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一下巴拉圭战争
名称:巴拉圭战争
地点:南美洲
时间: 1864~1870年
参战方:巴拉圭,三国同盟
结果:巴拉圭战败
主要指挥官:弗朗西斯柯·洛佩斯
战争简介
有的历史学家把这场战争称作近代战争与现代战争的分水岭。这场战争的一个特点是,使用了步枪、机关枪、高爆炸药、大炮等现代武器,电报、侦察用的热气球也投入使用。很多后来在一战中使用的武器和装备,已经在这场战争中亮相了。
编辑本段强势巴拉圭
经济发展
1862年,弗朗西斯柯·洛佩斯的总统父亲去世了,他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权杖,巴拉圭风景
继任巴拉圭总统。在他父亲老洛佩斯的苦心经营下,曾经贫瘠的巴拉圭迅速崛起,他鼓励对外贸易,大量引进外资;请来英国和奥地利的工程师帮助修建了铁路、船厂、钢铁厂;延聘欧洲和美国医生、工程技术人员,开办工厂和学校;1850年国家大剧院也落成了,一个欧洲化的巴拉圭以强国的面目出现在拉美。到弗朗西斯柯·洛佩斯接班时,巴拉圭已经成为惟一没有外债的拉丁美洲国家。
列国争端
19世纪初的1810年~1825年,拉美兴起的独立运动,迫使西班牙放弃了对大部分拉美国家的殖民统治。巴拉圭这个西班牙的殖民地,也在1811年6月宣布独立。但西班牙人走后留下了无数的领土争端的尾巴。随着巴西和阿根廷中央政府的逐渐巩固,他们也开始把眼光投向邻国巴拉圭和乌拉圭。弗朗西斯柯·洛佩斯就是他们的一个眼中钉。巴西皇室和阿根廷总统都将洛佩斯妖魔化,说他有领土野心,对乌拉圭、阿根廷北部和巴西西南部垂涎三尺。
编辑本段战争过程
战争爆发
1864年在阿根廷和巴西的支持下,乌拉圭国内发生政变,红党领袖弗洛雷斯颠覆了弗朗西斯柯·洛佩斯支持的乌拉圭白党总统佩罗。接着,巴西开始介入乌拉圭内战,并与阿根廷联盟。洛佩斯判断巴西很快也将对巴拉圭炮制乌拉圭模式,推翻他的统治,于是决定先发制人。同年11月弗朗西斯柯·洛佩斯对巴西宣战,巴拉圭战争由此开始。很快,阿根廷就站到了巴西的一边,并且和巴拉圭军队发生摩擦。6个月后,巴拉圭向阿根廷正式宣战。
三国联盟
1865年5月1日,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秘密签订共同反对巴拉圭的三国同盟条约,并组成三国同盟联军。洛佩斯没想到这场由乌拉圭政变引起的战争会演变成一场南美洲大陆最大的武装冲突,他准备不足,以为可以速胜。那时候巴拉圭只有8000多正规军,面对数倍于己的三国同盟,一场战争怎么可能速胜?他本希望趁乌拉圭内战拖住了巴西的主力之际,自己像拿破仑那样越过阿尔卑斯山远征欧洲。
境外远征
洛佩斯首先向北进击,杀入巴西的马托格罗索(matogrosso)省,这个省的面积比英、法、德三国的面积还要大,但是人口只有9万,防御虚弱。洛佩斯的大军如入无人之境。由于地势险要,巴西援军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得以接近这一地区。
两线战略
但是,渐渐地乌拉圭内战的格局变得不妙了,红党的弗洛雷斯新政府开始占上风。为解乌拉圭之危,洛佩斯决定杀到巴西和阿根廷的后方去。他设计了两条战线,一条是沿着巴拉那(Parana)河进入阿根廷有争议的地区科连特斯(corientes),把阿根廷海军打个措手不及;另一条是沿着巴拉圭河杀入沿岸巴西人的居住区,扰乱巴西人的阵脚。只是,这两个计划只有一个得了手。1865年5月,洛佩斯亲自率部杀入科连特斯,另一部分人由伊斯提加力比上校率领,沿着乌拉圭河杀入了巴西人的居住区。洛佩斯原来估计这两路进攻的都是两个国家有争议的领土,巴拉圭军队可以利用当地人的分裂主义情绪,对抗巴西和阿根廷中央政府。但是,伊斯提加力比上校这一路出师不利,当地人对巴拉圭军队的反抗此起彼伏,使得巴拉圭军队在6月的一场大战中失利,战争以伊斯提加力比上校被迫投降告终。
防御阶段
伊斯提加力比上校惨败之后,战争进入第二阶段。洛佩斯不得不将战争由进攻转为防御。 10月,洛佩斯开始从科连特斯撤退。1866年三国同盟的军队开始沿着巴拉那河进犯巴拉圭,这次,三国同盟动用了16艘当时最先进的钢铁炮舰,加上70多艘木质战舰对付巴拉圭的木质军舰。在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汇合处的一片湖泊里,这场美洲最大的海军会战以巴拉圭方面几乎全军覆没告结束。海军会战之后,洛佩斯率部退到河畔的虎美塔(humaita)要塞,凭借地势抵抗联军的进攻。1866年5月洛佩斯在图龙蒂(tuyuti)发起了一连串的反击,以2.4万人的巴拉圭部队,攻击3.2万人的联军,在巴拉那河畔,双方的阵亡至少都达到了18000人以上。成为南美大陆上最惨烈的战斗。历史学家称在这场战争中:双方用尽最大的想像力,使战争的惨烈程度达到极限。
战斗精神
直到现在,巴拉圭还流传着不少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一个个小分队坚持到最后一个人,在被敌人俘虏之前,受伤的伤员连皮带肉撕下自己的绷带,宁死也不愿意被俘。库鲁帕提(curupaity)要塞让阿根廷军队损失了1/3,用了 10个月的工夫也没有打下来。冲锋的士兵一排排地倒在要塞前面,令担任阿根廷军队总司令的米雷特颜面扫地。就在这时,天花开始肆虐,接着霍乱也开始流行,光是这两种疾病就造成了不少的死亡,也大大地打击了士气。
形势急转
巴西刚开始介入乌拉圭内战的时候,只动用了1.6万人,但是随着战争的深入,随着巴西军队的失利,当时的欧洲观察员对联军动作的缓慢非常不满。这些欧洲人不了解拉美地形的特殊性——由于所有物资都要从几百英里以外沿着巴拉那河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和蒙德维地亚运到战场,后勤补给非常困难——他们却只管指责指挥官是懦夫,同时,在巴西的工商界也出现了换帅的呼声。还有一些人认为巴西军队失利的主要原因是雇用了一大批素质低下的、没有土地的黑奴,他们强烈呼吁巴西政府招募志愿兵。很快,巴西政府便征召了一支14万人的军队,同时巴西政府也用还以自由身作为奖赏,激励黑人奴隶作战。巴西的工商业则加班加点,生产大批的武器和军火。
要塞陷落
在联军苦撑的时候,巴拉圭方面撑不住了。因为,不论是食品还是武器,运输线都被联军封锁。1866年巴西换掉了陆军元帅米特尔,由加西亚接任。在他接任时,巴西军队在8个月内仅仅前进了15英里。加西亚没有急于进攻,而是用了 8个月做攻击的准备,同时也让海军方面下决心把最昂贵的舰艇调来专对付巴拉圭人的水雷和岸上的炮火。他精心地布置了一个计划,通过向东大迂回绕过了巴拉圭人的防御工事。1868年5月,他终于完成了对巴拉圭人的核心要塞虎美塔的包围。洛佩斯不得已率领大部队突破重围,仅留下很少士兵守城。靠着每天不停地炮击,联军终于在13个月后攻陷了这个要塞。
战争失败
要塞失守之后,洛佩斯开始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南部的丘陵地带构筑第二防线,但是加西亚巧妙地通过巴拉圭河上的一处无人区,将部队带到巴拉圭人的后方。 1868年12月经过一系列惨烈的厮杀,联军终于攻陷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加西亚急忙建立一个傀儡政府,接着宣布战争终于结束,他随即告老还乡。但是洛佩斯仍然率领着他的1.3万人继续打游击,他仍然斗志旺盛,他的游击战经常在亚松森城外把巴西军队的阵地搅得一塌糊涂。不过他的兵力越来越成问题,连8岁的孩子也戴上假胡须跟成年人一起作战。巴西人开始了14个月的清剿,洛佩斯被迫撤退到巴拉圭东北部山区。在这里他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他怀疑很多人在出卖他,开始处决他最亲密的追随者。1870年他被包围,但他拒绝投降,还下令将他的母亲和姐妹也处决掉。两天以后他被巴西兵俘获。士兵们用大刀将他砍死,乱葬在丛林中,那天是3月1日。尽管洛佩斯以惨败告终,但是在南美,他是男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以少胜多的勇气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仿效,连古巴总统卡斯特罗也很崇拜他。
编辑本段战争影响
损失惨重
巴拉圭战争导致了阿根廷和巴西对巴拉圭的长期占领,此外还吞并了5.5万平方英里的巴拉圭土地。有资料显示,经过这场毁灭性的打击,巴拉圭的人口由133万减少到22万,其中男子不到3万;同时巴拉圭还向巴西和阿根廷支付了巨额赔款,当然,三国同盟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战争中死伤士兵10万人以上。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惨烈战争。另外的一些研究显示,洛佩斯疯狂的领导作风,也导致了大批的巴拉圭人死亡,尤其是在从城市向山区转移的过程中。
战争评价
评价:巴拉圭战争对于南美洲来说是一场悲剧。这场战争,双方都受到了惨重损失:巴拉圭战败,导致了阿根廷和巴西对巴拉圭的长期占领,此外还吞并了5.5万平方英里的巴拉圭土地。当然,三国同盟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战争中死伤士兵15万人以上。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惨烈战争。从此,巴拉圭,乃至整个南美洲的现代化进程彻底失败了从此南美乃至整个拉丁美洲走向了半殖民地化的道路,沦为了大国的后花园。除了智利一度崛起之外,整个大陆沉沦在乌烟瘴气的混战之中。再次独立之后的巴拉圭沦为一个三流的保守内陆国家,被天主教会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只是偶尔——比如1930年代血腥的“查科战争”和后来的足球世界杯赛才会让人注意到她。
世界杯巴拉圭球队总体概况
球队简介
巴拉圭队连续四届打进世界杯,昔日南美弱旅如今已经彻底鲲鹏转化,超越曾夺得过两次世界杯冠军的乌拉圭队,跻身南美三强行列。巴拉圭队队员在训练中本次预选赛中,巴拉圭队击败过所有对手,巴西队预选赛中仅输了两场球,其中一场就是客场0比2完败在巴拉圭队脚下。以前的巴拉圭队主要依靠稳健的防守,在阿根廷主帅马蒂诺上任之后,他将自己的进攻理念灌输到了球队中,使得巴拉圭足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进攻方面,巴拉圭队主要依仗现效力于墨西哥美洲的队前锋卡巴纳斯,预选赛中他出场15次打进6球,是队内的最佳射手。如不出意外,他将和效力于德甲的前锋巴尔德斯构成锋线搭档。
老队长加马拉退役之后,效力于桑德兰队的29岁后卫达席尔瓦成为了巴拉圭后防线新的领袖,在他的统领下,巴拉圭队预选赛失球仅为16个,这个失球数只比巴西队多,排名南美洲第二。
编辑本段
世界杯战史
巴拉圭队此前七次参加世界杯赛,不过他们的最好成绩也仅仅十六强,从未进入过八强。
早在1930年,巴拉圭队就参加了首届世界杯赛,他们1比0击败了远道而来的比利时队,赢得本队在世界杯上的首场胜利,不过由于之前0比3不敌美国队,巴拉圭最终未能出线。随后,巴拉圭队先后参加了1950年和1958年世界杯,不过均未能小组出线。队员训练此后,巴拉圭队与世界杯绝缘28年,直到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赛他们才重新获得参赛权。那届杯赛中巴拉圭表现不错,他们在小组赛中1比0击败伊拉克,1比1逼平了东道主墨西哥,2比2战平后来获得第四名的比利时,小组出线。1/8决赛中,巴拉圭0比3不敌实力强大的英格兰队。
12年后,巴拉圭队出现在法国世界杯上。他们在小组赛中1胜2平出线,1/8决赛中巴拉圭队在90分钟内0比0逼平了东道主法国队,不过在加时赛上,法国后卫布兰科的金球终结了巴拉圭人爆冷的梦想。2002年,巴拉圭队再次从小组赛中突围,不过他们在1/8决赛中0比1不敌后来获得亚军的德国队。
2006年世界杯上,巴拉圭小组赛一场未胜,没能出线。
2010年南非世界杯,巴拉圭在小组赛中战绩惊人。1:1逼平了卫冕冠军意大利,2:0轻取黑马斯洛伐克,0:0与新西兰战平,挺入16强。8强争夺战中他们点球5:3淘汰了首次在海外出线的日本。4强争夺战中,巴拉圭0:1不敌将来的南非世界杯世界杯冠军西班牙,饮恨出局。
编辑本段
知名球员
何塞·路易斯·奇拉维特
奇拉维特奇拉维特是巴拉圭足球的象征,队内最有号召力的人物。凭借敏捷的身手和过硬的技术,他在自己的位置上有着出色的发挥。更为令人称道的是,他还包办了球队直接任意球和点球的主罚任务,并且常有精彩的破门表演。他代表萨斯费尔德队获得了1993年、1995年和1996年阿根廷联赛冠军;1994年解放者杯冠军和同年的丰田杯。1995年和1997年还荣誉"世界最佳门将"称号。奇拉维特作为门将,以任意球和点球著称,但他的火爆脾气同样出名。他是巴拉圭名气最大的球星,性格另类的他不仅守门技术衙比赛经验一流,而且在鼓舞全队士气方面招数多多,同时他的定位球得分更是他的特长。他是巴拉圭的民族英雄。参加过98年以及02年世界杯。
罗克·圣克鲁斯
圣克鲁斯罗克·圣克鲁斯是一名典型的天才球员,他9岁就进入了巴拉圭著名的奥林匹亚俱乐部,15岁就代表该队参加比赛,出色的身体条件、不俗的射门意识再加上俊朗的容貌,罗克·圣克鲁斯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巴拉圭足坛的偶像级球星。 1997年世青赛上罗克·圣克鲁斯崭露头角,1999年美洲杯上还不满18岁的他打进三球引起欧洲豪强关注,最终德甲老大拜仁慕尼黑捷足先登,将他召至帐下。不过罗克·圣克鲁斯也有个致命的弱点,他非常容易受伤,这几乎毁了他的职业生涯,在拜仁效力期间罗克·圣克鲁斯只是偶尔有闪光表现,更多的时间是在和伤病做斗争。
冈波斯
佐治·路尔斯·冈波斯·维拉路尔斯(西班牙语:Jorge Luis Campos Velázquez),1970年8月11日生于巴拉圭,身高175厘米,体重66公斤,左前卫,是巴拉圭职业足球运动员。冈波斯冈波斯在奥林匹亚队开始职业生涯,在该队期间,他共夺得3届巴拉圭甲级联赛冠军(1993、1995、1997)。1995年披上了巴拉圭国家队战袍。在奥林匹亚队效力8个赛季之后,冈波斯短期转会墨西哥阿特兰特队,1998年,冈波斯在中国北京国安队效力了两个赛季,此后,这名前锋转会到巴拉圭波特诺山丘队,并于2001年夺得联赛冠军。
1997年他和同胞卡西亚诺、西班牙业余球员安德雷斯组成了著名的“三个火**”,一度横扫中国足坛,他也凭借着那一年的优秀表现当上了中国足球先生,并入选了巴拉圭参加98法国世界杯的国家队,成为当时甲A联赛中参加世界杯的第一人。
冈波斯一共为巴拉圭国家队效力33场,打进5个球,其中不乏经典之作:法国世界杯赛前的热身赛上,冈波斯曾经在同荷兰队的热身赛开场不久打入了一个30米的远射,技惊四座;在2002韩日世界杯预选冈波斯的新闻照片(3张)赛上,又是他在前场连续突破了两名巴西后卫打入一个精彩的进球,帮助巴拉圭队2比1战胜了实力强大的巴西队。02世界杯对斯洛文尼亚在落后情况下他又攻入1球和曾效力上海中远的奎瓦斯两人协力把巴拉圭送进16强。
编辑本段
世界杯成绩
1930年-第一圈 1934年-未有参加 1938年-未有参加 1950年-第一圈 1954年-外围赛 1958年-第一圈 1962年至1982年-外围赛 1986年-第二圈 1990年-外围赛 1994年-外围赛 1998年-第二圈 2002年-第二圈 2006年-第一圈
2010年杀入8强
编辑本段
美洲国家杯成绩
1916年至1920年-未有参加 1921年-第四名 1922年-亚军 1923年-季军 1924年-季军 1925年-季军 1926年-第四名 1927年-退出 1929年-亚军 1935年-退出 1937年-第四名 1939年-季军 1941年-退出 1942年-第四名 1945年-退出 1946年-季军 1947年-亚军 1949年-亚军 1953年-冠军 1955年-第五名 1956年-第五名 1957年-退出 1959年-季军 1959年-第五名 1963年-亚军 1967年-第四名 1975年-第一圈 1979年-冠军 1983年-四强 1987年-第一圈 1989年-第四名 1991年-第一圈 1993年-八强 1995年-八强 1997年-八强 1999年-八强 2001年-第一圈 2004年-八强 2007年-八强
2010年世界杯,6月15日,巴拉圭首战意大利,1:1战平 2011年-亚军
巴西这个国家的简介,具体些!
巴西即巴西联邦共和国,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享有“足球王国”的美誉。国土总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总人口2.01亿。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十国接壤。巴西共分为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巴西利亚联邦区),州下设市。历史上巴西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宣布独立。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国名源于巴西红木。
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整的工业基础,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是金砖国家之一,也是南美洲国家联盟成员。是里约集团创始国之一,南方共同市场、20国集团成员国,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是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为一个民族大融炉,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地区的**。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运动,是2014年世界杯举办国。
详细介绍:
1、地理位置:
巴西地跨西经35到西经74度,北纬5度到南纬35度。东临南大西洋,北面和南面与其他南美国家接壤(除智利和厄瓜多尔外,与其他全部南美洲国家接壤)。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界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7400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2、面积: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第一大的国家。巴西全国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
3、地形: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逊河流域和西部。全境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
4、水系:
巴西境内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亚马逊河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经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圣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长2900公里,流经干旱的东北部,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河流数量多,长度长,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5、气候:
巴西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28度,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度。
6、自然资源:
已探明铁矿砂储量333亿吨,占世界总储量9.8%,居世界第五位;产量3.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巴西29种矿物储量丰富,镍储量600万吨,占世界镍储量的4.0%,主要分布在戈亚斯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锰、铝矾土、铅、锡等多种金属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0%以上。铌矿储量已探明455.9万吨,按当前消费量够全球使用800年。此外还有较丰富的铬矿、黄金矿和石棉矿。煤矿探明储量101亿吨,但品位很低。2007年以来,巴西在东南沿海相继发现大油气田,预计石油储量将超过500亿桶,有望进入世界十大石油国之列。森林覆盖率达57%。木材储量658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拥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拥有量29000立方米,水利蕴藏量达1.43亿千瓦/年。
7、行政区划:
巴西共分为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巴西利亚联邦区),州下设市,共有5564个市(2011年3月)。
8、首都介绍:巴西利亚(Brasília)
地处巴西高原中部,气候分为干湿两季,湿季从9月至第二年4月,干季从每年5月至8月。干湿两季分别明显,昼夜温差也较大,年平均气温19度。人口245.5万(2010年)。巴西利亚是上世纪50年代末在巴西内地戈亚斯州境内海拔1200多米的高原上兴建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之一。1960年4月21日,首都正式由旧都里约热内卢迁移至此。巴西利亚是南美洲建都时间最短的城市。1987年12月1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该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9、国旗:
巴西国旗呈绿色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0∶7,中央为黄色菱形,菱形中央是深蓝色圆形天球仪。圆形白色绶带上,书以葡萄牙文“秩序与进步”。圆形上有白色五角星,象征国家的26个行政区,而且那些星星的位置是1889年11月15日8点50分,新政府当天,里约热内卢星星排列的位置(巴西的首都原是里约热内卢,后来迁到巴西利亚)。绿色和黄色是巴西的国色,绿色象征森林,黄色象征矿藏和资源
10、国徽:
巴西国徽图案中间突出一颗大五角星,象征国家的独立和团结。大五角星内的蓝色圆面上有五个小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圆环中有27个小五角星,代表巴西各州和联邦区。大五角星周围环绕着用咖啡叶和烟草叶编织的花环,背后竖立一把剑,剑柄在五角星下端。绶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巴西联邦共和国”,“1889年11月15日”(共和国成立日)。
11、国歌(HinoNacionalBrasileilo)
巴**立后的第一首国歌,是由佩德罗一世亲自创作的。在1822年9月7日宣告巴**立的当天,创作了《啊祖国,啊皇帝,啊人民》的歌曲,并亲自在当晚圣保罗的爱国**上演唱,由合唱队伴唱,这首歌成为巴西的第一首国歌。佩德罗一世退位后,里约热内卢国立音乐学院的创办者,著名音乐家弗朗西斯科·达席尔瓦谱写出一首后来成为巴西国歌的歌曲。1909年著名诗人奥里索·杜克·埃斯特拉达重新填词,经专家委员会审查,1922年被定为巴西国歌。国歌《听伊皮兰加的呼声》回顾了1822年9月7日佩德罗一世在圣保罗郊外伊皮兰加河畔发出“不独立,毋宁死!”呼声的情景,歌颂祖国获得了独立,充满着巴西人民对祖国的爱国的情感。
12、国花:毛蟹爪兰
毛蟹爪兰,是原产巴西、墨西哥热带雨林中的一种附生植物,是巴西国花。体色鲜绿,茎多分枝,常成簇而悬垂,一根枝条由若干节组成,每节呈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数节连贯,似蟹爪,因而得名。其根紧紧攀附在巨树高枝或悬崖峭壁上,不为风雨所动摇。它自1818年被人们发现以来,至今已在世界各国广泛栽培,经园艺家的选育,已培养出200多个优良品种。花期从头年10月到次年3月,花色有白、红、紫等,一株开花数朵,且无枝无叶,十分奇妙。毛蟹爪兰以其株形优美、花色艳丽。巴西曾经将此花馈赠中国,丰富了中国兰花珍品。
14、人口:
巴西总人口总人口为2.01亿(具体数字201032714人)。白种人占53.74%,黑白混血种人占38.45%,黑种人占6.21%,黄种人和印第安人等占1.6%。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较为稀少(简称地狭人稠)。东南地区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区,根据IBGE2004年数据显示该地区人口约有7800多万,相当于巴西人口总数的42%。该地区拥有巴西三个人口最多的州(圣保罗,7000万人口,、米纳斯吉拉斯,1900万,里约热内卢,1500万)和两个最大的城市(里约和圣保罗)。在圣保罗和里约的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圣保罗、里约为支柱的商业地带,该地区聚集了约23%的巴西人口,成为该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关于巴拉圭简介和巴拉圭简介100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