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散打世界杯武汉站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散打比赛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请散打达人进来下

1979年,随着中国武术热的再度兴起,中国体委按照竞技体育模式,首先在浙江省体委、北京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进行了武术对抗性项目的试点训练,并于同年5月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做了首次汇报表演。同年,又进行了几次比赛。1982年制定了《散打比赛规则》,1989年,散打被国家体委批准为正式比赛项目,并设“团体锦标赛”和“个人锦标赛”赛制。现在武术散打对传统技击术进行归纳、整理,舍弃它们的具体形态,找出其中带有共性的规律,即把中国各拳种门派的拳法、腿法通过规整,总结出它们的基本运动形式,经过高度抽象,确立进攻技术具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直线型方法,另一种是弧线型方法。拳法以冲、掼、抄、鞭,腿法以蹬、踹、扫、摆、勾为内容,摔法则根据“快摔”的要求和“无把”的特点,主要把握“破坏重心”和“抡圈”的要点,创造出“接招摔”和“夹打摔”的方法。同时,防守技术也划分为“接触式防守”和“不接触式防守”两种。散打从比赛形式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打擂台”的方式,一方掉擂出局即为输方。在竞赛方法上采用三局两胜制,先赢两局者即为赢家。2000年首届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在湖南长沙市举行,湖南卫视对赛事作了全程报道,这是中国武术散打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国武术散打进入了专业赛制的时期。众多散打高手登台竞技,当年的散打王是来自***体院的“劈腿王”柳海龙。2001年3月27日,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散打馆拉开帷幕,比赛的直播工作在2000年湖南卫视现场直播的基础上,采取国内各地方与国外电视台同步直播的形式进行。从2001年2月15日开始,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体育报、北京电视台、北京有线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全国180多家媒体对赛事的筹备情况进行了跟踪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对2001年散打王争霸赛的广泛关注。通过2000年一年来的比赛,散打王争霸赛已经在体育界、武术界尤其是散打专业队中得到了普遍认同,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参加散打王争霸赛的热情空前高涨。 2001年,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的报名工作业已于2月10日截止,报名队由2000年的25支增加到40多支,报名人数由117名增加到200多名,其中很多是国内、国际比赛的冠军。由于报名人数的大幅度增加,比赛采用单循环淘汰制。 2001年的散打王争霸赛以北京为主赛区,在全国各大重点城市轮回比赛的形式进行比赛,这场赛事给越来越多的人带去新的惊喜。2001年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在整体灯光、音响、舞台包装、武舞表演比2000年更精彩,更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这是竞技体育、时尚文化和影视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的里程碑。2001年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在竞赛组织方面的最大突破是邀请外国选手正式组队参加常规比赛。这标志着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的国际化理念将由设想变成为现实。2001年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将分为资格晋级赛、八强赛、半决赛、决赛(各级别冠军赛)、总决赛(王者争霸赛)、超级散打王争霸赛等六个阶段进行比赛。当年的散打王是来自北体大的“白眉大侠”“鞭腿王”苑玉宝。

散打世界杯武汉站 散打比赛

精彩的比赛像散打王争霸赛中的几场决赛和柳海龙的几场比赛,都是非常精彩的。

散打比赛

散打的由来

散打又称为散手,在中国历代有许多种称谓,如相搏、手搏、白打、对拆、技击等。由于多种对抗都采用擂台的形式,因此在中国民间还有“打擂台”之称。然而,现在的散打与传统的散打有着本质的区别。

散打世界杯武汉站 散打比赛

现在的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套路演练形式,一种是格斗对抗形式。散打就是格斗对抗形式的一种。

散打的发展

近年来,国际的徒手搏击术在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五彩缤纷、欣欣向荣之势。特别是欧美的自由搏击、泰国的泰拳以及日本的K-1都以频繁的赛事、强大的攻击力和震撼的宣传效果风靡世界。中国武术散打运动也与国际搏击运动一样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无论是国内的“散打王争霸赛”,还是中国散打对抗美国职业拳击、泰国职业泰拳亦或是散打对抗法国自由搏击、日本空手道等,一时间中外武林赛事频繁,捷报频传,真有让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感觉。然而冷静地分析中国武术散打的现状,却发现有很多不足,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散打世界杯武汉站 散打比赛

一、中国散打的回顾

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社会价值极高。散打是中国武术的一部分,就是把武术中最直接、最简单的招法提炼出来,以快速击倒或摔倒对手为目的的竞技体育项目。1978年,国家正式启动武术散打试点工作。1979年,原国家体委决定在浙江、北京体院和武汉体院三个单位进行武术散打项目试点工作。1982年,确定了“全国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初稿,并在北京举办了全国武术对抗项目邀请赛。1989年,散打被正式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1991年,散打成为世界锦标赛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举行了6届世界锦标赛,并且举办了首届散打世界杯比赛。1998年,散打被列为第12届亚运会竞赛项目。1999年,散打全面发展,新规则规定参赛选手除保留护裆、拳套外,去除了所有的护具,从而大大增强了比赛的观赏性和激烈程度,为散打运动走向市场打下了基础。近年来,在新规则的指引下,国内外赛事频繁,无论是国内的“散打王”还是对抗美国职业拳击、泰国职业泰拳,都进入了良性发展,并逐步走向正轨。

1998年,中国散打应战欧洲联队,9比0胜;接受美国自由搏击的挑战,8比1胜;获曼谷亚运会武术散打全部5枚金牌。

1999年,中国散打对美国自由搏击,7比2胜;中国功夫对美国职业拳击,7比2胜。

2000年,中国散打对美国职业拳击,6比3胜。

2001年,中国散打对法国自由搏击,2比1胜;对韩国跆拳道3比1胜;对美国散打4比0胜。

2001至~2002,中国散打与泰拳进行了3次较量,在“广州站”,中国散打队凭点数5比2取胜;在“曼谷站”,中国散打1比4败;第三次“广州站”一战,中国散打7比2胜。

如果仅从表面现象看,中国武术散打似乎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但客观冷静地分析对手的实际和比赛现场中方队员的表现,笔者觉得中国散打还很稚嫩,散打的路还很长,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

首先,我们对外作战的对手并不是国外搏击赛场的一流选手。以中国散打对抗美国职业拳击为例,几次中美交锋,美国派来的都是二三流选手,那些大牌明星,如泰森、霍力菲尔德等是绝不会来参战的。而我们派出的选手基本上都是国内顶尖的一线队员。以顶尖队员对抗国外二三流选手似乎有些胜之不武,如果沾沾自喜,真可谓是坐井观天了。

再有,就算国外派出的是一流选手参赛,可散打赢得非常艰难,或者说我们的散打赢得很不光彩。以散打对抗泰拳为例,第一回合的“广州站”和“曼谷站”交锋,比赛结果“广州站”中国散打队凭点数5比2取胜,然而在“曼谷站”的“泰王杯”客场对抗中却以1比4惨败。本人对两站比赛双方的技术运用及得分点数进行了统计,从两站12场比赛总得分点数结果统计看,中方总点数562点,泰方总点数426点,在总点数高出对方136点的情况下,总结果却是6比6平,并且有4人被泰方KO,而我方KO对方为0。如今第二回合的比赛已经结束,散打暂时以7比2领先,“曼谷站”的比赛也即将拉开帷幕。由此可见,散打对泰拳的胜利是凭借规则有利于散打得点而取胜,这在比赛现场双方队员的表现上可以一目了然。比赛中,泰方频以重扫腿和重膝猛击散打队员,散打队员只能频繁使用近身搂抱对手,并利用摔法和直线腿法反击对手。因此比赛场面经常出现散打队员被对方追着打,并且多次出现被KO的场面。所以中泰对抗中,中国散打虽然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但是胜在点数上和规则有利于散打得分上。

散打的现状

中国散打经过20年的发展,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体能、抗击打能力已经有了较大提高,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运动员,同时,教练员、裁判员队伍也形成,标志着散打自身建设在走向成熟。但是,中国武术散打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国外的搏击术相比较显得更文气些。虽然散打在1989年被国家体委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但国人似乎更热衷于武术套路及武术健身。天安门广场曾有万人太极拳表演的情形。当然,这是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底蕴的体现,但从搏击比赛激烈性的角度及观众的关心程度看,却显得力不从心。

从规则的角度分析,中国散打强调的是打点得分取胜,因此采用累积记分制。2000年至2002年举行的散打王争霸擂台赛就是采用累积积分制,运动员在比赛中多是以抢点得分为战术指导思想,较少使用重拳、重腿击倒战术,这与散打王争霸擂台赛的规则导向有关。因为击倒只比摔倒多得一分,很难拉开得分的差距,而重拳、重腿进攻很容易被对手运用灵活的技法得点而失分。由于散打规则不鼓励击倒,倾向于击中得分,因此比赛场上便出现了频繁使用不疼不痒的小边腿进攻及相互搂抱的抱摔现象。在刚刚结束的2002年散打王总决赛现场情况看,虽然各级别冠军为总冠军头衔奋力拼搏,并体现出了中国武术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特点,但从赛场效果及竞技的角度看却显现不足。无论是总冠军宝力高还是表现神勇的薛凤强,均以打点得分为指导思想,缺少有威胁的重拳及重腿进攻,因此整场比赛并没有出现观众火爆及队员真正意义上的KO场面。这也是“散打王”总决赛规模、影响力不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散打规则:

一、竞赛性质。

团体比赛、个人比赛。

二、竞赛办法。

1、循环赛、单败淘汰赛、双败淘汰赛。

2、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3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三、体重分级。

(一)52公斤级〔52公斤以下(含52公斤)〕。

(二)56公斤级〔52公斤以上--56公斤〕。

(三)60公斤级〔56公斤以上--60公斤〕。

(四)65公斤级〔60公斤以上--65公斤〕。

(五)70公斤级〔65公斤以上--70公斤〕。

(六)75公斤级〔70公斤以上--75公斤〕。

(七)80公斤级〔75公斤以上--80公斤〕。

(八)85公斤级〔80公斤以上--85公斤〕。

四、服装护具。

(一)运动员必须穿戴大会规定的拳套、护头、护齿、护裆、护腿、赤脚穿护脚背。

穿与比赛护具颜色相同的背心和短裤,护裆必须穿在短裤内。

(二)比赛的护具分红、黑两种。

(三)拳套的重量:65公斤级及以下级别的拳套为230克;70公斤级及以上

级别的拳套为280克。

进攻方法与得分标准

一、禁击部位:

后脑、颈部、裆部。

二、得分部位:

头部、躯干、大腿、小腿。

三、禁用方法:

1、用头、肘、膝、和反关节的动作进攻对方。

2、用转身后摆腿进攻对方头部。

3、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

4、一方倒地,另一方用脚进攻对方头部。

四、可用方法:

除禁用方法外的各种武术流派的招法。

五、得分标准:

(一)优势胜利

1、在一局比赛中,先完成三个三分动作者。

2、在比赛中,双方实力悬殊,台上裁判员征得裁判长的同意,判技术强者为

该场胜方。

3、被重击(侵人犯规除外)倒地不起达10秒,或虽能站立但知觉失常,判对

方为该场胜方。

4、一场比赛中,被重击强制读秒(侵人犯规除外)达3次,判对方为该场胜

方。

5、比赛中,运动员出现伤病,经医生鉴定不能继续比赛者,判对方为该场

胜方。

(二)得3分

1、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迅速站立者,得3分。

2、用转身后摆腿击中对方躯干部位而自己站立者,得3分。

(三)得2分

1、一方倒地(两脚以外任何部位接触台面),站立者得2分。

2、用腿法击中对方躯干部位。

3、被强制读秒一次,对方得2分。

4、受警告一次,对方得2分。

(四)得1分

1、用手法击中对方得分部位。

2、用腿法击中对方头部、大腿和小腿。

3、运动员消极8秒,被指定进攻后,8秒钟内仍不进攻,对方得1分。

4、主动倒地超过3秒钟不起立,对方得1分。

5、受劝告一次,对方得1分。

(五)不得分

1、方法不清楚,效果不明显。

2、双方倒地或下台。

3、双方互打互踢。

4、用方法主动倒地,对方不得分。

5、抱缠时击中对方。

散打的现状及发展

一、引子——散打的出身

首先澄清一个问题:散打是否如有些朋友所说的仅有二十年或三年的年轻事物,输得再惨也不丢脸?窃以为不然。虽然散打作为一种竞技项目独立存在的历史确实很短,但是它抽象于千年中华武术母体在先,冠以“中国功夫”显赫威名在后,不管你承认不承认,现在武协对外交流均以“中国功夫vs某某某某”挂牌。在外人的眼里,他们根本不是在和所谓年轻的、不成熟的、允许犯错的什么散打交手,他们就是在和中国功夫较量!打败面前的散打运动员,就是打败名扬天下的中国功夫!既然如此,那么散打对外交流时丢盔弃甲真的就那么不重要?那么可以促进散打的“进一步发展”?我想,如果我们在条件未成熟时,就完全循他人赛例贸然作战,恐怕不是勇于学习,而是在逞匹夫之勇,以己之短击人之长,到头来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盖因武事异于常物,威名虚荣于武术如同水之于舟,常胜则如水之载舟,常败则如水之覆舟。连败上几回,散打名声扫地,全中国的年轻人一窝蜂学泰拳去了,散打教练通通失业或转行挂羊头卖狗肉,还奢谈促进散打发展云云?

二、问题——武术的光荣与尴尬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这么爱护散打(或中国武术)的声誉,以至于有时不惜要与老外在规则赛例上锱铢必较呢?答案是:因为散打是中华武术复兴的最具雏形的载体,但他目前的发展却仍然严重不足!

我不是一个夜郎自大,故步自封之人,一向提倡学习和交流。如果中国武术的内涵真的比不上泰拳深厚,中国功夫真的不如外国武技合理和有效,那么,有什么不可以放下的架子?有什么不可以抛开的面子?我们大可以首先理直气壮地承认泰拳世界最强,就象承认巴西足球世界第一一样,然后也象足协一样花上些银子,延请大批方头黎面的泰国人来为我们传授泰拳真经,并寻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后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这种事情算不上伤面子,如果算,那么我们的面子早就伤痕累累了。因为一百多年来我们已经干了不知道多少这方面的事了,从天文到地理,从鸡毛到蒜皮,贫弱不堪的中国在走向崛起、走向现代化的血泪征程中,早已无数次地承认别人的东西比我们的强!这,算不了什么。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勇于超越,即便是跨下之辱,我们也不是不可以忍受,何况一区区泰拳呢?但是如果明明是自己好的东西却不敢坚持、不善于坚持,那显然近乎**!虽然近代以降,我们确实落后世界太多,但是老祖宗数千年的积淀,毕竟还是留给了我们一些传家之宝,足以令我等在些许领域傲视全球,武术,就是其中之一!

武术的内涵有多大多深厚,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没有足够的资格来为她下定论。但是仅仅从她的粗略外延即拳种的多样性上我们就可以略窥一二。而散打职业化推行三年,即与泰拳之流互有胜负(这句话总说得起吧),则似乎也可以散打之薄发反证武术之厚积。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现在又不拿出看家本领去横扫天下,却羞答答地将乳臭未干的散打推出去呢?我想,这除了传统武术不适应擂台形式等客观原因外,最直接的主观原因应该是:想横扫天下,中国武术还没有作好准备,因为她目前正处于发展的低潮期!打个比喻,中华武术是武功高强的父亲,但是他生病了,散打则是他年幼力小的儿子,刚刚学了点基本功,现在不断有人上门挑战来了,你是让父亲抱病出战,还是让儿子以死相拼?还是按照小说方家的逻辑,归隐山林,待父亲病愈或儿子学成,再行寻仇?让我们用点耐心,把话题说开去。

三、回顾——武术的历史定位

在冷兵器时代,武术的实际用途是很大的,称得上是当时的“先进生产力”之一了,所以当时的人们无不热衷此道。武术因而得以与当时部分最优秀的智商、最明达的悟性以及最雄厚的财势相结合,其不断发扬光大实乃成章而顺理之事。从横向比较看,中华文明和中国人口在长时间(或者讲在冷兵器时代)一直占据世界的领先地位,显然为武术的发展水平领先外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力基础,而中华文化内蕴自调的秉性又暗合于武术自我挖潜的内质,中华武术确实没有理由不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武术门类。然而到得热兵器时代,武术的漫漫长夜来临了,由于武术的实用价值骤然间被消祢于近乎无形,其对人们的吸引力自然也就大大降低,同步而来的恰恰又是中国近代以来长时间的落后与贫弱,中华武术由此步入了发展的低潮时期。

然而西方武术是否就借此机会超越中华武术呢?否。正如我们所讲的,武术乃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虽然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发达程度远远超出中华文明,但是热兵器的大量运用和迅猛发展也断送了武术在西方国家的进化可能(就好比现在的猿猴永远都没有机会进化为现代人类一样)。斗胆断言一句:西方也许永远都无法在武术上达到中国武术曾经达到的发展高度了。对于中国人来讲,保存和发扬好老祖宗创造的武术瑰宝,中国功夫的威名一定可以代代相传!

既然武术不再以先进生产力的面目出现,那么在热兵器乃至核武器时代,它要继续存在和发展,就必然要努力寻找到自己的新定位。从目前来看,在现代化的重迫之下,有三种途径可以作为武术继续发展传承的载体:其一为单纯的民间口传身授;其二为相对野蛮的黑市赌拳;其三则为相对文明的体育竞技运动。

中国以和为贵的文化秉性以及武德在先的武术价值观决定了很长一段时间里选择的是第一条道路,即民间的口传身授。但是对于武术来讲,这很大程度上只是武术作为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现象的自我发展惯性的表现而已,是一种较低层次、自然、无为的发展状态。由于难以与最好的人才和财力自然结合,同时实用机会少、对抗性不足(对于普通人来讲,练武的主要功能只是强身健体而已),所以阻碍了武术继承的完整性,削弱了武术的实战性。传统武术、民间武术承中华武术之衣钵,如今却要屡屡面对擂台实战应战与否之尴尬,不能说就没有这方面的原因。再则,以这种方式传承的武术往往只在同一门类内对练切磋,严重缺乏跨拳种的交流,而近亲繁殖乃事物发展的大忌。所以,尽管这一途径在现代历史条件下对延续中华武术的香火居功至伟且今后仍将期望它(也肯定会)继续发挥这一功能,但是我们仍然要说,如果今天继续束手坐视武术凭借着自我的生命力顽强而艰难地在民间自生自灭的话,中华武术彻底萎缩凋零结局的来临恐怕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即便这一进程可能很慢,结局却已注定。

与中华武术不同的是,有的武术门类选择的就是第二种途径,比如泰拳。黑市拳与人性中的暴力倾向、赌赛需求直接相关,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发泄的场所,后者为前者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应该说泰拳数百年来的较好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拜黑市赌拳所赐(尽管后来泰拳也发展出相对文明的职业比赛)。由此也就不难解释泰拳一以贯之的硬朗、残忍以及较好的擂台观赏性价值了。然而这种发展途径从本质上说与古罗马的角斗士乃至于斗犬、斗鸡、斗蟋蟀没有太大的区别,观者大呼过瘾之余,可曾念及斗者喋血搏命之苦?而这显然与中国的民族文化心理相悖,恐难以成为现代武术的发展主渠道。更何况,将一向号称正大光明、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发展成为人性之相对黑暗部分的代言人,汝于心何忍哉?

与黑市拳相比,第三条途径显然有着较好的合理性。体育乃是和平时期的战争,是过滤血腥之后的暴力,是赌赛需求的合法发泄(君不见足彩泛滥否),是民族虚荣的较好寄托,也是人类在科技膨胀中内视自我生命力的最佳管径。这也正是体育肇始于古代希罗,却在科技与文明的现代爆发式地风行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所在。由此也就不难解释如今当局为何要将武术列入体育范畴,且使出浑身解数欲将其挤入奥运大门了。显然,如能搭乘上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奥运列车,古老的中华武术重新焕发年轻风采的日子似乎就指日可待了。

然而且慢,武术毕竟不同于其他体育运动,她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作为一种体育运动而存在的。虽然在数千年的发展路程中,她也经受了各种文化事物的渗透与交融,遂成为一门包罗万象的大杂烩,但是终而究之,她的内质还是一种格斗术。业余体育以高尚之体育道德精神感召于世乃其成功的最佳伦理基础,因此一向十分强调对选手的保护,以彰显其人性关怀、追求和平的特质。然而正是这点恰恰成为其与武术难以完全契合的最大障碍。其他体育项目对抗再激烈,其注意力也是集中于第三种事物身上(如足球,如箭靶),对人体的伤害乃附带而生的。而格斗术的本质却是直接打击和伤害对手!因此业余体育对于格斗类的项目一向是怀有戒心的,其表现就是通过层层保护对选手实施严格的限制。长久以往,格斗项目实际上在业余体育的形式下已经逐渐失真,其技术中所蕴含的格斗精神内髓也已经渐渐失落,蜕变为徒有其表的形式格斗术。过去散手中大量存在的摸摸拳、小鞭腿、消极游斗、打击力与抗打力差、蹲马桶要分以及所谓的“得分意识”等诸多恶习本质上都是业余体育形式对武术内容的扭曲、变形和**的必然产物。武术的最高境界乃审视、发现和追求人类自身生命力的最大化,永远满足于“点到即止”最终只会断送武术的生命张力。

四、答案——武术的现代化

由此可见,格斗项目要想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准,就必须满足一定的对抗性,模拟出较好的实战真实性,而要做到这一点,业余体育形式恐怕不是一个好的载体。但是要让我们回到黑市拳赛的原始野蛮状态中那也是绝无可能。如此看来,发展职业搏击擂台赛应该是一个较好的折中办法。职业擂台赛既有一定的擂台保护措施来保护选手,又具备较好的对抗性以满足武术在实战对抗中寻求发展的基本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职业赛由于具备较好的观赏性和商业运作手段,可以吸引较多的眼球来创造出足够大的市场,用以养活一定数量的职业人员。发展得好还可以形成一个大产业,籍此吸收足够的智商和财力,满足继续发扬光大武术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想想NBA的成功之道吧,我们基本上可以说,天下最有篮球天赋的人都集中在NBA了,但是我们绝不能说,现在天下最有练武天赋的人都集中在散打王中了!而试想,如不能吸引足够的人力物力为武术的发展出谋划策,武术的传承恐怕都难以为继,还奢谈什么发扬光大?)。

如此说来,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期望武术继续发展壮大,其主渠道还是应该定位在发展职业擂台赛之上。就目前而言,初具规模的散打王应该是最佳侯选人之一。但是很显然,相对于摆在他面前厚重的历史使命,目前的散打王真的如其短暂历史一样,仅是一个三岁小孩罢了。然而小并不可怕,相反白纸之上好画图。如今的散打王正处在发展战略定位的关口之上,是到了该为他谋划“人生”道路的时候了。基于前文的认识,我认为散打王要走向成功,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其一,散打王应该发展成为一项商业运作成功的职业搏击赛。

这一职业搏击赛应该具备较强的对抗性,模拟出较好的实战性,拥有足够大的市场。为此她必须勇于改革,尽可能地放开不合理的规则限制,善于学习外国同类项目运作的先进经验。较强的对抗性和实战性是武术散打保留格斗内髓的必备条件;同时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打开市场,将武术散打的产业蛋糕做大,吸收最好的人才从事武术事业,为武术散打的良性循环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作为培育潜在观众和潜在选手的战略举措之一,国家完全可以在中小学教育中推行武术必修课,培养全民的武术修养,将全民的智慧和兴趣引导到武术散打事业上来。

其二,散打王必须是一项善于吸收中华传统武术精华的搏击赛。

如前所述,散打王应该是为中华武术的复兴而生,为重整中国功夫雄风而生,脱离传统武术的散打就象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中华武术实乃当世瑰宝,中国功夫威震寰球,散打倘若弃此而**,无异于买珠而还椟,捧金碗而乞饭!为此她必须勇于反思散打的指导思想,敢于引进传统技法,再造散打的技术体系,同时她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打开与传统武术交流的大门,为此可以采取实验先行、修改规则、采用分指手套、在赛制上向传统武术倾斜等等措施。要从战略的高度上了解传统武术元素进入散打的极端重要性和巨大品牌号召力。

五、结语——武术散打的将来

俗话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武术散打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甚至需要一整个历史时段。我们应该深刻认识中国武术的发展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改革方案,我们也要加倍珍爱中国武术的品牌形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交流和对抗。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哪怕在条件尚未成就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也只应是适当、必要的保护与谨慎,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超越,而不是懦弱无为的故步自封和盲目傲慢的夜郎自大。只要我们认清方向,坚定发展,假以时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武术散打定能重振昔日雄风,领袖天下武林!

参考资料:http://www.shanxixingyiquan.com/bbs/TopicOther.asp?t=5&BoardID=29&id=1066

散打世界杯武汉站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散打比赛、散打世界杯武汉站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专题推荐:

欧锦赛2024动态

2024年欧洲杯资讯

巴西甲级联赛积分榜

巴西甲级联赛资讯

巴西足球甲级联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