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德国人对意大利人看法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意大利和德国的关系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二战中的德国与意大利关系如何
盟友关系。
希特勒看上意大利做盟友是因为国际政治是国家利益的舞台,是利益的驱使。德意同盟完全是一种马基雅维利式的政治结合(马基雅维利主义,即个体利用他人达成个人目标的一种行为倾向),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意大利实力差求着希特勒做盟友(起码在德意签订钢铁条约是,德意两国表面实力相差不大),也不是两者意识形态上是相似。
德意日同盟:
意大利不仅侵占了阿比西尼亚,而且还和德国一起干涉西班牙内战,两个思想上的“疯子”因为相似的方法,都是***军国主义思想,他们的贪婪和野心,自然就一拍即合结成了“柏林—罗马”侵略轴心。
当时的日本正面对资源匮乏的窘境,虽然他们从明治维新后就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日本高层认为还是得通过战争来满足自己国内的自然资源需求。他们便向全国推行军国主义思想,各种掠夺和扩张的言论在日本占了主导第二,日本称霸亚洲的野心来时显露。
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一致认为,德意与英法美争夺的重点在欧洲极其侧翼——非洲地区,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它们需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一个同伙,能使得英法美陷入两面受敌的状态,而日本对于德意而言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就这样,德意日顺理成章的勾结在了一起,建立起了“柏林—罗马—东京”侵略轴心,二战全面开始。
德国和意大利关系
在二战中,意大利是德国的铁杆盟友,是最顽固的***强盗,然而,在整个德-意-日轴心国中意大利军队的战绩却远不如德国和日本那么“辉煌”。从意大利正式宣战到墨索里尼政权垮台的3年时间里,意大利军队虽然到处点火,但每次都是气势汹汹而去,损兵折将而回。鉴于意大利军队的无能,德国土兵时常尖酸地嘲笑他们的***盟友,甚至直呼其为“小朋友”、“小兄弟”。曾经有一次,在北非,一支5000人组成的意大利军队遇到一个连的英军设下的路障后就缴械投降了。由于战俘太多,英军来不及建造战俘营,只好让军需官把原材料发给意大利战俘,让他们自己搭个战俘营把自己关起来。同样在北非,英军坦克向意大利的反坦克炮阵地冲锋,数量不多。冲锋开始的时候,意大利人开炮还击。刚射击了几分钟,意大利人突然停止抵抗,举了白旗。英国人不解,问其原因,意大利人理直气壮地说到:“因为我们的弹药箱没有撬棍打开,所以我们被迫投降。”一天,一个德军军官发现两个英军押着差不多一个连的意大利战俘,为了解救他们,军官下令向英军射击。打了好半天,麻木的意大利人终于跑起来了,不过不是朝德军这边跑,而是朝英军阵地跑去。德国军官被弄得哭笑不得。萨拉洛登陆战中,组织严密的盟军在滩头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据当时随军记者报道,盟军在滩头遭遇的最强的抵抗来自于当地动物园因为轰炸跑出来的一只美洲豹,咬伤了两名美军士兵——意大利军队早没影了。类似讽刺意大利军队的笑话还有很多,如前所述,我们要探究意大利士兵厌战怠战的心态,就不得不回到意大利的参战原因上来。
意大利军队在北非。
意大利与德国是怎样的关系
墨索里尼将罗斯福1939年4月14日的和平呼吁说成是,“进行性的麻痹症的结果”;违背1938年4月16日英意协议向利比亚增兵,并发出废除该协议的威胁;支持并利用克罗地亚民族分裂主义者,企图分裂南斯拉夫;命令加紧修建指向希腊边境的道路,指望时机一到立即进兵向希腊;要英国驻意大使珀西•洛兰“告诉张伯伦,如果英国准备为保卫波兰而战,意大利则将同盟邦德国一起拿起武器”,摆出一副要同德国一道发动战争的架势。
德意的侵略行径与战争威胁,在欧洲引起了巨大的战争恐慌。
罗马,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之间关系
古罗马帝国时期,意大利是帝国核心地带,法国称为高卢,是帝国的重要领土。英国即不列颠,是帝国的次要领土。德国即日耳曼地区,是蛮人土地,帝国没有征服他们,反而经常被他们骚扰。
到了公元5世纪的帝国末期,日耳曼蛮人(德国人)大举进攻罗马帝国,帝国领土纷纷被日耳曼人占领,其中东哥特人占领了意大利,盎格鲁撒克逊人占领英国,法兰克人和勃艮第人等占领法国,因此某种意义这几个国家都是亲戚。
专题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