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世界杯德国吐槽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世界杯吐槽有什么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世界杯女孩」为什么成被吐槽重灾区女孩子不能看球吗

“请世界杯把脑子还给女球迷”

世界杯德国吐槽?世界杯吐槽有什么

近日,卡塔尔世界杯拉开帷幕。

不知从何时开始,网络上一股“球迷拷问文学”的风潮悄然崛起。

具体表现,就是在各种“世界杯手势舞”“世界杯结果预测”的相关内容下,总会有人列队提问。

“突击检查:皇家马德里是否会拿下大力神杯?意大利能否挺进四强?哈兰德本次世界杯能进几个球?梅西是否会绝杀阿根廷?”

与此同时,参与挑战“世界杯手势舞”的女生们成了被吐槽的重灾区。

世界杯德国吐槽?世界杯吐槽有什么

有女生用《WaKaWaKa》制作并发布了视频,评论区便有人怒气冲冲来留言:

怎么用了这首背景音乐?这可不行。

“《WaKaWaKa》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主题曲,和今年的卡塔尔世界杯有什么关系?”

“想蹭世界杯流量的话,起码应该尊重些今年的主题曲吧?”

一时之间,仿佛世界杯不是各个球队之间的战斗,而是演变成了“真假球迷”之间的“荣誉之战”。

依我看啊

这不过是人类特有的彰显自己优越感的鄙视链效应,但凡自己在某方面有些优势,谁都逃不过!

不鄙视无以证明自己的优秀、高端与成功。

鄙视像条食物链,是个绕不开的怪圈。

鄙视不是统治者的游戏,而是路人的"泄欲"。鄙视,这一词本身就有着强烈的不平等姿态。我好,你坏!我优,你劣!我高级,你低俗!我核心,你边缘!……我与你始终都处于天平的两端,我的与你不同才能显示个性。

电视剧鄙视链

英剧>美剧>日剧>韩剧>港剧>台剧>内地剧>泰剧

智商优越感。看英剧的觉得自己智商高,看韩剧台剧内地剧的被认为"脑残";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随便扔一个薛定谔定律出来就能把他们吓哭。

年龄鄙视链

年龄优越感。年轻人看不起老年人,85后就说"我们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回忆童年,你们70后是回忆上辈子吧";成人歧视小屁孩,少年鄙视中年人。

时常鄙视链

时尚度优越感。新潮歧视老派,这不是说年龄,而是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同龄人也分保守派和潮人。

足球联赛鄙视链

西甲>英超>德甲>意甲>法甲>中超>中甲

国度鄙视链

国际化优越感。大众印象里,基本上欧美最好,日韩次之,港台凑合,感谢朝鲜、印度、非洲等地的存在,让我们还能靠调侃他们赢得一点平衡感---这当然不对,但这种潜在现象不能假装没看见。

个人品味鄙视链

品位优越感。自以为高雅的看不起显得庸俗的,所以号称喜欢《新周刊》杂志就瞧不上抱着《知音》和《人之初》睡觉的人。

独行特立鄙视链

小众优越感。人类总是需要一些东西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比如富豪得靠花钱来突显和穷人的区别,而另一个逻辑就是,喜欢的东西越小众就越拽,显得自己品味独特。

所以你看,「球迷拷问文学」兴起,「世界杯女孩」被吐槽,不过就是一些多看了点球又上不了场的牛逼观众们的优越感了!

如何优雅地吐槽世界杯球队的表现

“慌得一批”

这个梗可以说是世界杯开赛以来最火的梗,起源于梅西帮蒙牛拍的广告,发展于阿根廷队艰难的小组赛历程,壮大于本届其他世界杯豪强球队的比惨大会。除此之外,慌得一笔还在德国被淘汰前后拥有新的分支—“慌德一批”。

“快乐足球”

这个梗主要还是因为英超联赛的梗实在是太多了,多到甚至让人觉得英格兰不是来踢球的,而是来搞笑的——除了报复德国的**,英格兰还为我们带来了小组赛最别样的风景——斯特林和维尔贝克两位同志的的各种空门不进让球迷们看到了快乐足球的真谛,同时快乐足球的推广者还有比利时的替补前锋,多特锋霸巴舒亚伊。6-1大胜巴拿马之后,英格兰球迷一直以来被压抑的情绪终于迎来爆发,尽管我们都知道三狮军团很难走到最后,但是管他呢,快乐就完了!

空气教练桑保利

在小组赛0-3的惨败克罗地亚之后,内部人员透露阿根廷主帅桑保利已经被架空了。虽然表面上桑保利还是阿根廷主帅,但实际他已经对球队失去控制,存在感如空气。后来在生死战下半场,桑保利竟然把百忙之中的梅西叫到场边询问是否应该上阿圭罗。这就有点像如今火遍全球的NBA殿堂级鬼才教练泰伦卢。当然有一个东西是桑保利永远都比不过泰伦卢的,那就是表情包的数量。

冰岛业余足球队

冰岛业余队始于我国朋友圈媒体,不知道那些从来不看球的球迷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国内社交媒体(尤其是双微)又推波助澜,坚持传播冰岛是业余队的理念,比如门将是导演,主帅是牙医,甚至还有模有样地算出了冰岛全队总身价仅300万欧元并以此和国足身价进行比较。虽然最后冰岛队官方出面辟谣,其实冰岛队都是职业球员而且仅冰岛大狙一个人身价就达到了2700万英镑,冰岛队员之所以有**是源于维京人的文化。

世界杯吐槽有什么

一、主角惨案

花最多的钱,挨最毒的打,主角卡塔尔实至名归。中国油条形的会徽、馄饨状的吉祥物以及震惊世界的2290亿美元都赚足了眼球,然后世界杯最重要的还是赢球。只可惜主角卡塔尔连败三场,仅取得1球入账,成为历史上首支小组赛全败的东道主。

二、越位多多

一场比赛中,上半场被吹掉7个进球。没错,就是在11月22日阿根廷对阵沙特***的比赛中。这关键在于本届世界杯采用了新的VR技术,让毫米级越位体现的淋漓尽致。世界杯是顶级国家队的竞技平台,而顶级球队不仅要适应赛场对抗,还需要适应新的裁判技术。我们能够发现,在这场比赛之后,越位就少了很多。

三、蜜汁抬腿

动作发生在11月23日,日本对阵德国这场比赛中。上半场比赛,德国完全碾压日本,在德国1:0领先日本后,德国后场队员吕迪格面对日本队员,开启了抬腿嘲讽模式。也就是说,比赛还没结束,就已经开香槟了。随之而来,日本队下半场换人战术成功,连续攻入两球取得本场比赛胜利。德国输完韩国输日本,在这样下去,就要输……?

但让人更可笑的是,日本在下一场比赛对阵哥斯达黎加时,首发不是主力队员,同样犯了轻敌错误,也输了这场比赛,也无缘16强。足可见世界杯赛场,谁傲慢、轻敌、自负,谁就输。

四、冷门不断

有冷门才叫世界杯,这也是世界杯的魅力,只不过这次世界杯冷门比较多。第一场冷门就是沙特对阵阿根廷,天台也由此开启了排队模式。阿根廷轻敌了吗?没有。关键就是沙特真的踢得太好了,踢出了亚洲球队的风采。后面防线6人,扛住了阿根廷进攻的压力,沙特进攻也够犀利。还发生的冷门有:德国负于日本(这场在我个人预期内)、比利时败于阵摩洛哥、美国逼平英格兰、日本败于哥斯达黎加,突尼斯击败法国等等。

五、上帝之发

没错,我确实蹭到球了,只不过是头发。11月29日,葡萄牙对阵乌拉圭,C罗疑似接到B费传球,攻入了乌拉圭球门。不过,C罗可能自己也清楚并没有完全改变足球线路,进球后虽然十分兴奋,但是没有使用标志性庆祝动作。

最终,此球判定为B费进球。而C罗也无疑是这粒进球的重要功臣。

如何评价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德国队

E组结束了最后一轮的争夺;德国对阵哥斯达黎加的比赛刚开场10分钟,德国队就由10号格纳布里率先打破了僵局。皮球还在网窝里滚动,格纳布里就冲上前去,忙不迭地抱起皮球往中圈跑……

没有时间了!

争分夺秒的背后,其实是德国人无尽的狼狈,比四年前在俄罗斯更甚。站在德国球迷的角度,大家可以尽情讨论、乃至吐槽日本队逆转“斗牛士”那个进球出界在先,晋级的理应是“日耳曼战车”;但如果9天之前你们的主队拿下了日本,又哪来后面这出“幺蛾子”呢?

2日一早,“德国虽败犹荣”词条登上微博热搜。这更像是德国队在中国拥有深厚的球迷积淀的反映,而不是在陈述事实。

回顾刚刚结束的3场小组赛,即便不用梦游来形容德国队的表现,但大家心目中那支德意志铁血之师的心气早就已经荡然无存了。结合主教练弗利克的排兵布阵,球员们的临场发挥等等,承认这一点并不难。

我们先让数据说话。根据技术统计,在4:2战胜哥斯达黎加的比赛中,德国队共有32次射门,收获了4个进球。这已经是他们3场小组赛中效率最高的一场了。更加尴尬的是,前两场比赛加起来,德国人也才完成了37次射门。虽然仅次于已经强势出现的法国队(44次射门),但结果大家已经看到了,德国队前两场加起来只有2个进球。

作为一个80后球迷,我只想问:格纳布里、哈弗茨,面对克洛泽、波多尔斯基这些前辈时,你们不会脸红吗?

回到场面上,首战对阵日本,不少资深球迷都看出了分裂感:曾经熟悉的那支打法硬朗、传切配合干脆直接、头球攻势凌厉的铁血之师完全消失了。在我的朋友圈里,有球迷朋友直言“球都到弧顶一带了,一帮日耳曼硬汉还在硬学西班牙倒来倒去,真心是尴尬得脚趾拇能在地上抠出一个三室一厅来。”

让我这个非德国球迷没太看懂的还有,除了赢球别无选择的最后一场,德国队依然神奇地出现了莫名其妙半途断电的情况。上半场的1:0显然是不足以晋级的,但下半场开场后的差不多有10-15分钟,德国人又回到了首战日本的状态,求胜心全无,满眼都是毫无实际用处的传控。

帮助德国队2014年夺冠的施魏因施泰格本次出任了德国电视台的解说嘉宾。“缺少**”“整个防守端就像一块工地”都是他直指当下这支德国队“软肋”的金句。但就在赢下哥斯达黎加但已经出局的这场比赛结束后,主帅弗利克却回击施魏因施泰格说,“这是胡扯,从哪看出来的?”

我实在看不出弗利克说出这样的话底气何在。不过,这位已经千夫所指的主帅在采访末尾也说:“我们要回家了,是我们让自己回家了。”

好了,关于世界杯德国吐槽和世界杯吐槽有什么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专题推荐:

欧锦赛2024动态

2024年欧洲杯资讯

巴西甲级联赛积分榜

巴西甲级联赛资讯

巴西足球甲级联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