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世界杯热点话题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今届世界杯的亮点热点是什么,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世界杯热点话题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今届世界杯的亮点热点是什么
种子队有9个名单,现姑且把他们分为三个档次:
1、最有夺冠希望的三支球队:意大利、德国、巴西。意大利和德国继续保持硬朗沉稳的作风,虽然场面可能打得不够好看,但往往会有稳中有升的势头而最终笑到最后。而巴西队技术全面、球星众多、讲究配合、众志成城,这将是他们取得冠军的关键因素。
2、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被分在夺冠第二阵容。荷兰队不乏球星,打法**,是人们较欣赏的一支球队,但在关键之战往往底气不足。西班牙和葡萄牙球风细腻,技术全面,但过于讲究短传配合,有可能会被抢断或延误战机。
3、夺冠第三阵容:法国、英格兰、阿根廷。法国和英格兰虽然都不缺球星,但发挥不稳定、大起大落是他们的共同弱点。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的阿根廷队确实阵容齐整,但罪人可能是主帅马拉多纳,他个人容易情绪化,在排兵布阵上会出现失误而导致出局。这三支球队将扮演悲剧角色。
刷屏的世界杯谣言真的无害吗
世界杯赛场之外,“业余球队”冰岛队击败其他强队、墨西哥因球迷狂欢引发地震、有人赌球失败跳楼等传言,也成了球迷们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些曾上过微博热搜,在微信、抖音里被网民津津乐道的“新闻”,早已被权威媒体和有关部门辟谣。
这些谣言如何大行其道,它们是否真如看上去那般“人畜无害”?
“无害谣言”实有害
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昕看来,谣言本来都是有害的,只是在有害程度上存在高低、深浅、显隐的不同而已。罗昕说:“有些谣言表面看,似乎是并无恶意、博取一笑,例如冰岛业余队战胜世界强队的信息,看上去似乎有些励志。但这种慢性病不加以调理,长期下去,也会出不少问题。”
“无害谣言”的危害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无害谣言”影响公众的常识性认知。罗昕举例分析称:“墨西哥进球,民众跳跃引发地震纯属无稽之谈,扭曲了人们对于地震这一常识的科学认识”。
其次,常识性的谣言经长期传播,会造成公众的不信任和恐慌,进而降低安全感和幸福感。冰岛队是由导演、牙医等业余球员组成的说法甚嚣尘上,但事实上,这些球员大部分都是各个足球俱乐部的职业球员。但谣言只拿冰岛球员的第二职业做文章,颠覆了网友的日常思维,甚至对国家的足球培养机制产生误解。
世界杯期间,不同版本“世界杯赌球输钱跳楼”的视频和文字消息四处流传,形成一种“赌球很常见”的印象,进而助长赌球风气,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然而经了解,所有视频均非因为赌球而跳楼。
罗昕认为,谣言如果长期流传,会干扰社会秩序,倒逼政府和传统媒体一再辟谣,也间接增加了社会治理成本。
“娱乐化”加速谣言传播
“无害谣言”仅因网民觉得无伤大雅便会形成大范围传播吗?业内人士认为,自媒体的娱乐化特征“助力”了谣言传播的速度和广度。
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杜兴彦认为,当下整个社会呈现娱乐化的倾向,而本次世界杯中广为传播的谣言类型也正是“新奇特”一类的。
罗昕指出,这种娱乐化的特征,恰恰迎合了受众猎奇、免责、从众等心理。
追根溯源可发现,这些假新闻的首发平台均在微信微博和短视频平台,原本是网民用来调侃的段子,一些自媒体未加考证进行二次传播,形成大范围扩散。
罗昕分析,“流量论英雄”的自媒体是世界杯谣言的主要载体。本就自带流量的世界杯话题,一旦出现夸张新奇的内容,更容易成为自媒体“蹭热点”的机会。
杜兴彦指出,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传播者之所以明知故犯,是因为觉得这些谣言本身无害,因此传播“无害谣言”的行为也没有什么大危害,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罗昕也认为,受众在接触时,即使心生疑虑,也可能因为娱乐没有危害、不用追责的从众心理而加以传播和扩散。
谣言止于智者
类似于世界杯的谣言,其实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如“新加坡电视台已经宣布了这一消息:今天晚上极度危险的、高辐射宇宙射线将会贴近地球通过……记得群发给你的朋友,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骇人听闻的消息早已被辟谣,但在几年后,“新加坡电视台”又被改写成了“美国电视台”……这则谣言仍变着花样流窜在网络之中。
如何治理这些谣言?如何真正做到让谣言止于智者?罗昕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对谣言的分类分级和追责制度,从源头上防止谣言的生成和扩散;更重要的是,在媒介素养上,要让网友认识到谣言的隐蔽性和有害性,减小谣言的传播范围和危害程度。
来自凤凰网
一篇观看世界杯的文章
世界杯第一次移师非洲大陆进行,因此,命中注定这会是一届不一样的大赛。无论在环境、比赛结果和战术风格方面,2010年的世界杯都非常特别。有一种非常形象的对比说法总结道:南非世界杯上,巴西踢着意大利的足球,荷兰踢着德国的足球,德国踢着西班牙的足球,智利踢着荷兰的足球,英格兰踢着澳大利亚的足球,阿根廷踢着86阿根廷的足球——那是老马唯一会打的战术,意大利踢着苏格兰的足球,法国踢着中国的足球……
世界杯至今两次在欧美大陆之外举行,均意外频发。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卫冕冠军法国小组赛就出局,创造耻辱新历史;同样的情节在非洲也历史重现,2006年世界杯得主意大利在分组有利的情况下,被巴拉圭和斯洛伐克联手扼杀在16强之外,而且一场未胜。不仅如此,法国也陪着意大利一同回欧洲。此外,在非洲大陆,决赛两队是西班牙和荷兰两支从未赢得过世界杯的球队,这也是过去大部分世界杯没有发生过的。02年世界杯,因为韩国依靠东道主优势炮制的“误判”风波,西班牙等劲旅含冤出局;而10年的南非世界杯,拉里昂达、埃斯皮诺萨和罗塞蒂等昏哨的明显误判,也导致英格兰、墨西哥等球队最终惨败……
在南非举办的这届被讥讽是“史上最弱”的世界杯上,由于比赛本身缺乏观赏性,场外的问题反而喧宾夺主成为主角,像是场边“嗡嗡嗡嗡”的呜呜祖啦,德国神机妙算的章鱼保罗,把手机放在胸部里的巴拉圭性感女神拉里萨·里克尔梅……
一、依赖巨星战术没戏中场复兴
世界杯前,外界普遍看好能够称霸南非世界杯的“四大天王”——阿根廷的梅西、葡萄牙的C罗、巴西的卡卡和英格兰的鲁尼,最终都在非洲铩羽而归。对此,打入决赛的荷兰射手范佩西有个非常直接的分析,认为:“只靠个别核心球员打天下的战术,已经成为历史,现在要取得好成绩,需要团队的力量。”
事实上,无论在国家队还是俱乐部舞台,上赛季的足坛都由整体打法的球队称霸:穆里尼奥执教的欧冠冠军国米、范马尔维克的荷兰队和博斯克的西班牙队都不是只靠一个两个球员的队伍,切尔西、拜仁、巴萨、马赛和特温特这些各国联赛冠军,均是整体出色的队伍。相反,过度依靠鲁尼、C罗等个别球员的曼联、皇马等,都与冠军无缘。即使这些夺冠球队也都有自己的明星,像是国米的斯内德、迭戈·米利托,荷兰的斯内德和罗本,西班牙的比利亚、哈维等。但是,这些球星的成功,无不建立在稳固后防、控制中场的整体战术环境下。
至于“四大天王”,个人能力无需置疑,然而,赛季入球45个的梅西、进33个的C罗和破门34个的鲁尼,在世界杯上,却只有C罗靠着运气打入鱼腩朝鲜队一球,梅西、鲁尼都空手而归。这固然跟运气不好有关,三位巨星都曾打中门柱,但更大的原因是战术层面的。
过去十年,欧洲俱乐部越来越注重围绕前锋球员组织的战术,中场球员的核心作用逐渐被弱化。过去踢球的人常说的“的中场者得天下”的箴言,已经越来越少人提及。穆里尼奥就在国际米兰依靠高效的防守和反击,在控球远远落后的数据下,照样淘汰中场控球高手巴萨。然而,南非世界杯告诉那些试图以前锋球员为核心的球队,用梅西、C罗和鲁尼这样的偏前锋型攻击手做核心,仍然是不足以确保成功的。
梅西在巴萨拥有哈维、伊涅斯塔、凯塔、小图雷、佩德罗等中场支援,因此如鱼得水,除了进球数十之外,还有两位数的助攻。但到了阿根廷,在失去中场强大的支援后,即使梅西控球依然无人能挡,但面对其他球队的团队围堵,只能交白卷。C罗、鲁尼的情况更加糟糕,葡萄牙和英格兰的中场都缺乏创造力,因此C罗只有频繁从远距离起脚,收获多次中柱,鲁尼则根本没机会在禁区内得到射门机会,一脸郁闷。
反之,四强球队中,西班牙的中场之强无需置疑,德国的施魏因斯泰格和赫迪拉的组合攻防几近完美,荷兰拥有范博梅尔、德容的拦截,加上斯内德的中场组织、罗本的边路突击。乌拉圭是唯一的例外,他们依靠10号射手弗兰成功转型为组织核心,配合顽强的斗志爆冷跻身半决赛,然而,这跟该队遇到的对手不强有关,一旦遭遇荷德劲旅,马上2场全败,被入6球。
卡卡的颗粒无收则更多因为个人状态因素,巴西的防守反击打法本来非常适合他快速带球、分球和射门的风格,然而,由于上赛季在皇马受到伤病、不和等负面消息印象,卡卡已经失去三年前世界最佳球员的风采。加上巴西在对荷兰的比赛下半场离奇失控,导致夺冠大热门再次早早离开。
而且,俱乐部表现出色的球员在世界杯上哑火,这也是符合环境因素、过往历史和状态规律的。尤其是那些顶级球员在俱乐部拿着高薪,夺得过各种奖杯、荣誉,对世界杯也已经没有多大动力,毕竟踢世界杯挣的钱跟在俱乐部没法比。不是每个国家的球员,都认为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尤其是在现代世界的环境中。
不仅如此,南非世界杯32支参赛队736名国脚中,在欧洲俱乐部踢球的球员超过500名。这些球员5月份刚踢完联赛,就飞到寒冷的南半球,身体肯定难以马上适应,这不能不说是影响球员状态的另一个因素。
二、防守足球大行其道射手爆发靠反击+定位球
继穆里尼奥依靠防守反击为国米赢得欧冠后,防反的战术在世界杯上更加大行其道。连足球王国巴西都放弃了传统的桑巴足球打法,玩起防守反击,因此,全攻全守的始祖荷兰、欧洲拉丁派代表葡萄牙、亚洲技术流日本都变成防守球队,也就不足为奇。更不用说巴拉圭、朝鲜这样历来就打防守的队伍。有媒体分析这是因为上届世界杯的结果导致的,06年德国世界杯上,意大利7场比赛只失2球,防守一路护送着蓝衣军团登上冠军宝座,意大利的成功给各个国家队影响很大。
在南非,只剩下阿根廷和智利还在毫无保留的打攻势足球。有一个离奇数据足以显示本届防守的意义,葡萄牙队世界杯上4场比赛仅被进1球,但就因为这球,被西班牙在16强战淘汰。
德国与乌拉圭在季军战联手炮制了5粒进球,加上决赛补时伊涅斯塔的破门,让南非世界杯的进球总数达到了145球,场均进球2.265个,超越1990年意大利之夏的2.21球,从而摆脱成为“史上最沉闷世界杯”的可能。这必须要感谢淘汰赛中各支球队的精彩发挥:1/8决赛中,8场比赛共进22球,场均进球数近3球;1/4决赛里各队也同样没有保守,4场10球。半决赛中,乌拉圭与荷兰上演进球大战,西班牙则1-0小胜德国,两场比赛也贡献了6粒进球。
不过,即使比起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147球的总数,南非世界杯依然属于“垫底分子”。在世界杯1998年改制为32队64场比赛以来,南非世界杯的总进球数排名最后,1998年法国世界杯共入171球,2002年韩日世界杯则是161球。
不过,总进球数少,不代表缺乏射手,事实上,南非世界杯的射手要胜过4年前的德国世界杯。2006年德国赛场上,克洛泽打进5球便独享金靴,之后的都是3球球员。
而在本届南非世界杯上,不仅至少打进5球的球员多达4人,而且还另有三人收获4球,分别是克洛泽、伊瓜因和斯洛伐克的维特克。打进3球的也同样有4人,分别是吉安、法比亚诺、多诺万和苏亚雷斯。
在世界杯历史上,单届大赛中诞生4名超过5球射手的情况并不多见。1938年法国世界杯,巴西队的莱昂尼达斯独进7球穿走金靴,而打进5球的则有三人,分别是匈牙利的沙罗希和任盖莱尔,以及意大利的皮奥拉。16年后,在1954年世界杯。匈牙利金头柯奇士11球拿到最佳射手,另有三人打进6球并列第二。1958年世界杯,法国金靴方丹狂进13球,18岁的球王贝利打进6球与德国队的拉恩并列射手榜第二,另有巴西队的瓦瓦和北爱尔兰的麦克帕兰各进5球。28年后,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上,英格兰射手莱因克尔打进6球,布特拉格诺、卡雷卡和马拉多纳三大传奇则各进5球。1994年美国世界杯,则是80年历史上打入5球以上球员最多的球员——当时共有6名球员完成了打进5球以上,其中斯托伊奇科夫和萨连科6球并列金靴,罗马里奥、克林斯曼、巴乔和瑞典的安德森也都斩获5球。
托马斯·穆勒、大卫·比利亚这些射手的爆发原因,大部分因为其所在球队的快速反击打得出色。穆勒在对英格兰的比赛,就通过领先后的快速反击打入了2球,而克洛泽对英格兰的进球更是门将一脚直接开入进球后铲射破门;大卫·比利亚在击败智利的比赛中,同样依靠西班牙的快速反击导致对方门将出击铲球失误,得以45米外吊射空门,打入世界杯史上距离最长的进球。
射手们的另一进球利器是定位球,穆勒对阿根廷的进球来自“小猪”的右路任意球助攻;荷兰靠斯内德的两个定位球破门,逆转巴西晋级。
三、比赛沉闷沦为配角争议众多反成焦点
南非世界杯的开幕式上,南非组织者安排“屎壳郎”推着普天同庆的大赛用球入场。这种在非洲被视为吉祥的昆虫,并未能为比赛带来祥兆。世界杯由始至终,比赛都不是最受人关注的——当然,比赛中的争议、假球传闻除外
小组赛第一轮16场比赛,6场小比分的平局,总进球25个,场均进球1.56个,这样的进球效率在世界杯的历史上是最低的。之前最低的90年意大利世界杯,场均进球也达到2.21个。
小组赛第二轮开始,好不容易比赛稍微有了起色,裁判又开始抢镜。在德国和塞尔维亚的比赛中,马伦科这位在赛场上发红牌像玩扑克一样熟练的西班牙“金哨”,居然让一场拼抢一点也不激烈的比赛变得“火药味”十足,整场比赛,马伦科居然不可思议地掏出了9张黄牌和1张红牌,而且马伦科将其中的7黄1红全都给了德国人,克洛泽在第37分钟就“两黄变一红”被罚下场更是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德国媒体和球迷在赛后纷纷表示,是裁判毁掉了德国队的比赛。澳大利亚1-1战平加纳之战,澳洲前锋科威尔的世界杯之旅只持续了24分钟,就因为裁判一张受到争议的红牌而提前终结。6月21日,面对家乡媒体的记者,科威尔表达了不满,称主裁判罗塞蒂是法官、陪审团和刽子手,毁了自己的世界杯。在美国对阵斯洛文尼亚的比赛中,他以进攻队员犯规为由判罚美国前锋埃杜的进球无效,直接剥夺了美国队的胜利,有媒体暗示库里巴利有故意操控比赛的可能。巴西3-1击败科特迪瓦之战更加离奇,前锋法比亚诺连续两次再现“上帝之手”后破门,法国主裁拉努瓦视而不见不止,还笑着问法比有没有手球……
之后,还有八分之一决赛中,德国4-1胜英格兰时,乌拉圭裁判拉里昂多和埃斯皮诺萨面对兰帕德吊射明显入网视而不见的惊天错判,离奇的是紧接着的一场比赛,意大利昔日金哨罗塞蒂就在面对特维斯越位头球破门时,再三询问边裁还做出进球有效的错误判决,自毁前途。直到最后决赛,英格兰的韦伯仍在犯错,荷兰德容的“穿心腿”只给黄牌,斯内德踹人黄牌都没,伊涅斯塔绝杀前本来应是荷兰的一个角球,而非门球……这些错判,导致布拉特不得不俯首认错,FIFA更是坦言这会是现有裁判体系的最后一届世界杯,2014年在巴西或许采用门线技术或者增加裁判数目。
本届世界杯赛的“假球”传闻也史无前例地多,尤其是闯入决赛的荷兰。在淘汰赛连续两场2-1的过程都极富争议:16强对阵斯洛伐克,补时出现一粒点球,帮助博彩商比分赢盘;8强战巴西,2-1反超后3打2却不射不传,坐等对手解围。而在半决赛,荷兰在比分平局时,依靠斯内德一个有越位嫌疑(范佩西越位一条腿的位置上伸脚试图碰球)的球有效,被人们讽刺是FIFA保送橙衣军团入决赛。
此外,继1986年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后,手球再次成为热点。除了法比亚诺的连续两次手球后入球,苏亚雷斯在乌拉圭四分之一决赛对加纳的比赛中,加时最后一刻门线上手球挡出对方的必入球,由于吉安点球中横梁,乌拉圭得以保持平局进入点球大战,并且成功胜出晋级。对苏亚雷斯的“上帝之手”,人们分为两派,一种认为他是英雄,一种认为他缺乏道德……
四、缺乏明星唯有“造星”呜呜祖啦章鱼成明星
世界杯大赛开始前,人们谈论的是南非当地的社会环境就让人提心吊胆。南非的治安一直堪称非洲最差的国度,长期的种族隔离政策虽然已经废除,但历史遗留的包袱在南非处处可见。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偷盗、抢劫杀人的新闻经常见诸于报端媒体。包括中国记者在内的全球各国报道世界杯的人士,都成了当地小偷、强盗的牺牲品。
世界杯开战后,与比赛的沉闷、鲁尼、C罗等大牌球星的低迷相比,看台上非洲球迷吹足90分钟的呜呜祖啦则成为关注热点。有球迷讽刺地形容,这届世界杯的比赛描述很简单,就是:“比赛开始……嗡嗡嗡嗡……比赛结束。”球员、裁判乃至全球球迷都反感这种单调的声响,但国际足联还是坚持认为这是南非当地的特殊文化,应该尊重,他们不能对这样的行为进行阻止。事实证明,呜呜祖啦成了南非当地最畅销的产品,是东道主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因为这个原因,布拉特和他的FIFA不可能断人财路,只能牺牲其他人的耳朵。
随着鲁尼、C罗、梅西和卡卡四大天王相继出局,剩下的斯内德、比利亚、迭戈·弗兰、伊涅斯塔们虽然都是绝对实力派,但缺乏世界性影响力,于是,场外的话题反而成了关注焦点:8猜8中的德国章鱼保罗、中国未来哥等花边绯闻,都随着这场世界杯场外造星运动应运而生。预测帝保罗甚至登上全球各国头条,足以载入足坛史册
火热的世界杯,品牌如何借势营销
在这样一个疫情不断扩散的时代,想要聚集全球的注意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才让此次世界杯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观众**参与,热浪席卷全球。
作为四年一届的全球性热点,本届世界杯也是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届,首次在冬天和各大联赛中后期举行,这不仅仅是球迷们的狂欢节日,更是品牌借势营销的良好时机。
品牌可以借助世界杯的热度和机遇,在让球迷们关注世界杯的同时,带动自己的产品,让自己的产品进入用户的视野。
随着世界杯赛事的不断升温,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会随着被推向**,品牌如果想要趁着世界杯热潮营销自己的产品,就需要时刻把握住球迷们的情绪价值,从线上渠道抢先占取流量的先机,这样才能走好世界杯营销的每一步。
那么开展线上渠道要怎样才能抢占流量先机是比较好的呢?
第一种可以通过广告、促销、口号等带入世界杯场景
借助广告营销,私欲营销,新媒体社交等方向的布局,品牌方通过挖掘产品特色结合世界杯提出新的创意,并从中传达出品牌的理念,强化品牌的认知,从而带动品牌进一步出圈。
在广告方面,广告受众在接受广告信息传播时,会明显受到群体心理影响,这些群体有着相似的消费特征。比如,主打年轻人的品牌,选择的广告形式必然应该符合年轻人的生活习惯。
就例如百威品牌,百威用名为“世界是你的”(TheWorldIsyourTake)的广告战役宣告2022世界杯营销启程。
一支以足球巨星梅西、内马尔、斯特林为主角的广告大片,把球迷对世界杯的期待和球星即将走向梦想赛场的情绪连接,顺势点燃。
百威还为球迷们打造了新的观赛渠道。此外,通过扫描**版百威酒瓶和易拉罐上的二维码即可赢得世界杯赛事门票。
在私域流量方向,你有没有发现,每到世界杯,你的朋友圈总是被一群从不看球的好友们霸占再加上本届世界杯的比赛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六点到凌晨三点,
在大饱眼福的同时可尽情享受“舌尖上的世界杯”,但随着世界杯“小屏化”,越来越多球迷在手机上观看球赛,外卖下单、即买即得,成为本届世界杯的消费新趋势。
那么对于快消行业来说,想要利用世界杯热度进行营销,可以围绕世界杯在餐品上大玩创意,将世界杯元素与餐品结合,在形态以及包装上做小创新。
然后再通过朋友圈,公众号,社群等群发宣传,在这里就推荐给大家一个好用的群发工具——里德助手Plus,里德助手Plus拥有一键群发功能,群发朋友圈,群发公众号等功能。
第二种可以签约代言人,直接的触达消费者。
想要触达消费者,借助世界球星营销容易引起球迷共鸣和民众参与,除了官方的赞助可以扩大品牌的声量,还可以通过签约代言人等方式扩大品牌影响力。
就比如伊利,就是围绕着世界杯的主要参赛球队进行营销布局
在球队方面,伊利先后签约了阿根廷、葡萄牙、西班牙、德国四支国家队
在球星方面,伊利签下了C罗、贝克汉姆和武磊三位“7号”球星,并将他们组建成为“梦之队”,在天猫旗舰店上新了“伊利足球梦之队”限定装,再度激发无数人对本届世界杯观赛参与感。
伊利签约下来的这些球队或者是球星,无论是在流量上还是热点的话题性上跟隔壁的蒙牛相比都好不逊色。
第三种从产品包装增加世界杯元素,增强参与互动感
对于快消行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产品,想要让产品契合世界杯主题,包装就突出了其重要性。
品牌方可以通过产品包装、限定口味的设计与消费者产生互动,提高大众的参与感。
就比如蒙牛,作为2022世界杯官方指定高端鲜奶赞助商,蒙牛以世界杯为主题中心,为世界杯提供定制限定款产品包装。
蒙牛的限定款包装集结了世界杯全部32支队伍,以象征世界杯最高荣耀的大力神杯为视觉中心,背景是由水墨笔刷绘制而成的国旗拼色图形,极大满足了收集爱好者的需求。
旗下每日鲜语还推出了一款号码瓶限定装,同时配合集瓶身赢大奖、押宝竞赛等创新玩法,掀起了一波世界杯营销的新**。
第四种围绕世界杯主题内容推出限定新品
“世界杯限定季”,各个不同品牌推出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的世界杯主题新产品,让体育热潮在线上线下一同蔓延。
就比如雀巢咖啡,早在世界杯正式开始前,雀巢就正式开启了世界杯营销。给热爱喝咖啡的球迷以及观赛观众推出了含2倍***的新品——雀巢燃魂。
在新品推出同时,雀巢伴随而来的还有足球主题包装礼盒、日本进口金牌黑咖啡足球主题礼盒,助力消费者直面「困」局。
不仅如此,关于新品的推广,雀巢还准备了官方正品球衣,官方指定足球,还有限定足球乐高等千元足球周边好礼,让消费者感受足球热情的同时,也为咖啡开拓更多饮用场景。
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已成为全球性的狂欢事件,承载了品牌极强的商业化需求。
互联网时代下的体育营销方式已然发生了更迭,从单一的赛事赞助形式,开始往话题营销及事件营销、广告等互动式营销转移,从走眼到走心,是品牌在体育赛事营销的新趋势。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