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姓氏怎么读
粟在姓氏中读作:sù,第四声。
粟姓出自华夏最古老姓氏之一的粟陆氏,伏羲后人。汉有粟融,字客卿。清有嘉庆举人粟应宏。中国姓氏集:清时有粟耀,浑源人,字仲然,道光时进士,累官湖北按察史。此外,有宋姓人躲避官府追杀改为粟姓。此外,满族中有粟姓。
基本字义:
谷子。去壳后叫小米。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适应性强。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
扩展资料:
粟姓来源:
1、改姓:汉有治粟都尉,因官以为姓。
2、姓氏考略:按治粟都尉,为治粟内史之误,望出江陵。
3、魏志:有魏郡太守粟举。
4、中国姓氏集:宋时有粟大用,字行之,武宣人,仕至南雄太守。
粟怎么读的
读:【sù】
一、粟的释义:
谷子。去壳后叫小米。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适应性强。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
二、粟的组词:
罂粟、粟米、请粟、登粟、乳粟、起粟、五粟、蛇粟、寒粟、粟栗、奉粟、玉粟、秈粟、赈粟、糯粟、谷粟、敖粟、家粟、税粟、免粟、肌粟、籼粟、禄粟、粟土、漕粟、边粟、挽粟、耡粟、官粟、积粟、丹粟、给粟、陈粟、粟眉、毛粟、钿粟、仓粟、粟饭、粟秩、粟栗
三、粟的笔顺: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粟,嘉榖实也。孔子曰,粟之为言续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粟,嘉谷的籽实。孔子说,利用谐音,“粟”可以表达“延续”的意思。
三、相关组词:
1、起粟[qǐ sù]
谓皮肤起鸡皮疙瘩。
2、五粟[wǔ sù]
粟土。适宜种植的上等优质土壤。
3、蛇粟[shé sù]
蛇床的别称。
4、寒粟[hán sù]
亦作“寒粟子”。因受冷或惊恐等皮肤上形成的小疙瘩。
5、粟栗[sù lì]
指悚惧时肌肤起颗粒。
粟读音怎么读
粟读音:sù
粟,俗称小米、谷子。是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
一年生,须根粗大。植物体细弱矮度小,高20至70厘米。叶鞘松裹茎秆,密具疣毛或无毛,毛以近边缘及与叶片交接处的背面为密,边缘密具纤毛;叶舌为一圈纤毛;叶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至45厘米,宽5至33毫米,先端尖,基部钝圆,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
圆锥花序呈圆柱状,紧密,长6-12厘米,宽5至10毫米,常因品种的不同而多变异,主轴密生柔毛,刚毛显著长于或稍长于小穗,黄色、褐色或紫色;小穗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至2.5毫米,黄色,刚毛长约小穗的1至3倍,小枝不延伸;第一颖长为小穗的1/3至1/2,具3脉;第二颖稍短于或长为小穗的3/4,先端钝,具5至9脉;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至7脉,其内稃薄纸质,披针形,长为其2/3,第二外稃等长于第一外稃,卵圆形或圆球形,质坚硬,平滑或具细点状皱纹,成熟后,自第一外稃基部和颖分离脱落;鳞被先端不平,呈微波状;花柱基部分离。颖果。
产地生境
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北、东北、西北。适于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微酸和中性土壤中,喜干燥,怕涝。
主要价值
食用:粟的谷粒可食,为我国北方重要粮食作物之一;谷粒去皮后称为“小米”,煮粥、煮饭都可以,又是制饴糖和酿酒的原料。
饲用:粟的秆、叶是骡、马、驴的良好饲料。
药用:粟的种仁可入药。药性:味甘、咸,性凉。功能:和中,益肾,除热,解毒。成分:种子含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维生素B、维生素B2、胡萝卜素;其中蛋白质有谷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等多种,蛋白质中含多量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蛋氨酸和少量赖氨酸,糖类有蔗糖、棉子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从种子中还分得α-粟素、β-粟素、甘油单葡萄糖酯、甘油二葡萄糖酯、非淀粉多糖;种子中还含无机元素钼。
文章到此结束,希望我们对于粟怎么读的问题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解决方案。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或者有其他问题,请随时联系我们。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