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的大事都有哪些事件
1976年,中国的一系列突发事件吸引了世界的眼球。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7月6日朱德委员长也以90岁高龄与世长辞。7月28日,一场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一片废墟。9月9日下午4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万分悲痛的心情对外宣布,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导师毛泽东于当天凌晨0时10分在北京逝世。消息公布后的15分钟内,包括路透社、美联社和法新社在内的世界主要通讯社便报道了毛泽东逝世的新闻。紧接着,世界各大媒体发表和转载了大量赞扬毛泽东和介绍毛泽东革命事迹的评论和文章,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报纸甚至用十多个版面刊登介绍毛泽东的文章和照片。世界各国政府、各国际组织也纷纷对此做出反应。53个国家降下半旗,各国领袖给予高度评价
毛泽东逝世后,世界各地对他的赞扬和哀悼如潮水般涌来。曾有记者这样写道:“9月9日下午4时这一悲痛时刻,似乎地球也停止了转动。”在他逝世后的10天里,共有123个国家的政府和首脑向中国政府发来了唁电或唁函,105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他们的代表到中国使馆吊唁,53个国家降半旗致哀,许多国际机构和国际会议上也开展了悼念活动。
联合国总部以历史上罕见地快速度在毛泽东逝世的当天就降半旗致哀。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在联合国全体大会上发言时盛赞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毛是一位伟大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和诗人”,“他实现自己理想的勇气和决心将继续鼓励今后的世世代代。”联合国大会高度评价毛泽东是“我们时代最英雄的人物”,“他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毛泽东逝世后,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政府都给了毛泽东极高的评价。美国总统福特在9日的唁电中称赞毛泽东的著作给人类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认为“毛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巨人,他对历史的影响将远远超出中国的国界。”国务卿基辛格以他特有的风格说:“我的孩子们谈到流行音乐歌手身上有一种‘颤流’,我承认我自己对此浑然不觉。但是毛泽东却发出了力量、权力和意志的‘颤流’。”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对毛泽东也赞赏有加,他称“毛泽东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创造者之一,是给中国人民指出走向新的未来的道路的人。”澳大利亚总理弗雷泽认为,“新兴的中国就是他永久的纪念碑”。
日本首相三木武夫说:“毛作为世界的大政治家在历史上留下了巨大的业绩”,外相福田纠夫则用带有崇拜的口吻评价说:“无论对他做多么高的评价,都是不过分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评价毛泽东时还引用了后者
1976年的中国发生了哪些大事
1976年,中国三位重要政治人物相继逝世、东北陨石雨、唐山大地震等事件。
1月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7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国人民***总司令朱德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7月28日——凌晨3点42分,中国河北省唐山地区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造成二十四万多人死亡,十六万多人受伤。
9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名誉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的主要缔造者与领导人毛泽东在北京逝世。
9月18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毛主席的巨幅遗像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中央,各级党政军机关、领导人和各界人士敬献的花圈陈放在遗像两侧。天安门广场中央下半旗致哀。这一天,全国各地也都举行追悼大会。
唐山大地震:
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4秒,唐山,无情的自然界让悲情的1976又奏上了一支最凄婉的悼歌。死亡二十四万二千多人,重伤十六万四千多人,两个数字,让经历过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人们可以想象唐山大地震的悲惨景象。
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最终也无法避免唐山的惨祸发生,可怜世人,忧患实多!而在当时的条件下,限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救援工作也做得不是十分到位,可以说是非常遗憾。
从此之后,废墟中的唐山开始了重建。天灾是压不垮中国人民的。此后十年,随着新时期的各项建设的铺开,唐山已初步回复元气,成为京津唐工业带的重镇。而唐山大地震救援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也成为我国应付以后自然灾害的重要财富。
1976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果把某一个年份作为历史的切面,以此观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那么,1976年无疑是最值得选择的。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概括说来就是“天崩地裂,惊心动魄”。
——1月8日,周恩来总理在经历了长期病痛折磨以后,阖然长逝;
——7月6日,朱德委员长以90岁高龄与世长辞;
——9月9日零时10分,毛泽东主席久病不治,离开我们;
——共和国的几位主要开创者,竟然都在同一年先后去世,这真是古往今来难得一见的巧合。老百姓接二连三的听着哀乐,扎着白花,心怀恐惧,很多人都有“天塌下来”的感觉。
——自然界的“天崩”也紧随而来。3月8日下午,吉林发生极为罕见的陨石雨。陨石在离地面19公里左右的空中爆炸,3000多块碎石散落在永吉县境内,其中最大的陨石重1770千克,比美国1948年2月发现的“诺顿”陨石还要大,成为“世界陨石之最”。
——还有“地裂”。
——5月29日,云南西部先后发生两次强烈地震。第一次震级为7.3级,第二次震级为7.4级,9个县遭到损失,人员死亡98人,重伤451人,轻伤1991人,房屋倒塌和损坏42万间。
——两个月以后的7月28日凌晨,河北唐山、丰南一带突然发生7.8级强地震,唐山被夷为一片废墟,死亡24.2万人,重伤16.4万余人,轻伤不计其数,是继孟加拉过1970年11月14日飓风死亡30万人之后世界最大的灾难。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一举粉碎,几百万群众又一次涌向天安门广场,欢欣鼓舞迎接“第二次解放”。
——1976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也是历史大转折的开始。回过头来看,这一年仿佛是一场噩梦的尾声。噩梦醒来是早晨。
…………
——1972年初,也许更早些,周恩来就出现便血情况。专家们会诊的结果我们不全清楚,我只是看到周恩来更加没日没夜的工作。每天睡眠多则三四个小时,少则一两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不合眼。医生劝他做全面检查,他不干。他望着医生时,目光阴郁、镇定,带着沉思和一种淡淡的哀凉,低声恳求:“你们先不要忙,先让我忙过这一段。再说,查出癌症又有什么办法?我这么大岁数了,能多忙几天,多处理几件事就可以了。”
——这次手术后,周恩来的身体更虚弱了。
——刚能下地,他便又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工作。1975年5月的一天,周恩来在散步时,曾问身边的医护人员:“你们说实话,我还能坚持多久?”医护人员一怔,马上竭力绽出笑,想用几句轻松的安慰话搪塞过去。周恩来抬眼望天空,仿佛是在正视那冥冥之中的死神,又想是在寻找马克思在天之灵,忽然坦然的笑了。他长长吁了一口气,渐渐收去笑容,换上一种严肃神情,重新望着医护人员:“你们一定要把我的病情随时随刻如实告诉我,因为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个交待!”
——6月间的一天,周恩来坚决拒绝了所有医生的劝告,理发修面,拖着沉重的病体,同夫人邓颖超一起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参加为贺龙元帅举行的骨灰安放仪式。当我们打开车门,扶周恩来下车后,他便缓步走向摆着签到薄的桌子。若是换了其他一些人,那是一定要被搀扶着走了。周恩来是不会要的,他以极大的毅力顽强的保持着自己的形象,周恩来就是周恩来!和往常一样,他的衣服笔挺,容不得一丝皱褶和污垢。他的头发一丝不乱;威武的浓眉下,两眼依然是熠熠放光,像火一样温暖着人,鼓舞着人。
——但是,他毕竟是耗尽心血,被病魔折磨的衰老多了,瘦弱憔悴,再不能像往日那样神采奕奕,走路风一般轻快,举止洋溢出潇洒和矫健。他竭力让步子迈稳,以保持身体平衡;一步一步,走得很缓慢,又要保证连续性。他为此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当他用笔签到时,手剧烈的颤抖着,以至于任何一位在场的人都一眼就能看出来。当笔尖跳动着向纸面贴近时,每个人都提起了一颗心,屏住了一口气。
——这是场特殊的较量。是周恩来的顽强意志,对战友的思念哀悼之情与病魔和癌魔的一场较量。究竟谁更强些?他终于将精灵一样颤抖跳跃的笔尖按在纸面上,吃力的又是坚持不懈的移动着:周——恩——来!他无数次用笔改变了山河,写出了历史。现在,他终于又写出了他光辉的名字。
关于1976年,1976年出生的今年多大了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