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乒赛名额分配规则
2021世乒赛名额分配规则
2021世乒赛名额分配规则,中国乒乓球队在东京奥运会上斩获佳绩,他们回国之后就开始准备11月份举办的世乒赛。对于国乒队伍而言,面临的烦恼不是如何夺冠,而是到底应该派谁去参赛。
2021世乒赛名额分配规则12021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将于11月23日至29日在美国休斯敦进行,距离开赛仅三个月时间。近期多个乒乓球协会有关于世乒赛单打名额的选拔消息,其中韩国队的单打名单已选拔完毕。中国乒乓球队的单打名单争议不断,除樊振东和陈梦是通过直通赛确定的两位选手,其余选手都只是猜测之中。
关于世乒赛的参赛名额,近期出现一些理解误区,主要是3+1+1规则。这项规则是限制单打项目的参赛名额,每个协会限制报3个名额,各协会有选手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将获得1个奖励名额;各协会有选手在世界排名前20名,将再获得1个奖励名额。通俗点讲,就是各协会只要有选手的世界排名在前100名,这个协会可以报4个名额;各协会只要有选手的世界排名在前20名,这个协会就可以报5个名额。
之前有不少乒迷理解有误,认为各协会有4位选手的世界排名在前100名,才可以报4个名额;认为各协会有5位选手在世界排名前20名,才可以报5个名额。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比如巴西队,男单世界排名前20的只有卡尔德拉诺1人,而巴西队男单可以报5个名额。再比如韩国队,女单世界排名前20的只有田志希1人,而韩国队女单同样可以报5个名额。
根据目前的世界排名情况,男单满足5个报名名额的有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还有日本、德国、巴西、瑞典、韩国、英格兰和法国;女单满足5个报名名额的有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还有日本、新加坡、韩国、波多黎各、奥地利和德国。
这个3+1+1规则适用的是报名名额,并不是实际的参赛名额,有多个协会可以报名5个,可是只有少数协会能够实现满额参赛。这次世乒赛对于单打项目有明确的限制,男、女单打各128个席位。由于受疫情影响,本次世乒赛简化各大区的预选赛,直接通过世界排名进行淘汰选拔。其中东道主拥有特权,必须确保3个正赛席位,其余各协会的参赛席位就要根据世界排名结合相关规则来定。
世乒赛是世界性赛事,要兼顾各个大区都有选手参赛,国际乒联根据世界排名制定出分配制度。根据报名情况和世界排名情况确定前32名选手,并确保东道主的3个席位,合计35个席位。剩余的93个席位由各大区进行分配,亚洲区男单分配到23个正赛席位,女单分配到29个正赛席位。
正是因为通过世界排名来进行预赛淘汰选拔,各个协会在报名时都要考虑不被刷掉,尽量报世界排名更高的选手。比如这次韩国队进行世乒赛选拔,为避免意外发生,男单排名更高的张宇镇、郑荣植直通,女单排名更高的田志希、徐孝元直通,这4位选手的世界排名较高,都确保不会被刷掉。
男单世界排名:
女单世界排名:
鉴于这次世界排名很重要,中国乒乓球队极可能不再举办选拔赛,避免世界排名低的选手爆冷。中国队或直接在世界排名靠前的几位选手之中选择,以确保满额参赛。特别是男单,中国队目前只有8人的世界排名在前100名,其中徐晨皓是正好排在第100名,中国队男单剩余的选择应该就在其余6位选手。
奥运会之前的WTT直通赛周启豪曾一黑到底,爆冷夺得单打冠军;而周启豪目前的世界排名是第122位,参考亚洲区26个男单名额的情况,这个排名稍不注意就被刷掉,可见周启豪基本没机会。还有乒迷提到的小将袁励芩、林诗栋等,这些年轻选手的世界排名太低,报名就会被直接刷掉,根本去不了休斯敦。
2021世乒赛名额分配规则2中国乒乓球队在东京奥运会上斩获佳绩,包揽了除混双之外的所有金牌。在奥运会上夺金对于国乒队伍来说似乎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他们回国之后就开始准备11月份举办的`世乒赛。世乒赛也是世界级的比赛,会有很多高手参加。然而对于国乒队伍而言,面临的烦恼不是如何夺冠,而是到底应该派谁去参赛。世乒赛女乒该派谁去?八大球员等待最后名单,刘诗雯陈梦有望出战。
此次世乒赛有规定,每个国家有三个名额出战,但同时如果国家有排名在前100名内的运动员,可以再增加一人参赛,如果有排名在前20名的运动员,则再额外增加一个名额,中国单单是排名世界前20内的就有八人,因此可以派出5名运动员参赛。赛事的比赛项目有男单、女单、男双、女双和混双,与奥运会相比,缺少了团体赛,增加了男双和女双。
男乒这边的人员选择还好说,但是女乒这边就有点不好抉择了,世界排名前两名的是陈梦和孙颖莎,第三名是伊藤美诚,第四名就是王曼昱,照理说排名前三名的运动员是必须要去参赛的,这也是一种潜规则。
然而剩下的两人就很难选择了,老将当中有丁宁、刘诗雯,后面还有王艺迪、陈幸同这些实力球员紧随其后,到底是给新人机会,还是让排名更靠前的老将参赛,真的是很难做出决断。
当然,最终的参赛名单还需要考虑到每个运动员的个人情况,是否存在伤病,身体状态是不是良好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派谁去,都是大概率能够拿到冠军的。
请给我详细地介绍下世乒赛
到2023总共办了50届。
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组织者向欧洲的德国、匈牙利、英格兰、瑞典、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丹麦以及亚洲的印度发出了邀请,共有9个国家的64名男运动员参加了比赛。由于印度提出要更改“欧洲锦标赛”的名称,国际乒联当即决定,将这次比赛改称为“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当时的比赛没有秩序册,所有参赛选手必须呆在现场,由裁判员随叫随到进行比赛。运动员随意着装,有穿长裙的、长裤的,有打领带穿皮鞋的,门票免费。当时英国的《泰晤士报》对决赛做了报道并给予好评。
第一届世乒赛谱写了乒乓球早期运动的历史新篇章,为今后的世界锦标赛奠定了基础。从1926年至1939年,每年都举行一次世乒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停办。从1947年至1957年,仍然是每年一届。从1959年至1997年,每两年举办一届比赛。1999年,第45届世乒赛因战争首次“一分为二”举办,单项比赛和团体赛分别于1999年在荷兰、2000年在马来西亚举行。第46届世乒赛再次“合二为一”,于2001年4月在日本大阪举行。
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世界乒乓球运动及其世界锦标赛经历了几个重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26-1951年):欧洲乒乓球运动的鼎盛时期
1926至1951年共举行了18届世乒赛,17次在欧洲举办,仅1939年是在埃及举行。参赛队主要来自欧洲,匈牙利队成绩最突出,获得57.5项冠军,捷克斯洛伐克队获25.5项,英国10项。除欧洲以外,只有美国获得过8项。这一阶段,欧洲队占绝对优势。
在这期间,规则的改变和器材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如球台由4.8尺长增至5尺,球网由6.5寸高降为6寸,球从软球改为硬球。对比赛时间也做出规定:一场三局两胜的单打,不得超过1小时,五局三胜的比赛不得超过1小时45分钟,禁止用手指旋转球的那卡尔式发球。上述改革,结束了曾在第10届世乒赛中出现的奥地利对罗马尼亚男团决赛,竟然进行了31小时,以及一场单打进行了7个半小时,一分球进行了1小时20分钟的冗长乏味的比赛阶段,开辟了新技术、新打法的发展道路。
第二阶段(1952-1959):日本队震动世界乒坛
日本乒协于1928年加入国际乒联,1952年首次参加世乒赛,一举夺得女团、男单、男双、女双的4项冠军。又在第21届至25届世乒赛中蝉联男团冠军,并多次获得5个单项的冠军,共计24项次。尤其是在1954年的第21届世乒赛上,日本男女队同时获得团体冠军。到了第25届,日本队又夺得6项冠军,日本队的赫赫战绩,使乒乓球运动的优势从欧洲转到了亚洲。
第三阶段(1959-1969):中国队崛起,朝鲜队崭露头角
1959年,中国运动员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男单比赛中连续战胜了许多世界高手,为中国夺得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界冠军。1961年至1965年,中国队又以独特的打法,夺得11项冠军。其中在1965年的第28届锦标赛中,中国队夺得5个冠军,达到了中国运动队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高峰,也标志着中国男女队均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60年代后期,中国队没有参加第29、30届世乒赛,七项冠军是在日本与欧洲、朝鲜各队之间争夺的。在第29届比赛中,朝鲜男队连续打败了欧洲强队,夺得团体亚军,女队也成为世界强队之一。
第四阶段(1971-1979):欧洲队复兴,中国队重整旗鼓
第31届世乒赛上,欧洲涌现出一大批有实力的年轻选手,如瑞典队的本格森,匈牙利队的约尼尔、克兰帕尔,南斯拉夫的舒尔贝克、斯蒂潘契奇,捷克斯洛伐克的奥洛夫斯基和苏联的萨尔霍扬等。19岁的本格森连续战胜了中国队和日本队的强手,一举夺得男单冠军。
第32届世乒赛上,瑞典男队打破了亚洲保持长达20年之久的团体冠军纪录。到了第33届,男单决赛是在约尼尔和斯蒂潘契奇之间进行的。中国队在33届和44届世乒赛上重新夺回男女团体冠军。
在第35届世乒赛上,欧洲队复兴,匈牙利队在失去男团冠军整整27个年头之后,又从中国男队手中夺走了斯韦思林杯。而南斯拉夫男队在经过25年之后,重新夺得男双冠军。
70年代的5届世乒赛,在总共35项冠军中,中国队获得16.5项,匈牙利和日本各获4项,瑞典队获得3项,朝鲜获2.5项。
第五阶段(1981-1988):中国队攀上世界高峰,结束了世界乒坛多国抗衡的格局,演变成“中国打世界”的局面
1981年,中国队在36届世乒赛上囊括7项冠军及5个单项的亚军,创造了世界乒坛55年来由一个国家包揽全部冠军的空前纪录。此后,在第37届、38届、39届世乒赛上,又连续3次夺得6项世界冠军。但在1989年的第40届世乒赛上,成绩滑至低谷,男队丢了团体、单打、双打冠军。
整个80年代,中国男队从登顶到跌入低谷,都是与欧洲队交手的结果。以男团决赛为例:36届,中国男队5比2胜匈牙利队,37届,中国男队5比1胜瑞典队,38届,仍然以5比0胜瑞典队,39届,5比0再胜瑞典队,到了第40届,却以0比5败在瑞典人手下。
第六阶段(1991-):“世界打中国”成绩卓著,欧洲队领先5-6年。中国队走出低谷,重攀高峰
自乒乓球项目1988年进入奥运会以后,欧洲乒坛职业化迅速发展,各种比赛频繁,加上待遇优厚,极大地促进了欧洲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世界打中国”成绩显著:在41届世乒赛上,欧洲男队囊括了团体前5名,以瑞典为首的男队,已领先于中国队和亚洲各队。
中国男队走出低谷,从男双项目最先有所突破。由第40届世乒赛的第3名开始,一直升至第42届的男双金、银、铜牌以及混双的金牌。
在第43届世乒赛上,中国队继1981年囊括冠军之后,历时14年,又一次从低谷奋起,夺得全部比赛的7项冠军,真正重攀高峰,再创辉煌。
第43届中国队的全胜,改变了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世界乒坛的实力次序。在44届世乒赛上,中国男女队再次保持荣誉,夺得6金。1999年第45届世乒赛单项比赛,中国队又一次大获全胜,包括了5个单项的冠亚军。但在第二年举行的45届世乒赛团体赛上,中国男队再一次负于老对手瑞典队,在小球时代的最后一次世乒赛中失去了斯韦思林杯。(原载《乒乓世界》珍藏版吴焕群/文)
编者注:本文发表时截止到第45届世乒赛。在2001年第46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创造奇迹,继81年第36届、95年第43届之后,第三次包揽全部7项冠军,使得中国队在步入大球时代后,再次从整体上走在了世界乒坛的前面。但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乒乓球运动也不得不面对长期以来由中国队一花独放的尴尬局面。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2023谁与谁
2023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是在樊振东和王楚钦之间展开的。5月28日,这场决赛落下帷幕,樊振东在先丢一局的不利情况下,以11比9、11比7、12比10和11比3的成绩逆转战胜了队友王楚钦,成功卫冕男单冠军。
第一局,王楚钦在7比6领先之后,连续得分,最终以11比8赢得这一局。王楚钦以1比0领先。
第二局,双方在9比9平局之后,樊振东凭借其标志性的反手得分,以11比9赢得这一局。这样,樊振东将比分反超为2比1。
第三局,7比7平之后,樊振东连续得分,以11比7赢得这一局,进一步将比分扩大为3比1。
第四局,樊振东在9比6领先的情况下,被王楚钦连追两分,但樊振东及时请求暂停。随后,双方在10比10平局后,樊振东把握机会以12比10再次领先。
第五局,樊振东在5比1领先的情况下,王楚钦请求暂停。随后,樊振东以7比1扩大领先优势,但在10比5拿到冠军点后,王楚钦连追六分,将比分扳平。最终,樊振东以13比11赢得这一局,将比分扩大为4比1。
第六局,樊振东以压倒性的优势,以11比3赢得这一局,从而以总比分4比2战胜王楚钦,实现了他的世乒赛男单冠军卫冕。这也是他成为国际乒联历史上第七位成功卫冕男单冠军的选手。
樊振东的技术特点包括:
1.旋转控制:樊振东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类型的旋转球,如上旋、下旋和侧旋,来控制对手的节奏和攻势。他能根据对手的特点调整球的旋转和弧线,使对手难以适应。
2.速度与力量:樊振东的球速快且力量十足,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能迅速响应。他的强力攻击对对手构成巨大威胁。在比赛中,他常通过快速反击和强有力进攻打破对手的防守,赢得胜利。
3.进攻与防守:樊振东的进攻犀利,具有强得分能力。同时,他的防守稳固,能有效抵挡对手的攻势。在比赛中,他能根据对手的特点灵活调整战术,实现攻守转换。
4.心理素质:樊振东的心理素质坚强,能在比赛中保持冷静和集中注意力。关键时刻,他能承受压力,发挥出色。同时,他擅长调整心态,保持最佳状态。
文章分享到这里,希望我们关于世乒赛男单3:1的内容能够给您带来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探索我们的网站或者与我们交流,我们将尽力为您提供满意的答案。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