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的特点

1、地形地貌特点:地质构造属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和第三隆起带的交接处,嫩江大断裂贯通平原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东部是小兴安岭南麓,中部和南部为嫩江冲积平原。齐齐哈尔地质构造的发展,东部和西部有很大差异,形成东西两个构造单元。东单元即今松嫩平原地区,西单元即大兴安岭褶皱带东缘的今碾子山区的低山丘陵。

2、气候特点:齐齐哈尔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暂短霜早,冬季干冷漫长。齐齐哈尔南部属温暖干旱农业气候区,中部属温和半干旱农业气候区,北部属温凉半湿润农业气候区。

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市旅游景点有哪些)

3、水文特点:齐齐哈尔市区面积的89%属于嫩江流域,11%属于乌裕尔河流域。嫩江是黑龙江水系二级支流,系黑龙江流域的一条外流河,乌裕尔河则为黑龙江外流区中的一条内流河。以外流区域为主,外流区域中又有小范围的内流区域,是市区地表水的一个显著特点。市区水域面积广阔,地表水丰富。

齐齐哈尔市的简介

齐齐哈尔是中国黑龙江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交界地区,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人口561.1万(市区143.9万)。

面积43000平方千米。

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市旅游景点有哪些)

齐齐哈尔又称鹤城,因为国内著名湿地之一扎龙自然保护区在此,并且拥有几十种鹤而闻名。

齐齐哈尔市还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和省直辖市,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商贸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全市辖七个区、一个市、八个县。

齐齐哈尔是被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

(1970年将嫩江县划给黑河市,1993年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林甸县划给大庆,现在总面积约为43000平方公里。

驰名中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齐齐哈尔市区东南32公里处,因此,这里又被誉为“鹤的故乡”。

“齐齐哈尔”,为达斡尔语,是“边疆”或“天然牧场”之意。

清朝的黑龙江将军府和建国初期黑龙江省省会曾设在这里。

全市辖七区九县,集聚着汉、蒙古、朝鲜、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柯尔克孜、锡伯等35个民族。

齐齐哈尔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1674年清***移吉林水师驻齐齐哈尔。

1683年定齐齐哈尔为水师营制。

1684年于齐齐哈尔设火器营。

1691年齐齐哈尔建城。

1698、1699年黑龙江的副都统和将军先后由墨尔根移驻齐齐哈尔。

1895年在齐齐哈尔设黑水厅。

1907年齐齐哈尔为黑龙江省省会。

1936年齐齐哈尔实行市制。

新中国成立后,齐齐哈尔先后为嫩江省、黑嫩省、黑龙江省的省会,1954年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并,省会设在哈尔滨市,齐齐哈尔改为省辖市。

齐齐哈尔在哪里

齐齐哈尔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东北松嫩平原,于黑、吉、蒙三省区交汇处,东临大庆市和绥化市,南接吉林省白城市,西靠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北与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接壤,距省会哈尔滨市359千米,距中俄口岸城市黑河市483千米。

齐齐哈尔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遗存众多,既有昂昂溪文明,也有工业文明;既有民族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也有数百年的流人故居、站人故居等流人边塞文化;既有黑龙江将军府、将军衙门、督军署等有效控制边疆的官署遗址,也有塔子城、金长城、百年中东铁路车站等历史文化遗存。

齐齐哈尔简介

齐齐哈尔市,别称鹤城,古称卜奎,是黑龙江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黑龙江省西部中心城市。全市共辖7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8个县,总面积42469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齐齐哈尔市常住人口为4067489人。

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美誉。全市旅游景区密布,嫩江、明月岛、龙沙公园、罗西亚大街、“龙江第一村”甘南兴十四、“北方第一湖”尼尔基斯湖等。2016年,齐齐哈尔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9年,齐齐哈尔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28.9亿元,同比增长6.0%。 2020年,齐齐哈尔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0.4亿元,比2019年增长3.5%。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齐齐哈尔(黑龙江省地级市)

文章分享到这里,希望我们关于齐齐哈尔的内容能够给您带来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探索我们的网站或者与我们交流,我们将尽力为您提供满意的答案。

专题推荐:

欧锦赛2024动态

2024年欧洲杯资讯

巴西甲级联赛积分榜

巴西甲级联赛资讯

巴西足球甲级联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