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国际乒联因为张继科改规则和乒乓球规则修改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国际乒联因为张继科改规则以及乒乓球规则修改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因为中国而改变的乒乓球规则有哪些
1、限制参赛人数:1999年,国际乒联将世乒赛参赛人数上限减少为男单、女单、混双7人(对),这样中国人在这三个项目上就不可能包揽八强,男双和女双则为三对,这样中国不可能包揽四强,降低了中国队拿奖牌的可能。
2、小球改大球:2000年,国际乒联开始将38mm的小球改为40mm的大球,这样能使球速降低,限制中国队的快攻打法。
3、改变发球规则:2001年,国际乒联将规则修改为每两球换发一次,限制中国队多变的发球。同年,将发球改为无遮挡发球,限制中国前三板的威力。
4、改变计分规则:2002年,国际乒联将5局3胜制,每局21分的赛制,改为7局4胜制每局11分赛制,增大比赛的偶然性。
5、改变抽签制度:2004年后,国际乒联和奥委会开始在赛制上限制中国队独霸的局面,以增加比赛的观赏性。雅典奥运会对抽签制度进行了改革,男双和女双比赛中同一代表队的两对选手必须抽进同一个半区,这样中国队就无法包揽金牌和银牌。
6、一再限制参赛名额:2008年,国际乒联又对“海外兵团”进行限制,限制了运动员通过改变注册队伍,更换国籍来获得国际比赛资格,避免乒球成为华人选手一家的天下。到了2009年,又再一次减少各队奥运会单打比赛名额上限,将3人减少为两人,这也就造成了本届奥运会,中国女单只有丁宁和李晓霞出赛的局面。
7、限制球拍版面颜色:1984年1月,国际乒联关于“球拍两面覆盖物颜色必需不同”的规定正式生效。
8、增高球网:2016年3月世乒赛期间,国际乒联又通过一项新规,那就是瑞士乒乓球协会提出的将球网增高的建议。国际乒联主席维克特承认,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就此展开测试。
参考资料来源:
东方体育-中国有哪些运动员因为过于强大,而改变运动规则的?
国际乒联历次规则修改
1、小球改大球开始实施时间:2000年10月1日规则修改内容:将原为39毫米大的乒乓球改成40毫米。新规带来影响:球体变大后比过去软,速度减慢,增强了比赛回合和观赏性,有利于力量型选手。新规则实施后首个大赛冠军:马琳。2000年奥运会后,在扬州举行的男乒世界杯,首次采用大球,无缘奥运、在家苦练的马琳获得大球时代的首个冠军。悉尼奥运会男单冠亚军孔令辉和瓦尔德内尔小组赛双双折戟。2、21分改11分开始实施时间:2001年9月1日规则修改内容:由原来每局21分,缩减到每局11分。新规带来影响:局分减少后,比赛时间缩短,有利转播,比赛偶然性增加,有利于实力较弱的选手爆冷。新规则实施后首个大赛冠军:张怡宁。2002年8月,第六届女乒世界杯在新加坡举行。在王楠缺席的情况下,已对新赛制适应一年的张怡宁在决赛战胜队友李楠卫冕世界杯冠军。3、实施无遮挡发球开始实施时间:2002年9月1日规则修改内容:运动员在发球时,将不得用身体及手臂挡住出手瞬间的动作状态。新规带来影响:减少直接吃发球比率,增加比赛回合数,对发球和前三板较弱的选手有利。新规则实施后首个大赛冠军:波尔。2002年10月,男乒世界杯在济南举行,波尔在决赛中战胜孔令辉登顶。4、禁用有机胶水开始实施时间:2008年9月1日规则修改内容:全面禁止用含有机挥发物的溶剂胶水粘球拍,代之以无挥发物的水质胶水。新规带来影响:禁胶有利于球员身体健康,但会减少球拍胶皮的弹力,使球速进一步减慢,使胜利天平继续向力量更大选手倾斜。新规则实施后首个大赛冠军:李晓霞。本届世界杯,北京奥运会女单冠亚军张怡宁、王楠双双缺席,另外两名四强选手郭跃与李佳薇也表现不佳。而无缘奥运会、得到充分适应时间的李晓霞重复了马琳2000年的故事,成为无机时代的第一个王者。双打改团体反海外兵团颁布禁胶令限参赛人数规则要点等等改革。在这就不一罍述了。现在附一份乒乓球规则发球(1)发球开始时,球自然地置于不持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保持静止。(2)发球时,发球员须用手将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球下降到被击出前不能碰到任何物体。(3)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4)从发球开始,到球被击出,球要始终在台面以上和发球员的端线以外,而且不能被发球员或其双打同伴的身体或衣服的任何部分挡住。(5)在运动员发球时,球与球拍接触的一瞬间,球与网柱连线所形成的虚拟三角形之内和一定高度的上方不能有任何遮挡物,并且其中一名裁判员要能看清运动员的击球点。击球对方发球或还击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失分(1)未能合法发球;(2)未能合法还击;(3)击球后,该球没有触及对方台区而越过对方端线;(4)阻挡;(5)连击;(6)用不符合规则条款的拍面击球;(7)运动员或运动员穿戴的任何物件使球台移动;(8)运动员或运动员穿戴的任何物件触及球网装置;(9)不执拍手触及比赛台面;(10)双打运动员击球次序错误;(11)执行轮换发球法时,发球一方被接发球一方或其双打同伴,包括接发球一击,完成了13次合法还击。一局比赛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平后,先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 1.1.5一场比赛单打的淘汰赛采用七局四胜制,团体赛中的一场单打或双打采用五局三胜制。次序和方位(1)在获得2分后,接发球方变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到该局比赛结束,或直至双方比分为10平,或采用轮换发球法时,发球和接发球次序不变,但每人只轮发1分球。(2)在双打中,每次换发球时,前面的接发球员应成为发球员,前面的发球员的同伴应成为接发球员。(3)在一局比赛中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比赛的下一局中应首先接发球,在双打比赛的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5分后,接发球一方必须交换接发球次序。(4)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比赛的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在决胜局中,一方先得5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间歇(1)在局与局之间,有不超过1分钟的休息。(2)在一场比赛中,双方各有一次不超过1分钟的暂停。(3)每局比赛中,每得6分球后,或决胜局交换方位时,有短暂的时间擦汗。竞赛方法已经举办过的5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竞赛方法大同小异,但均不完全相同,主要是采用分组预选和单淘汰加附加赛或排名淘汰赛加附加赛的方式。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竞赛方法是:团体赛——第一阶段,将男女各16支队伍分为4个小组进行单循环赛。第二阶段,获小组第一名的队通过半决赛和决赛,产生团体赛的金牌和银牌。获小组第二名的队只能争夺铜牌。通过小组第二名之间的对抗,获胜的两个队和半决赛失利的两个队进行铜牌的半决赛和决赛,产生团体赛的铜牌。团体赛的形式是:(1)五场三胜制。一、二、四、五场为单打,第三场为双打。(2)一个队由三名运动员组成,每名运动员出场2次。(3)比赛顺序是:主队客队第一场 A—— X第二场 B—— Y第三场 C+A或B—— Z+X或Y第四场 A或B—— Z第五场 C—— X或Y(4)在打完前两场比赛后再确定双打运动员的出场名单。(5)A或B及X或Y如果参加了双打比赛,就不能参加后面的单打比赛;不参加双打比赛的运动员才可以参加后面的单打比赛。单打比赛——采用与第28届奥运会相同形式的排名淘汰赛加铜牌附加赛。如果团体赛的名额用不完再分配给单打,使男女单**数超过64人,将增加一轮预选赛。(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乒乓球比赛规则有哪些修改了哪些
乒乓球比赛规则的修改:
1.发球、接发球和场地选择的权力:
-决定发球、接发球和场地选择的权力以往是通过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的,但现在改为通过选择硬币的正反面来决定。
-赢得选择权的一方可以选择是先发球、先接发球,还是选择场地。
2.选择后的调整:
-在一方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场地后,另一方将获得另一个选择的权利。
3.发球次序的变更:
-在每两次发球后,接发球方将成为发球方,这样的轮换将持续到该局比赛结束,或者双方的比分都达到10分时实行交换场地。
-即使在比分达到10平后交换场地,发球和接发球的次序仍然保持不变,每位选手将继续轮流发球。
4.发球方位的变更:
-在一局比赛中,当比分达到5平或10平时,运动员应交换场地。这一规定确保了比赛公平,避免因场地优势而对比赛结果产生影响。
专题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