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基·劳达人物简介
尼基·劳达,全名Andreas Nikolaus"Niki" Lauda,于1949年2月22日出生于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这位杰出的人物拥有多重身份,他不仅是一位富有经验的飞行员,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而且在赛车界更是声名显赫。他的职业生涯中最引人瞩目的亮点无疑是作为前F1车手的辉煌成就,他曾三次加冕世界冠军,这在F1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赛车领域,劳达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精准的驾驶技术著称。他的比赛风格独特,无论是在疾驰的赛道上还是在面对挑战时,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和决策力。他的三次世界冠军头衔,分别在1975年、1977年和1984年,见证了他在F1赛场上卓越的表现和无可匹敌的实力。
除了在赛车界的辉煌,劳达的商业头脑同样令人敬佩。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远见,涉足多个商业领域,展现了他作为企业家的才华。他的成功故事激励着许多人,无论是追求赛车梦想,还是在商业世界中寻求突破,都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总的来说,尼基·劳达是一个集飞行、商业和赛车才能于一身的奥地利传奇人物,他的生涯充满了荣誉和成就,他的名字在世界赛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扩展资料
尼基·劳达,奥地利国籍,飞行员、企业家、前F1车手。
尼基·劳达的传奇故事
“所有的赛车手都会欺骗自己说,送命这种事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什么样的人才愿意干这行?每年都会有两个赛车手(因事故)死掉。”
又一个励志传奇的故事将被搬上大银幕。尼基·劳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著名的F1赛车手之一,他之所以被人们记住不是因为其曾3次赢得总冠军,而是因为他在遭遇严重车祸险些送命,职业生涯几乎已判**的情况下不可思议地上演王者归来——这是F1历史上激动人心的故事之一,现在则被改编成了电影。曾执导过《美丽心灵》、《阿波罗13号》等赢得过奥斯卡青睐佳作的著名导演,朗·霍华德根据这段传奇故事拍摄了《极速风流》,影片在2013年9月公映。
真实故事发生在1976年,当时作为卫冕冠军,效力于法拉利车队的劳达一帆顺风,前6场大奖赛四次赢得第一、两次赢得第二,看起来卫冕只是个时间问题。但在德国大奖赛中,意外发生了,劳达驾驶的赛车在第二圈时出现故障,先是撞上了防护墙,随后弹回赛道,并恰好是撞上来高速驶来的其他赛车,在被救出之前,劳达已经被严重烧伤,在医院接受急救时情况一度恶化,甚至有牧师为他举行了临终祈祷。
但不可思议的是,仅仅六周时间,两场大奖赛后,劳达便神奇地回到了赛场上,与自己的宿敌、迈凯伦车队的亨特竞争总冠军。在电影中,朗·霍华德强调了亨特对劳达的激励作用,便如台词所说:“是的,你有责任,但相信我,看着你赢下那些比赛,是我重新回到赛场的动力。”而那个赛季的结局也是戏剧性的,最后一轮日本大奖赛开始前,劳达领先亨特3分,但由于比赛当天突降暴雨,场地湿滑非常危险,包括劳达在内的数位赛车手在要求赛会方推迟比赛的申请被驳回后选择退出,最终亨特拿到第3名,以1分优势力压劳达拿下总冠军。
扮演劳达的是德国演员布鲁赫,他曾凭借在《再见列宁》中的出色表演赢得2003年欧洲电影学院最佳男演员奖,来到好莱坞后曾在《谍影重重3》与《****》中出镜,不过都是扮演配角,本片也是他首次在大制作中担纲主角。而扮演亨特的则是因为在《雷神》、《复仇者联盟》中扮演雷神而走红的海姆斯沃斯。值得一提的是,郎·霍华德向来擅长拍摄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传记型电影——《美丽心灵》拿下2002年奥斯卡最佳导演与最佳影片奖,2008年的《尼克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与最佳男主角提名。
尼基·劳达 资料
尼克-劳达(奥地利)世界冠军- 1975, 1977, 1984
参加大奖赛次数: 170赢得大奖赛次数: 25获得杆位数: 24
在通往F1的道路上他付出了昂贵的经济甚至生命代价。在一起惨烈的事故中他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但靠着坚强的意志他硬是挺了过来,很快又令人吃惊的重返赛车,成为了运动史上最英勇的复出。赢得了两座冠军头衔后,他因厌倦而退出,而后又重返赛场,竟再次捧杯。在他非凡的运动生涯中,有人尊称他为英雄,也有人称他为恶棍。这位藐视旧习俗的冠军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1949年2月22日,尼古拉斯-安德里亚-劳达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从事银行业的显赫家族。尼克的父亲通过造纸业发家,可是作为一名赛车手的尼克并没有为尊贵的劳达姓氏增光添彩。为了在赛车领域继续发展他放弃了大学教育,靠银行的贷款攻读赛车学校。1968年他参加了微型车比赛,而后跌跌撞撞的从FV赛车到F3,1972年他加入了F2随后又全身心的投入到F1。这样的历程并不意味着他可以证实自己作为一个车手的价值,更别提那尚未解决的银行贷款。他别无选择只有不停的比赛。
1973年通过游说BRM车队,他与之签订了一份复杂的租借合同。那个赛季里他的成绩不断提高,渐入佳境,车队想与他签订一份新合同,合同还包括车队帮他偿还银行贷款,只要尼克再为BRM服务两年。但是借助新老板法拉利的经济支持,1974年他选择了离开BRM投奔法拉利。
自从1964年约翰-索尔泰斯以后法拉利还没有获得过冠军。尼克这位瘦小的、长着大龅牙的奥地利人给法拉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有自信心以及一丝不苟的职业道德,特别是他的诚信。1974年尼克试驾了法拉利的312赛车后告诉老板这车是“一块垃圾,”并承诺他可以使之焕发光彩。聚光灯下的尼克被媒体称作法拉利潜在的救星。因为沉着冷静、临机的应变能力,他还获得了一个外号“计算机”。但是即便是计算机也有出错的时候,在1974年尼克就犯了一些严重的错误。但他却认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提高赛车水平的捷径。在西班牙和荷兰两度获胜也证实了他的想法。
1975年驾驶着法拉利312T型赛车的尼克在摩纳哥、比利时、瑞典、法国和美国等分站赛中用胜利掀起了一阵旋风,并最终成为了世界冠军。整个意大利为法拉利十年中的首度获胜欢欣鼓舞,但这位新英雄并不为之动容。他声称自己在奥地利的家中堆满了“无用”的战利品,他竟然把这些物品当成汽车清洗费送给了当地的汽车厂。
到1976年的仲夏他已经五夺分站赛冠军,成功卫冕似乎就在眼前。但是随后德国大奖赛的纽布格灵赛道却成了他的伤心之地。在第二圈劳达的法拉利赛车莫名其妙的爆裂并燃起熊熊大火。四位勇敢的驾驶员和一位赛道工作人员冲上赛道将快要烤焦的劳达拖了出来。经过医院检查,他的头颅一级烧伤、手腕三级烧伤,肺部被毒气严重薰伤,并伴有多处骨折。医生也放弃了抢救,牧师已经在给他进行最后的祈祷。
但是仅过了六个星期,头上的绷带还有丝丝血液渗出的尼克竟重返赛场,并在意大利大奖赛中一举获得了第四名。万分惊讶的医生声称他完全是靠强大的意志力挺过来的。杰姬认为这是运动史上最英勇的复出,尼克却说丢掉一个耳朵打电话更方便了。考虑到他的面部缺陷有碍观瞻,尼克载上了一顶棒球帽。
1976年最后的冠军争夺在尼克和迈凯伦的詹姆斯·亨特之间进行。当时日本的富士赛道下着倾盆大雨。尼克认为这太危险了,他选择了退出,把冠军头衔给了他的朋友亨特。亨特认为尼克的退出也是一种勇敢。意大利国内有人骂他是懦夫。甚至法拉利老板恩佐·法拉利也心存疑虑,准备把他换下来。这样的举动激怒了尼克,1977赛季他就是怀着报复的心态参赛的。在还剩两站比赛已稳操胜券的时候,尼克告诉法拉利他决定退出。恩佐大骂他是叛徒,因为尼克将要加入伯尼车队。
1978赛季在伯尼车队的尼克两获分站赛冠军,并最终取得第四名。但第二年伴随着一辆毫无竞争力的赛车,在倒数第二站加拿大分站之前,他仅仅取得了四分。加拿大的初次练习赛后,他走出赛车,表示他“已对在赛道上驾车感到了厌倦”,希望成立自己的航空公司。
作为劳达航空公司的拥有者,劳达自己也是一名飞行员。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需要更多的资金时,尼克重操旧业。1982年他和迈凯伦签订了一份F1历史上最昂贵的五百万美元的合同。协商过程中尼克告诉迈凯伦的投资者,作为车手他只需要一美元的报酬,而剩余部分都是为了他的人格。1984年他第三次登上了F1之巅。1985赛季获得了最后一个分站赛的冠军后,作为车手尼克永远的离开了这项运动。
他后来成为法拉利车队的一名顾问,当上了美洲虎车队的经理,而后还成为了一名电视评论员——只有他才能胜任这项职位,对这项风云起伏的运动、这项他幸运的生存下来并英勇征服的运动,提出自己深邃的见解。
尼基劳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尼基劳达 法拉利、尼基劳达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