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剑华的人物评价
赵剑华的技术特点是灵活,球路刁钻,手腕动作隐蔽而有力,常打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球。他的技术令许多人无法效仿。唯一的缺点是身体素质不佳,这使他的羽毛球生涯出现过两次中断期,也是最终未能夺得他唯一缺少的奥运金牌的原因。
赵剑华早期的打法属于全攻型,出球多以下压为主,能杀则杀,不好杀则劈或吊。这种打法对进攻方的体力和状态要求较高,一旦体力稍差或状态不佳或遇到擅长防守拉吊的对手,有时不是很牢靠。当然,赵剑华本身技术极好,因此,只有在后期其身体素质下降后,这种打法才逐渐不适合他。
在运动生涯中后期,赵剑华对原有打法做了调整,拉吊球路增多,且更加诡异。他的这种打法对后来的球员影响很大,现在很多球员的拉吊突击打法都起源于赵剑华、杨阳这一批球员。
赵剑华的经典技术是突击平高球、网前假动作、网前反手技术(以勾对角和推后场为代表)、正手劈杀斜线、头顶劈杀斜线、步法。在90年代国家体委的羽毛球训练大纲中他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演示,所有动作均潇洒美观、大方实用。他左右手均可打球,实为运动奇才。
国羽元老赵剑华现状如何
国羽元老赵剑华现状:被称为羽坛技术最完美的人,现生活很滋润!
说到羽毛球,相信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毕竟这项运动早已走入了我们的日常,除此之外,又因为我们国家队在近几年还拿到了不少好成绩,这也使得羽毛球开始在国内盛行。如今一提到这项运动我们就能想到林丹、谌龙以及杨阳等知名的羽毛球运动员。
不过今天我们不谈林丹也不谈谌龙,而是谈论一位在我国羽毛球坛上的元老级人物——赵剑华。这位元老的实力非同一般,他打羽毛球的进攻性很强,他的身体素质也很好,反应也很快,又因为强健有力的臂膀,他的扣杀非常干脆利落。
赵剑华在18岁时成为了国家羽毛球队的一员,并在第二年参加了苏格兰公开赛,先后战胜了许多强大的对手,最终取得冠军,他又在两个月后的日本公开赛上拿到冠军宝座。不久之后,他还拿到了全英锦标赛的冠军,名副其实的三连冠!
要知道他的运动生涯才刚刚开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非常出色的天赋。正当人们还在期望赵剑华继续在赛场上“肆意妄为”时,他的肺炎发作了,迫不得已只能休整一年,不过一年的“病假”对他来说影响并不大,他还在随后的马来西亚公开赛、亚运会、泰国公开赛以及世界杯等大型比赛中拿到冠军。
除此之外,他还在两年后第二次拿到全英锦标赛的冠军(除了冠军还是冠军啊)!因此赵剑华还和杨阳、弗罗斯特以及苏吉亚托三人并称为“四大天王”。在上文中我们不难看出赵剑华真的非常厉害,冠军拿到手软,成为世界第一是很平常的事,不仅如此,他还打败过其他三位天王,可以说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除了病魔以外他基本就没有输过!
赵剑华在拿到这么多冠军后于1993年选择退役,随后出国并入学新加坡管理学院,毕业后获得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随后回国与吴文静结婚。赵剑华就这样走向了“爱情的坟墓”,别看他在赛场上风光无限,各种技术秀翻对手,但在家里对妻子言听计从,这就让很多人感到非常吃惊。不过他的这种表现也受到了很多网友的称赞,毕竟可以看出他非常爱他的妻子,很重视家庭。
赵剑华的职业生涯
赵剑华1965年生,身高1.82米,左手握拍,他12岁进业余体校,专修羽毛球, 16岁获得江苏城市羽毛球比赛男子单打冠军。他属进攻型选手,具有力量大.身体素质好,速度快,反应灵敏,后场扣杀有力,网前凶狠.落点准确等技术特点。在1984年底参加的苏格兰公开赛中.他一鸣惊人,先后击败世界名将费罗斯特、尼尔霍夫等,夺取男单冠军,时隔两个月,在1985年1月日本公开赛上,他连克费罗斯特、韩健,又夺得男单冠军。同年3月,在全英锦标赛半决赛中,他以2比0淘汰了印尼名将林水镜,在决赛与费罗斯特争夺金牌时,又以2比1再次获胜。赵剑华在下到三个月时间里,连续击败四名世界羽坛顶尖好手,震动了国际羽坛,被誉为世界羽坛的“四大天王”。然而,正当他继续向世界羽坛高峰攀登时,急性肺炎发作,使他整整耽误了一年。1986年他病愈复出后,体力有所下降,技术却不减当年,连续获得马来西亚公开赛、第十届亚运会、中国和泰国公开赛、世界杯赛男单冠军。1990年,他又再次获得全英锦标赛冠军。
1994年1月进入新加坡管理学院,同时任一所中学羽毛球教练及新加坡国家队顾问。1997年五月从新加坡管理学院毕业,同年同张军配对男子双打代表江苏队参加中国第八届全运会,夺男子团体冠军。
四大天王中,赵剑华最后一个退役,被称作末代天王,他也是最能代表那时羽毛球技术水平的人。
弗罗斯特曾经夸奖他的对手说“赵是最能展现羽毛球运动真谛的人”,但在赵剑华的职业生涯中,只夺得过一次世界冠军。这在别人可能是一生追求的梦想,对于赵剑华却远不能与他的水平相配。
赵剑华1985年就夺得全英冠军一举成名,但两次大病把他夺得世锦赛冠军的时间推迟了六年。1990年亚运会战胜杨阳夺冠,他终于成为无可争议的羽坛第一人,但这时他已经25岁,开始从巅峰期向下滑落了。谁都想让他把辉煌延续得长一点,然而面对逐渐成熟的印尼年轻一代,他已经力不从心:1990年全英决赛,魏仁芳被赵剑华打得找不着球;1991年世锦赛决赛,两人已经可以对抗;到了1992年奥运会上,赵剑华就只能看着魏仁芳创造历史了。
赵剑华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5套的重要羽毛球赛事的嘉宾解说。如2005在北京举行的苏迪曼杯,2006的汤姆斯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苏迪曼杯决赛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以及最新在马来西亚举行的汤姆斯杯尤伯杯比赛等。
2015年,出任马来西亚羽毛球紫盟联赛期间安邦再也俱乐部教练。
赵剑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赵剑华诗人、赵剑华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专题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