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汽车的结局

恒大汽车因为欠薪、停产、出售工厂等问题而登上了热搜。虽然恒大已经辟谣了“恒大汽车总部将解散”的消息,但是广州工厂确实已经出售,员工被要求在12月底前搬往天津。有消息称,恒大汽车可能会被另一家汽车公司并购,牵头方可能是地方政府。许家印的造车之路一直备受质疑。2018年投资法拉第未来失败后,恒大在2019年通过一系列并购、联合及战略合作迅速组建了自己的造车团队,但是一系列奇怪的操作让人们难以理解。恒大汽车的困境是其必然的结局。

恒大集团陷入资金流断裂的危险境地,无法再给恒大汽车输血。在汽车制造领域,投入百亿资金也只能翻几个浪花,缺乏持续的资金输入,恒大汽车难以持续发展。此外,恒大汽车高管频繁变动,这对公司的运营和发展非常不利。恒大汽车的车型亮点不多,无法吸引青年消费者,营销策略也一般,这使得其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举步维艰。

恒大汽车现状(天津恒大汽车现状)

恒大汽车的销售情况也不理想,恒驰5的市场反应不尽如人意,订单数量少且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对恒大汽车的信任已经降至冰点。此外,恒大汽车还被曝出拖欠员工薪资和销售提成的问题,销售人员的困境也进一步影响了公司的销售业绩。

恒大的财务状况也令人担忧,恒大财富发布公告称将调整兑付方案,每人每月的兑付额将从8000元降至2000元。这使得消费者对恒大汽车的信任受到质疑。同时,恒大汽车销售展厅也出现了停工留职通知书,销售人员的工资被拖欠数月,这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困境。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恒大汽车的产品并没有明显的优势。销售人员是完成销量转化的重要力量,但恒大汽车却拖欠他们的薪资,这暴露了公司的资金问题。未来,恒大汽车的发展前景堪忧。

两年狂亏840亿,恒大汽车干了啥

近日,恒大汽车公布2022年度和2021年度全年业绩公告。在错综复杂、密密麻麻的数字之间,两年的净亏损额格外吸睛。

2021年,恒大汽车净亏损563.44亿元;2022年,净亏损276.64亿元。

恒大汽车现状(天津恒大汽车现状)

在造车“烧钱”成为共识时,两年亏损840亿元依旧冲击力巨大。蔚来李斌曾表示:“造车至少要有200亿的资金储备。”目前看来还是保守了。

2022年10月底,恒驰5开始交付,当年销量仅为324辆,直至今年5月底才突破千辆。

同样是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的“烧钱”能力在恒大汽车面前也是小巫见大巫。

蔚来首款量产车ES8于2017年12月上市,在半年时间内销量破万。而蔚来2016年净亏损25亿元,2017年净亏损50亿元。

小鹏首款量产车G3于2018年11月上市,当年该车销量为482辆,小鹏当年净亏损14亿元。

而理想ONE在2019年12月开始交付,首月交付量便破千。2018年理想净亏损15亿元,2019年净亏损24.38亿元。

销量惨淡,为何恒大汽车还如此费钱?内部从上至下都是造车门外汉或许能解释通。

理想创始人李想曾创立某家;小鹏创始人何小鹏曾任职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

以上三位要么有汽车行业经验,要么曾经深耕互联网行业,而许家印从头到尾都是门外汉。虽然恒大集团涉猎房地产、物业、金融等行业,但是此前几乎未与汽车行业有所交集。

不仅如此,恒大汽车的高层也有不少门外汉,现任恒大汽车总裁的刘永灼此前任职恒大足球俱乐部董事长。

管理层缺乏互联网思维和汽车行业经验也让恒大汽车难以剥离传统房地产思维。

高层的不专业也让恒大汽车成为当今造车新势力中的异类,包括车展的展台设计、发布会的布置以及各类“传销式”的口号。

在销售渠道方面,恒大汽车并不像其他新势力一样在商场大规模铺展厅,反而是将小区、售楼处作为打开市场的“根据地”。

以至于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仅有寥寥几个城市展厅。而恒大汽车在2020年表示要建1600家汽车销售中心,不过时至今日还只是个“饼”

除此之外,恒大物业的员工也被爆背上了恒驰5销量的KPI,其他员工也有任务在身,许家印就曾鼓励恒大员工积极参与恒驰5销售。

从结果来看,“人海战术”并未奏效。

值得注意的是,恒大汽车早前在恒驰5还未上市时就表示手握5万余辆订单,不过你们觉得其中有多少水分呢?

除了管理层是门外汉外,或许更重要的是恒大汽车缺乏对造车的敬畏之心。

据华尔街日报的数据,2018年至今我国共倒闭400余家新能源车企,其中绝大部分死于缺钱。

凭借着在房地产行业的口碑,恒大汽车在融资上也并未遇到太大坎坷,早在恒驰5上市前,恒大汽车就已经融资近332亿港币。

换句话说,财大气粗的恒大汽车几乎没有成本控制的概念。

许家印的造车模式基本可概括为“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在造车前期,恒大汽车每次出手都是大手笔。

恒大汽车此前先后斥巨资收购德国汽车动力工程公司hofer、上海卡耐新能源等企业。除此之外,恒大汽车在2019年10月还一口气签约了零部件采埃孚、博世、大陆等60家供应商和15名世界顶级设计师,将财大气粗贯彻到底。

理想汽车多年来坚持“抠厂”本色,小鹏汽车则多次表示将采用一体式冲压技术等降低成本。而恒大汽车的渠道建设基本没有成果,充电网络也没有什么消息。和其他新势力们相比,恒大汽车投入巨大,产出极少。

一边是将钱用在刀刃上,一边是花钱如流水,恒大汽车与其他新势力们的割裂用钱方式似乎也在冥冥之中体现在市场表现上。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家电企业、房地产企业入局新能源汽车,只要有钱,造车似乎已经没有门槛可言。

不过真的是这样吗?恒大汽车的发展或许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智选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疫情下,为何恒大汽车营收还会增加28%呢

恒大汽车是恒大集团旗下的产业,恒大集团是以民生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两翼,新能源汽车为龙头的世界500强企业集团。恒大新能源汽车秉持“核心技术必须世界领先、产品品质必须世界一流”的战略定位,整合全球顶尖资源,已构建覆盖先进整车制造、动力总成、动力电池、汽车销售及智慧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日前,恒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已正式更名为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就在近期,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0上半年中期业绩。

其中,营业收入营业额主要为健康管理分部收入。恒大汽车期内纯利润有12.62亿元,同比增长106.59%;而利率从2019同期的23.07%上升到报告期的27.99%。恒大汽车于公告中称,主要原因是养生空间业务量增加,收入总额增加,利润总额随之增加。报告期内的养生空间收入对应的利率因项目所处位置不同,比去年同期的利率上升。8月初,恒大6车齐发的极限操作震惊宇内。产品从A级到D级全覆盖,并包含了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等全系乘用车车型,向全世界证明了恒大的造车速度和实力。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几乎是家家都有汽车。而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未来,亦是全球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引擎"驱动下,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达120万以上,持续平稳发展。行内人士预计,至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将超500万辆。恒大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抓住了最好的时机,或将带动行业的整体发展。

关于恒大汽车现状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题推荐:

欧锦赛2024动态

2024年欧洲杯资讯

巴西甲级联赛积分榜

巴西甲级联赛资讯

巴西足球甲级联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