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亚足球历史请详细说明一下
斯洛文尼亚足球协会
[Football Association of Slovenia]
协会地址:Nogometna zveza Slovenije Cerinova 4, p.p. 3986 1001 LJUBLJANA
电话: 386-61/161 1500
传真: 386-61/161 2220
足协主席: ZAVRL Rudi
足协副主席: ILESIC Marko, Dr.
秘书长: JOST Dane
成立时间: 1920
加入国际足联时间: 1992
国家队比赛服装:白色球衣绿色球裤白色球袜
E-mail: nzs@nzs.si
现代足球在十九世纪后期几乎同时从英国传到了斯洛文尼亚和南斯拉夫。和他们的政治命运一样,斯洛文尼亚和南斯拉夫一起在二十世纪的足球版图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由于在政治方面的原因,斯洛文尼亚足球和他的国家一样,成为1919年正式成立的南斯拉夫足协的一部分。
直到最近斯洛文尼亚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后,斯洛文尼亚足球协会于1991年6月29日宣布成立,他们在足球上也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了。在南斯拉夫对斯洛文尼亚的军事入侵结束后,总统鲁迪·扎夫里尔宣布国家独立,斯洛文尼亚足球也从南斯拉夫足协中独立出来。
1992年6月24日,欧洲足联接纳斯洛文尼亚为临时成员,国际足联也在一个星期之后接纳它为正式成员。斯洛文尼亚队在正式独立之前就进行了他们的第一场国际比赛,他们在1992年6月3日以1-1逼平了他们的邻国爱沙尼亚队。
在正式拥有足球**之后,马里博尔布拉尼克队和卢布尔雅那奥林匹亚队在第二年正式参加了欧洲足联的比赛。
从没有任何一支斯洛文尼亚的俱乐部队赢得过南斯拉夫联赛或杯赛的冠军,但他们在1991年8月还是建立起了自己的职业联赛。从第一届联赛开始,卢布尔雅那奥林匹亚队连续四年获得了联赛冠军。诺瓦格利卡队继卢布尔雅那奥林匹亚队之后在1996年获得冠军。马里博尔布拉尼克队在随后的四年里垄断了冠军的奖杯,并且通过资格赛得以入围1999/2000赛季的欧洲冠军杯比赛——这也是斯洛文尼亚的球队第一次参加欧洲最高级别的俱乐部赛事。
在1993年7月17日的欧洲足联大会上,斯洛文尼亚足协成为欧足联的正式成员,并且很快通过努力获得了一定的声誉,改变了默默无闻的角色。他们的国家队在1996年欧洲足球锦标赛的资格赛中并出人意料的逼平了意大利队。
尽管没有获得参加那届杯赛以及法国1998世界杯的资格,但随后他们在2000年欧洲足球锦标赛的预选赛中爆出冷门,在附加赛中击败了乌克兰队。他们在那届欧锦赛上的首场比赛中艰难的以3-3逼平了南斯拉夫队。
自从他们那次亮相欧洲赛场以来,斯洛文尼亚已经建立起富有朝气的球队。象他们的杰出的天才球星兹拉科·扎霍维奇一样,斯洛文尼亚的成功毫无疑问的证明了来自足球发展中国家的灵感。直到现在,高山滑雪和篮球还一直是斯洛文尼亚人最喜爱的体育运动他们甚至在这个项目上夺得过奥运会的金牌,也曾在其他国际大赛中取得过令人艳羡的成绩。历史上,斯洛文尼亚最伟大的运动员无疑是两届高山滑雪世界冠军皮特卡。自1991年独立以来,斯洛文尼亚的足球运动的水平和受关注程度一直没法与南联盟、波黑、克罗地亚、马其顿和波黑等前南国家队相比。作为前南斯拉夫共和国的一员,斯洛文尼亚过去也曾有过象在拜仁慕尼黑踢球的奥布拉克以及在意甲的桑普多利亚队效力的卡塔尼奇等优秀的足球名星,他们甚至曾代表前南斯拉夫队南征北战,屡建功勋。
斯洛文尼亚队的第一场正式的国际比赛是在1994年9月与意大利队进行的一场欧洲杯预赛。他们依靠乌多维奇的一个入球以1比1逼平了主场作战的意大利队。这一成绩已足以让人们对斯洛文尼亚人肃然起敬了。当时的主教练,独立后斯洛文尼亚足球的另一位先驱沃德尼克博士就曾说,“我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斯洛文尼亚有朝一是能够打入欧洲杯的决赛圈。”而他的这一梦想在不久后就成为了现实。在先后冲击1996年欧洲杯和1998年世界杯未果后,斯洛文尼亚一度被认为是2000年欧洲杯的旁观者,然而最后的结果却使那些对他们不屑一顾的人们瞠目结舌。这支秉承了德国、奥地利等阿尔卑斯山地区球队一贯的硬朗和顽强作风的球队先后战平格鲁吉亚,战胜拉脱维亚和阿尔巴尼亚,在主场比赛中对这三个对手则保持了全胜。因此,尽管在最后两场比赛中分别以大比分输给了挪威队和希腊队,凭借骄人战绩,斯洛文尼亚队居挪威队之后以小组第二的身份进入附加赛。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竟然在附加赛中击败了拥有舍甫琴科、雷布洛夫的欧洲新贵乌克兰而进入了欧洲杯最后的决赛圈。这一成绩无疑将促进足球在斯洛文尼亚的普及,也将加快斯洛文尼亚足球向世界足球舞台迈进的步伐。
斯洛文尼亚队出线的功臣大都是在海外踢球的球员。斯洛文尼亚本国的联赛十分弱小,在入选出征2000年欧锦赛的22人阵容当中,只有6名球员在本国踢球。在这6名球员中有4人效力于联赛冠军马里博尔布拉尼克队。在2000年赛季的欧洲冠军杯赛中,马里博布拉尼克队杀进了32强,同斯洛文尼亚国家队一样,马里博尔布拉尼克队的成绩也令人刮目相看。效力于希腊奥林匹亚科斯队的萨霍维奇是斯洛文尼亚队的中场灵魂和精神领袖,欧锦赛十六强中没有哪一支球队像斯洛文尼亚队依赖萨霍维奇一样依赖某一位球员。尽管个性十足桀骜不驯,萨霍维奇仍然受到了本国球迷的顶礼膜拜。
1998年,斯洛文尼亚队在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预选赛中仅仅取得了1分,但只过了两年,他们的实力获得了明显提高,在比利时/荷兰欧洲杯预选赛中凭借两回合附加赛的胜利淘汰了实力不俗的乌克兰队。有了这么好的成绩,斯洛文尼亚队在本届世界杯预选赛中的出色表现也就并不令人感到十分惊奇了。不过即使这样,开始时候大家对他们能否从俄罗斯、南斯拉夫和瑞士队的包围下出线并不抱太多的希望。最后卡塔尼奇领军的斯洛文尼亚队还是在欧洲区预选赛第一小组中紧随俄罗斯排名第二,而且没有输掉一场比赛,挤掉了南斯拉夫队进军下一轮。紧接着,在与罗马尼亚队的淘汰赛中,他们再一次展示了出众的实力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取得了主场胜客场平的成绩,从而使年轻的斯洛文尼亚队在世界杯决赛圈争得了一席之地。在2002年韩国日本世界杯第一轮比赛中,斯洛文尼亚与巴拉圭、南非和西班牙一起分在B组,这个小组的实力比较平均。
斯洛文尼亚联赛冠军
1991/92卢布尔雅那奥林匹亚队
1992/93卢布尔雅那奥林匹亚队
1993/94卢布尔雅那奥林匹亚队
1994/95卢布尔雅那奥林匹亚队
1995/96诺瓦格利卡队
1996/97马里博布拉尼克队
1997/98马里博布拉尼克队
1998/99马里博布拉尼克队
1999/00马里博布拉尼克队
斯洛文尼亚杯赛冠亚军
1991/92马里博布拉尼克队-卢布尔雅那奥林匹亚队 0-0 4-3
1992/93卢布尔雅那奥林匹亚队-采列帕布里昆队 2-1
1993/94马里博布拉尼克队-索伯塔穆拉穆斯卡队 0-1 3-1
1994/95索伯塔穆拉穆斯卡队-采列帕布里昆队 1-1 1-0
1995/96卢布尔雅那奥林匹亚队-阿伊多夫什契纳队 1-0 1-1
1996/97马里博尔布拉尼克队-阿伊多夫什契纳队 3-0 0-0
1997/98维莱涅鲁达尔队-阿伊多夫什契纳队 3-0 1-2
1998/99马里博布拉尼克队-卢布尔雅那奥林匹亚队 2-0 3-2
斯洛文尼亚联赛最佳射手
赛季最佳射手所属球队进球数
1991/92尤达维奇卢布尔雅那奥林匹亚队 29
1992/93尤多维奇卢布尔雅那斯罗万队 25
1993/94斯卡佩尔贝尔廷齐队 23
1994/95斯卡佩尔贝尔廷齐队 25
1995/96斯尔雅克卢布尔雅那奥林匹亚队 28
1996/97康博罗维奇采列帕布里昆队 21
1997/98埃克梅西奇卢布尔雅那奥林匹亚队 21
1998/99尼科舍维奇戈里卡希特队 17
1999/00
斯洛文尼亚中国人多吗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斯洛文尼亚?
低调而富有的斯洛文尼亚
斯洛文尼亚常被称为“没有历史的国度”,作为一个1991年才获得独立**的国家,他可能没有太多“之前”的故事。关于斯洛文尼亚,有很多人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南斯拉夫解体”、“东欧剧变”等事件。尽管导致人们对斯洛文尼亚了解甚少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不得不提,那就是斯洛文尼亚是一个“只做不说”的低调国家。
现在,捷克、波兰、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四个国家被归为“中欧国家”,因为他们发展水平早已把其他八个“东南欧国家”甩在了后面。但奇妙的是,这四个“中欧国家”中,斯洛文尼亚成为中东欧经济体制转轨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当欧元区出现经济危机时,斯洛文尼亚继续保持了“只做不说”的风格,斯洛文尼亚当时几乎快要成为欧盟救助的对象,但该国并没有向欧盟伸手,没有像邻近的希腊、意大利等国闹得举世皆知。而是自己埋头寻找解决方案,最终悄悄地走出危机。毫无疑问,斯洛文尼亚是中东欧地区最值得关注的国家之一。斯洛文尼亚GDP增长速度全球排名2017年第6名,2018年第8名(OECD数据),人均GDP超过2.3万美元,是名副其实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素有“欧盟小瑞士”之称。
斯洛文尼亚与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和克罗地亚接壤,位于维亚纳与威尼斯的中心地带。东西维度来看,处于西欧与巴尔干相遇的“十字路口”,南北维度来看,它又是地中海-亚德里亚海地区通往北边波罗的海地区的关键节点。这使得这样一个人口仅两百万的东欧国家成为通往周围各个要塞的重要门户。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斯洛文尼亚(Slovenia)
除了名字都含着爱意,斯洛文尼亚本身就是一个幸福感超强的国度。它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极富有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人民生活无压力,因此幸福而满足。
天然氧吧
斯洛文尼亚是毗邻阿尔卑斯山脉的一个面积不大的国家,但国土有一半被森林覆盖。集聚阿尔卑斯雪山、冰川湖、奇美岛屿等多种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中世纪的教堂和城堡这样的人文景观,赢得"最像天堂的地方"之美誉。
气候舒适
斯洛文尼亚沿海属地中海气候,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平均气温21.3℃,冬季平均气温-0.6℃,年平均气温10.7℃。4月至6月,斯洛文尼亚低地和朱利安阿尔卑斯山山谷最适合赏花。9月气候依然温暖,适合游泳和独步旅行。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是滑雪的好时节。沿海地区,一年四季均适宜。
交通发达
想要去到斯洛文尼亚,交通十分便捷。伦敦与斯洛文尼亚只有不到2个小时的飞行距离,与巴黎、布拉格、莫斯科等国也都有方便快捷的航班。斯洛文尼亚与欧盟邻国意大利、奥地利和匈牙利关系紧密,往返没有边境检查,所有火车与长途汽车均可自由出入。斯洛文尼亚的海边城市皮兰(Piran)与意大利威尼斯隔海相望,乘船即可直达。
福利诱人
斯洛文尼亚政府重视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行覆盖所有纳税人家庭和个人的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失业保障金、退休金、残疾人福利等。
生育福利:孕妇拥有105天的产假,孩子父亲享有高达90天的陪产假,孩子在小学一年级前均可使用;其中一名父母在产假结束后仍享受照顾子女假260天。
养老金:养老金支付金额根据应计养恤金收入进行评估。最低的应计养恤金收入达到平均月工资的76.5%;
失业救济金:雇佣关系中的雇员强制参加失业保险,失业救济金不得低于350欧元,不得超过892.50欧元,临时缺勤期间还享有工资损失补偿;
子女生病陪护假期:孩子生病父母享有7-15天的陪护假期;
学生教育津贴:学生自入学至大学毕业,餐费只需2.5欧元。此外,斯洛文尼亚学生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学费全部免费;
医疗:所有斯洛文尼亚人都强制进入公共医疗保险系统,包括持有永居身份以及他们的附属亲人。也就是说,在斯洛文尼亚的人口,100%都有当地的保险覆盖。
马里博尔的历史轨迹
1164年,一个名为马希堡(Marchburch,中世纪高地德语意为三月城堡)在施蒂里亚州的文献中被记载下来,最开始城堡建在城市边上的皮拉米达山上。1204年,作为城堡附近的一个市场,马里博尔被首次提及。1254年,马里博尔获得城市资格。在127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鲁道夫一世击败波希米亚的奥塔卡尔二世之后,城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分别顶住了匈牙利和克罗地亚王国国王马蒂亚斯·科尔维努斯在1480-1481年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1532年和1683年的进攻后,马里博尔在1918年之前都一直处于哈布斯堡王朝的控制之下。
马里博尔在1859年前一直属于格拉茨-塞考教区,在1859年6月1日成为拉万特教区的一部分,并成为拉万特大主教的驻地。以卡林提亚的拉万特河命名的教区在1962年3月5日更名为马里博尔教区。2006年4月7日,马里博尔教区又被罗马教皇本笃十六世提升为大主教管区。
1277年,马里博尔的犹太人被首次提及,当时据说城市的四分之一居住的都是犹太人,然而,最可靠的数据来源于1317年,其中提到犹太人聚居区位于城市东南部,在城市犹太居民人数最多的时候,整个犹太人聚居区包括了市中心的几条大街,这些大街组成了城市广场的主要部分。犹太人聚居区拥有一座犹太教堂、一个犹太公墓及一个塔木德教义学校。1410年左右,马里博尔的犹太社区在城市中达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而1450年后,外界环境则戏剧性的改变了:日益增长的竞争与商业危机的一致性导致了对成为犹太人商业成功关键的商业积极性的严重打击。根据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在1496年颁布的法令,犹太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居住地,而在**与商业活动上也增加了对犹太人的限制,直到1861年,法令才被取消。著名的犹太经学家、拉比以色列·伊塞莱因作为卡林提亚、卡尼奥拉和施蒂里亚地区的大拉比大半生都在马里博尔居住。马里博尔犹太教堂是欧洲地区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犹太教堂之一,也是斯洛文尼亚所保存下来的两座犹太教堂之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 80%的城市居民是奥地利日耳曼族居民,而余下的 20%则是斯洛文尼亚族居民,绝大多数的城市资本和公共设施都处在奥地利日耳曼族的控制之下。因此,那时城市的名称是它的奥地利名称,被称作Marburg an der Drau。根据1910年奥匈帝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统计的资料所显示的情况表明:马里博尔市与郊外的斯图登奇(德语:Brunndorf)、波布雷日耶(德语:Pobersch)、泰兹诺(德语:Thesen)、拉德瓦涅(德语:Rothwein)、克尔切维纳(德语:Kartschowin)和科沙基(德语:Leiter**erg)五个城镇的居民共计有31,995名奥地利日耳曼族居民(包括讲德语的犹太人)与6,151名斯洛文尼亚族居民。而周边地区的居民则以斯洛文尼亚族居民为主,当然也有少量的奥地利日耳曼族居民居住在如普图伊这样的小镇上。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卡林提亚和施蒂里亚的斯洛文尼亚人都被怀疑与奥匈帝国为敌而遭到拘留,使得奥地利日耳曼族居民与斯洛文尼亚族居民之间产生了不信任与怀疑。在1918年奥匈帝国崩溃之后,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奥地利与南斯拉夫王国都声称马里博尔归属于自己。1918年11月1日,在梅列的兵营,安东·霍利克上校举行了一次会议,会议决定讲德语的城市应当成为日耳曼奥地利的一部分。而参与这次会议的斯洛文尼亚族少校鲁道夫·梅斯特指责了这个决定,同一天,梅斯特被占领城市的组织良好的斯洛文尼亚军团和斯洛文尼亚施蒂里亚国民议会授予少将军衔,而所有的奥地利军官和士兵都被解除武装并被遣返回奥地利。而马里博尔城市议会则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会议决定不论如何都要尽力回归奥地利,他们并组建了一支名为绿色防卫团(德语:Schutzwehr)的武装,包括近400名装备精良的士兵,对抗前奥匈帝国斯洛文尼亚族鲁道夫·梅斯特少校的武装。在11月23日的清晨,斯洛文尼亚武装解除了绿色防卫团的武装。从那之后,再没有威胁鲁道夫·梅斯特在马里博尔的地位的力量出现。
1919年1月27日,在城市的市场,奥地利日耳曼族居民聚集起来等待美国和平代表团的到来时遭到斯洛文尼亚武装的枪击,使得上千名日耳曼族居民感到恐慌,九名日耳曼族居民被杀,超过十八名居民重伤,而指挥枪击的人则并没有被找出。日耳曼族居民控诉梅斯特的部队在没有任何理由的前提下攻击无辜民众,而斯洛文尼亚族证人如马克斯·波哈尔博士则声称日耳曼族居民率先攻击了保卫市场的斯洛文尼亚士兵,不论双方的理由如何,日尔曼族受害者是手无寸铁的,德语媒体将这次事件称为“马尔堡的流血星期天”。
随着马里博尔被斯洛文尼亚军队牢牢控制,城市也完全成为斯洛文尼亚领土的一部分,随着1919年9月战胜国与奥地利之间的《圣日尔曼条约》的缔结,在没有经过公民投票的情况下,马里博尔正式成为了南斯拉夫王国领土的一部分。
1918年以后,绝大多数奥地利日耳曼族居民离开了南斯拉夫王国控制下的马里博尔,包括并不来自这一地区的讲德语的官员,奥地利德语学校、俱乐部和社团都被南斯拉夫王国勒令关闭,即便如此,到了三十年代,城市的日耳曼族居民占城市人口的比重仍然超过了25%,而南斯拉夫王国的民族同化政策也使得奥地利政府针对卡林提亚的斯洛文尼亚少数民族采取了日耳曼化的政策。然而,在三十年代后期,在尝试与纳粹德国建立更好的外交关系之后,奥地利放弃了民族同化政策并显著提高了境内斯洛文尼亚少数民族的地位。
1941年,在南斯拉夫所属施蒂里亚的下施蒂里亚地区,被纳粹德军直接占领,德军在1941年4月8日晚上9点进驻马里博尔。同年4月26日,曾鼓励他的追随者们“让这个地方重回德意志怀抱”的阿道夫·希特勒访问了这里,当地日耳曼族人在城市的城堡里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会迎接日耳曼的领袖前来视察。在占领马里博尔之后,德军开始大批驱逐当地斯洛文尼亚人前往克罗地亚独立国和塞尔维亚,后来又驱使斯洛文尼亚族人进入德国的集中营与劳改营,纳粹的目标是使下施蒂里亚地区在战后重新日耳曼化,许多斯洛文尼亚爱国者被德军扣为人质,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据信已被纳粹在马里博尔和格拉茨的监狱中枪决。纳粹的暴行激发了人民的斗志,游击队被组织起来抵抗纳粹。而在二战末期,盟军的轰炸机对马里博尔这个建有生产大量武器弹药的兵工厂的工业中心进行了系统的轰炸。剩下的德语人口,除了那些在战争期间积极与抵抗组织进行合作的人员,都被迅速的驱逐出了这个地区,时间是1945年战争的末期。
从纳粹手中获得解放后,马里博尔的资本迅速利用它在奥地利附近的地理优势及熟练的劳动力,迅速发展成为斯洛文尼亚北部的交通运输和文化教育的中心。根据铁托的决定,马里博尔与奥地利和意大利的边境不设为“铁幕”,同时向当地的居民发放护照以明确他们的国别归属。
当斯洛文尼亚于1991年退出南斯拉夫时,南斯拉夫市场的失去使得建立在重工业基础上的马里博尔经济受到严重限制,并导致了创记录的接近25%的的失业率。在90年代中期随着中小型商业和工业企业的发展,城市的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马里博尔克服了工业危机并看到了城市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斯洛文尼亚2004年加入欧盟,2007年又加入了欧元区并成为申根协议成员国之一,根据协议,在2007年圣诞节这一天,斯洛文尼亚与奥地利边境的哨卡全部取消,边境完全开放。
马里博尔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12世纪建立的哥特风格的马里博尔大教堂和以文艺复兴样式修建的马里博尔市政厅。而城市的城堡则始建于15世纪。马里博尔拥有1975年建立的马里博尔大学和其他许多学校。马里博尔同样也是一种名为grapevine的舞蹈的发源地,在当地,这个舞蹈被称作“Stara trta”,有超过400年的历史。马里博尔也是斯洛文尼亚球队NK马里博尔队的所在地,他们参加了1999-2000赛季欧洲冠军杯的比赛。
每年一月,位于城市郊外波霍列山脉山坡上的马里博尔波霍列滑雪中心举办阿尔卑斯滑雪世界杯(斯洛文尼亚语:Zlata lisica,意为金狐狸)女子高山滑雪障碍赛和高山滑雪大回转的比赛。而每年六月,持续两个星期的音乐艺术节在这里举办,上百名音乐家、戏剧家和艺术家在这里登台表演。
马里博尔在2000年的时候被命名为阿尔卑斯城市。2012年马里博尔同葡萄牙的吉马良斯一起被选为欧洲文化之都。马里博尔同时也是2013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主办城市。
文章到此结束,希望我们对于斯洛文尼亚马里博尔的问题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解决方案。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或者有其他问题,请随时联系我们。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