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历史文化名人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孔孟(孔子、孟子)、墨翟、老庄(老子、庄子)、韩非子等等,屈原、宋玉等人对楚辞贡献巨大.

两汉时期:擅写赋的贾谊、枚乘、司马相如等.

文化名人(文化名人屈原)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安七子(曹操、曹植、曹丕、王粲、陈琳、刘桢、蔡琰)、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山水诗人(陶渊明、谢灵运等)等等.

隋唐五代:初唐陈子昂、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李白、杜甫、王维、高适、王昌龄、孟浩然等,中唐白居易、元稹、孟郊、柳宗元、刘禹锡、贾岛等,晚唐小李杜(杜牧、李商隐)、皮日休等,五代李煜等.

宋元时期:北宋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三苏(苏洵和苏轼、苏辙)等;南宋李清照、岳飞、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等.元朝关汉卿、元好问、马致远等,主要是曲.

明清时期:明宋濂、汤显祖等,清顾炎武、袁枚、纳兰性德、蒲松龄等

近代:龚自珍、魏源、梁启超等。

文化名人(文化名人屈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就文化的载体文字而言,汉字的诞生时间尚难以考证,相传伏羲作八卦,仓颉造字。19世纪末发现了三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近些年又有更早期文字发现的报道,如距今五千多年前的高邮陶文等。

中国早期就有敬天祭祖的传统,注重人伦道德。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周朝末期进入春秋战国,产生了诸子百家,汉以后成为儒家社会,东汉前后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都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现如今的中国,有哪些知名度高的文化名人

对不起,一位都木有。

我说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没有“国学”**,真正的“国学”**,不会去民众中传播所谓的“国学文化”,在民众中间传播“国学文化”的,都是“国学贩子”,没有任何一个人称得上“**”。

真正的做学问能称上**的,必然是立足当代,透视传统,未有忽视当下而落入古人窠臼不能自拔者而成为**的。

须知前人即使英姿天纵,智慧无两,总要受时代所限,他能做出的最大成就,也无非站在他那个时代的学术顶峰。但后人可以站在更高的山头一览无余,有更宽的视野和格局,如果尚不能超脱古人之所见,那必然是铁定的庸才,离“**”十万八千里。

如章太炎,并不满足对具体学者、著述和思潮的考辨,而是“全史在胸”,旧学新知融会贯通,透视三千年学术之流变,打造现代学术之根基。以至有人称其为“中国学术史的第一次尝试者”。

太炎先生一部名作称为《国故论衡》,从书名就可以隐隐透出一股霸气,“论衡”者,辨照是非也,若非丘壑在胸,通览全局,何敢如此狂妄?

一切旧学,不过国故而已,国故如何,我来论衡。相比现在匍匐在“国学”脚下的蠹虫,实在是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现在还有人将民国时代的启蒙思想家如梁启超,鲁迅,胡适等称为“国学**”,不知他们若地下有知,会作何感想?当然,论旧学功底,随便挑出来一个秒杀现在的国学明星没有任何问题,但称他们为“国学**”实在是贬低了他们。

学贯中西,通古而博今,眼力与气魄,岂是“国学**”几个字所能束缚的?

梁启超: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鲁迅: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胡适:

现在许多国粹党,有几个不是这样糊涂懵懂的?这种人如何配谈国粹?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

现在那些一味跪舔“国学”的人,比一比你们的脑筋,看一看你们的格局,有没有近一个世纪前的故人开通?

生为现代人,第一要务,是先贯通现代学术,现代思想。学有所成,心思清明了,再去辩证古代学术,古代思想,才能避免落入窠臼,泥古不化,废其一生。

所谓“国学”,不过是“旧学”,不过是“国故”,其中泥沙俱下,鱼珠混杂,不加辨别的顶礼膜拜,就是鲁迅所说的“废物”。

传统文化到了我们手里,就如同接受一栋旧宅子。但我们是宅子的主人,不是宅子的奴隶,不能把遍布其中的蛛网灰尘也当作宝贝供起来。要用现代的思想,科学的精神,审视,批判,有用的拿过来,没用的封存。有毒的有害的,统统得丢弃,没任何可惜。

但借助一股未明的风气,忽然间各路妖孽,阿猫阿狗都变成了现在的“国学**”。

需要知道这些所谓“国学**”,其实不过是在民众之间贩卖“传统”,借以博名或牟利的贩子而已。“国学”不过是他们手中的商品,只要能卖个好价钱,管什么“国粹”还是“国渣”,只要能忽悠得大众痴醉,管它有毒还是有害?一个个披着画皮,道貌俨然,还能赚得盆丰钵满。

如此好事,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但请记住,真正的学术从来都是冷僻孤傲,难以被大众亲近的。凡是对“国学”一味吹捧,在大众中享有盛誉而在学术界一文不值的所谓“**”,请你一定擦亮眼睛,不是“贩子”就是“骗子”,无一例外。

民国137个文化名人有哪些

1、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2、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孑民,号孑农,绍兴山阴(今越城区)人。少年时曾在绍兴古越藏书楼校书,得以博览群书。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十六年会试贡士,未殿试。

3、陈寅恪

陈寅恪,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4、章太炎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名炳麟,字枚叔,初名学乘。后改名绛,号太炎。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等。中国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朴学**。

5、胡适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专题推荐:

欧锦赛2024动态

2024年欧洲杯资讯

巴西甲级联赛积分榜

巴西甲级联赛资讯

巴西足球甲级联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