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曦的解释
陈若曦的解释
(1938-)加拿大籍华裔作家。台**北人。女。台湾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专攻英美文学,1966年回北京,在华东水利学院任教。1974年移居加拿大。1979年到美国,任《远东时报》主编、大学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员。著有短篇小说集《尹县长》、《城里城外》,长篇小说《归》、《突围》,杂文集《文革杂忆》、《无聊才读书》等。
词语分解
陈的解释陈(陈)é排列,摆设:陈列。陈兵。述说:陈述。陈情。详陈。陈诉。陈说。旧的,时间久的:陈旧。陈腐。陈醋。推陈出新。陈陈相因。陈迹。陈皮。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中国朝代名
陈若曦的简介
陈若曦,本名陈秀美,1938年出生。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写作系硕士。1960年与白先勇、王文兴等创办《现代文学》杂志,以写实小说闻名文坛。1989年创建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1995年返台定居,现在是台湾专栏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也是“荒野保护协会”的会员及义工。
求陈若曦《纸婚》 大家帮帮忙
《纸婚》是一部日记体的长篇小说,讲述一位赴美学艺术的上海女子彬彬,因非法打工,在被**局驱逐之际,与一位美国青年项以假结婚的办法换取合法居留身份,这一年经历的种种际遇。项是一个同性恋者,在彬彬(平平)顺利拿到绿卡的时候,项被诊断出染上了爱滋病毒。平平不顾朋友的反对,毅然留下来以妻子的身份,陪伴项走过最后的一段生命之旅。
小说真实的再现了留美的中国学生在异乡闯荡的酸甜苦辣,反映出人间的世态炎凉,同时也以项的染病,呈现了八十年代爱滋病在旧金山地区初爆发时引起的惶恐,以及美国各界的态度。在这点上,让人想起白先勇的Danny Boy和Tea for Two,当然,白先勇以他特殊的视角,去描写同性恋这个群体和这场疾病,文字更加细腻深厚,悲伤的情绪和氛围,令人心痛。而《纸婚》以一个第三者的角度,来观察这场灾难,以外围叙述为主,包括旁人的眼光、社会媒体的反应,和政府的应对。
小说里将同性恋视为人类发展的一个歧途,似乎有些局限,不过浓浓的人情味,有一番打动人的力量。语言流畅上口,通俗中不失清新隽永,读起来很舒服。故事里还提到六十年代Berkeley学生反战反政府的运动,和他们对里根的憎恨,对我来说,似乎更有意思。
《柏克莱邮简》,这实在是一本有点被误导的书,无论是标题,还是封底的简介,“陈若曦长期生活在柏克莱,以作家观察生活的敏锐和细致,对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不同层面作了生动的描述”,可实际上,里面收录的散文,多以作者改革开放后回大陆的见闻为主,美国的部分,也有几篇,分别讲到儿子的成年舞会、送儿参军和作者自己当陪审员的经历,其中以当陪审员的那篇最有趣,让人窥见到美国司法制度的繁复冗重,虽保障人权,但也漏洞多多。
《无聊才读书》,也是陈若曦的一本散文集,格外喜欢标题这五个字。里面的文章,北美生活和回台见闻随感各半。北美部分的故事,较生活化,也较生动,台湾部分,有些涉及到政治的内容,读来觉得干巴巴,味同嚼蜡,大概也是自己本来就厌恶政治的缘故吧。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我们希望本文对于解决您关于陈若曦和陈若曦跳水的问题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我们将很乐意为您提供进一步的帮助。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