,被击中的人鲜血直流,潜艇多处损坏漏水。胆小的艇员吓到浑身发抖脸变色,一个叫约安的老兵精神崩溃,要爬出潜艇逃跑,高度紧张的艇长翻身取枪之时被众人制服。敌舰持续投掷的深水炸弹让每个人都精神处于崩溃,要发疯的边缘,扭曲变形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歇斯底里的高声尖叫。

敌舰最终没能发现和炸毁潜艇只好走了,六个小时后,潜艇浮出水面,眼前是一片火光,不远处英国货运舰还在燃烧着熊熊大火,艇长下令海面发射鱼雷击沉它们,为它们最后送终。鱼雷击中敌舰,再次燃起冲天火焰,敌舰上居然还有人跳水逃生,艇长果断下令全速倒车离开,不接收俘虏。潜艇的人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敌舰沉没,落水的人在水中濒死呼救挣扎,而潜艇只能见死不救,俘虏也不行,战争就是这样残酷无情,你死我活。

刚刚经历那见死不救的一幕,使大家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就餐时都一言不发。迟到的消息“三艘货轮被击沉,船队被拆散,德军其他潜艇也在追击船队,斯塔克曼击中一个6000吨的货船”。这些好消息并没有让大家欣喜,艇长提出参战可能性也被轮机长直接给否定,搞的艇长也火冒三丈,弃俘事件搞的大家都背负了沉重精神包袱和心里压力。见好就收,识时务者为俊杰,艇长终于下达了返回法国拉罗谢尔的命令,这时大家的心情才好了许多。

正在大家谈论着如何在拉罗谢尔过圣诞节的时候,一道三重加密的电文摆在艇长面前,潜艇去西班牙的维哥补充燃料和补给,然后驶往位于地中海的意大利拉斯佩齐亚海军基地。大家的心情又坏了起来,怒骂声不绝于耳,一个新兵提出在意大利过圣诞也不错,老兵扇了他一耳瓜“去意大利要先过直布罗陀海峡,你知道吗?那就像个针眼大小,我们得浑身涂满凡士林才能通过”。想来马六甲海峡也是如此重要,战时如果被封,就断了物资能源补给。

轮机长和记者上岸的请求被驳回,水兵乌尔曼给法国妻子的信也没寄出去。直布罗陀海峡最窄处只有七英里,英军码头有重兵把守,海峡挤满了英军的舰艇。“我们要靠夜幕掩护,在水面通行,溜过英军的警戒线,然后下潜,飘过去,让洋流把我们推过海峡。鸦雀无声,又节省燃料”。艇长这招堪称妙计,但是风险极大,要在半个英军舰队的眼皮子底下通过实属不易。

果然突如其来的英军飞机扫射,打了潜艇一个措手不及,在舰桥上观察的领航员中弹受伤,艇长冒死在舰桥上指挥潜艇全速通过后紧急下潜。谁知此时潜艇动力失灵失控下潜,超出了仪表盘260米的极限值,最终也不知道是多少米触海底,一下子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大气都不敢出。管道开始漏水,鱼雷舱、轮机舱先后进水。当约安报告所有渗漏都堵住时,艇长由衷的对他表示感谢。

修好潜艇预计需要八个小时,现在的关键是氧气不够用。这是一次人体生理极限的考验。十五个小时了,艇长绝望的摇头“没有希望了”,记者沃恩上尉幡然悔悟,开始忏悔自己的无知错误“他们迫使我们向往着这一天,无惧、自豪、独立的,他们教导我们说,这将是人性的检验,为了祖国而无畏献身,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现在我能感受到的只有恐惧”。

绝望之际,轮机长晃晃悠悠的来向艇长报告“潜艇恢复操控,鼓风泵修好了,积水可以泵入水柜缝中,然后用压缩空气排出艇外,罗盘恢复正常,声纳正常”时,亨瑞克艇长连说两个好,沃恩上尉喜极而泣。当经受了280米的海底考验达15个小时的潜艇开始上浮,潜艇里的氧气已经所剩无几,奄奄一息的水兵们欢呼雀跃,打开舱门那一刻,大家都尽情的大口呼吸新鲜空气。

在一片欢呼声中,U-96潜艇进港了,刚刚停稳,敌机飞抵上空。一顿狂轰滥炸,现场鬼哭狼嚎,一片狼藉。负伤的亨瑞克艇长看着U-96潜艇中弹后慢慢的沉入水底,自己也倒地身亡。这些勇士们千辛万苦,历经痛苦和磨难,没有葬身海底,却倒在了家门口。冥冥之中昭示着纳粹德国的气数已尽,快要覆灭的结局。

据说此片有几个版本,最初看的是149分钟(剧场版),这次看的是209分钟(导演剪辑版),还有一个293分钟(未剪辑版),期待有机会一睹为快。此片堪称二次世界大战海战的经典影片之一,在人物刻画和表现方面,情节的编排上非常生动、细腻,因此忍不住有些地方剧透,在此抱歉。

查看更多豆瓣高分电影电视剧

二战

战争

德国

潜艇

德国电影

经典

人性

历史

回应(0)

添加回应

从海底出击的更多影评

“德国性”,或当代英雄

115有用 13回复

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长的电影了

85有用 11回复

本片改编自真人真事

569有用 54回复

既不伟大也不光荣,只有残酷和求生

781有用 126回复

经典源于细节——以几个人物形象为例

101有用 10回复

查看更多影评

豆瓣

免费下载 Android客户端

汤姆森的主要事迹

1856年12月18日生于英国曼彻斯特郊区,父亲是苏格兰人,以卖书为业.汤姆森14岁进曼彻斯特欧文学院学习工程.

1876年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后,进入卡文迪许实验室,在瑞利指导下进行电磁场理论的实验研究工作.

1884年,年仅28岁便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同年末,又继瑞利之后担任卡文迪许实验室教授.

1897年汤姆森提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正电荷均匀分布在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镶嵌在其中。

1906年,汤姆森由于在气体导电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0年8月30日汤姆森在剑桥逝世.

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有两派学说,一派是克鲁克斯、佩兰等人的微粒说,认为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分子流”;另一派是哥德斯坦、赫兹等人的波动说,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波.汤姆生用旋转镜法测量了阴极射线的速度,否定了阴极射线是电磁波.他又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得出了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流的结论.他进一步测定了这种粒子的比荷,与当时已知的电解中生成的氢离子的荷质比相比较,他假定阴极射线的电荷与氢离子的电荷相等而符号相反,从而得出阴极射线粒子的质量约为氢原子的千分之一.他还给放电管中充入各种气体进行试验,发现其荷质比跟管中气体的种类无关.他又用铅和铁分别作电极,其结果也不改变.由此他得出结论,这种粒子必定是所有物质的共同组成成分.汤姆森把这种粒子叫做“电子”.

PS:(汤姆森、和汤姆生,是同一个人,音译不同而已。)

威廉·汤姆森简介

全名:第一任凯尔文男爵职业:数学物理学家和工程师

国籍:爱尔兰人苏格兰人

为什么出名:威廉·汤姆森是他这个年龄段最重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之一,也是第一位被封为爵士的英国科学家;1892年他被第一任凯尔文男爵创建。汤姆森出生在贝尔法斯特,在剑桥大学学习,后来成为格拉斯哥大学的教授,在那里呆了50年。作为一名学者,他发表了600多篇科学论文,其中最著名的是他提出的绝对温度标度,现在称为开尔文标度。汤姆森在19世纪50年代和19世纪60年代参与铺设跨大西洋电报电缆,并因其发明(包括开尔文罗盘和测深仪)而闻名于世。汤姆森对工业的投入使他既富有又出名。他1907年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出生:1824年6月26日出生地:爱尔兰贝尔法斯特,英国星号:癌症

死亡:12月17日,1907年(83岁)死因:1834-11-14年威廉·汤姆森生命中的一个寒冷的

事件威廉·汤姆森进入格拉斯哥大学10年4个月外部传记凯尔文勋爵(1824-1907)-科学名人堂,苏格兰国家图书馆在脸书上分享在推特上分享著名工程师乔治·西屋格伦维尔·M·道奇杰克·基尔比著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莱奥西拉斯蒂芬·霍金

汤姆森主要经历

汤姆森

汤姆森(ThomsonElihu)(1853年3月29日—1937年3月13日)。是一位有才干的发明家,一生共取得近七百项发明的专利权,交流电机和高频发电机都是他的创造。他还成立了一家公司,它后来于1892年和爱迪生的公司共同组建成通用电气公司。他还是首位爱迪生奖的得主。

中文名:汤姆森

外文名:ThomsonElihu

出生地:英格兰的曼彻斯特

出生日期:1853年3月29日

逝世日期:1937年3月13日

职业:发明家

代表作品:交流电机、高频发电机等

个人简介

姓名:汤姆森Thomson,Elihu

国家或者地区:英国-美国

学科:发明家

发明创造:交流电机、高频发电机等

职业生涯

汤姆森(Thomson,Elihu)英国-美国发明家。1853年3月29日生于英格兰的曼彻斯特;1937年3月13日卒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斯旺普斯考特。汤姆森五岁随全家来到美国,1870年毕业于一所尖子学校——中心中学。他是一位有才具的发明家,一生共取得近七百项发明的专利权,主要是电学和应用辐射学上的发明。交流电机的成功正是汤姆森的发明成果。1890年,他设计出了一种高频发电机。他还成立了一家公司,它后来于1892年和爱迪生的公司共同组建成通用电气公司。除了电学方面的工作,汤姆森还最早提出用氦氧混合气体来代替氮气和氧气构成的大气,以供高压工作时的呼吸之用,这大大减少了发生减压病的危险。

好了,关于汤姆森和威廉·汤姆森简介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专题推荐:

欧锦赛2024动态

2024年欧洲杯资讯

巴西甲级联赛积分榜

巴西甲级联赛资讯

巴西足球甲级联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