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女子赛艇世界杯,以及赛艇起源于哪个国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赛艇的历史发展
赛艇运动起源于英国。

17世纪泰晤士河的船工们经常举行划船比赛。
1715年为庆祝英王加冕,首次举行赛艇比赛。
1775年英国制定赛艇竞赛规则,同年成立了赛艇俱乐部。

1811年伊顿公学首次举行八人赛艇比赛。
1829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首次举行校际赛艇比赛。

民众对这种比赛非常感兴趣,观众较多。
以后又逐渐增设一系列的杯赛,参加比赛者已不限于两校,除英国外,还有几十个国家派队参加。
1839年举办赛艇杯赛。
1846年英国人在艇舷上安装了桨架,增加桨的长度,提高划桨效果;1847年又将重叠板的外龙骨艇改装成平滑的内龙骨艇,提高了赛艇速度。
1857年美国的巴布科克(Babcock)发明滑座,运动员划桨时身体能前后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腿部力量。
1882年俄国人将封闭式桨栓改为活动式桨环,增大划桨幅度。
1890年英国制定类似现代的赛艇竞赛规则。
1892年,在意大利都灵成立国际赛艇联合会,当时有6个会员。
当年举行第1届欧洲赛艇锦标赛。
此后,国际赛艇比赛一直在国际赛艇联合会的领导下组织进行。
国际赛艇联合会拥有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协会。
1923年国际赛艇联合会的总部由都灵迁至瑞士,从1997年起设在瑞士的洛桑。
1962年在瑞士举行第1届世界赛艇锦标赛,至1974年共举办4届。
从1975年起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锦标赛。
赛艇运动项目较多。
国际赛艇联合会设立的世界赛艇锦标赛有23个项目,分4个级别。
即:男子公开级、轻量级;女子公开级、轻量级。
每一个级别又按运动形式分单桨和双桨;按参加人数分单人、双人、四人、八人赛艇;有些项目还分有舵手、无舵手。
为了简化,各项目名称用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来表示:M为男子,W为女子,L为轻量级,数字为桨手人数,×为双桨,+为单桨有舵手,-为单桨无舵手。
因此赛艇运动根据桨手人数、体重、操桨方式及有无舵手,可分成8种赛艇比赛项目。
国际赛艇联合会主办的比赛还有世界23岁以下赛艇锦标赛、世界残疾人赛艇锦标赛、世界杯系列赛和世界老将赛艇比赛等。
1896年第1届奥运会已将赛艇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但由于天气恶劣临时取消。
1900年第2届奥运会上举行了赛艇比赛,设6个单项。
但当时的比赛规则不完善,比赛的距离、航道和比赛细则都不明确。
1934年,国际赛艇联合会规定比赛必须在2000米的直道上举行,宽度至少可容纳3条艇比赛。
由于奥运会设立赛艇项目,并设有较多单项,促使各国对赛艇运动高度重视,推动了这项运动的发展。
历届奥运会赛艇比赛的项目已有多次变化,具体情况见表。
从1976年开始,允许女子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赛艇比赛。
历届奥运会女子赛艇比赛项目变化见表。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轻量级赛艇比赛及新规则被引入奥运会,男子、女子同时设立了轻量级赛艇项目,比赛仍为14项。
赛艇起源于哪个国家
英国。
17世纪泰晤士河的船工们经常举行划船比赛。1715年为庆祝英王加冕,首次举行赛艇比赛。1775年英国制定赛艇竞赛规则,同年成立了赛艇俱乐部。
1811年伊顿公学首次举行八人赛艇比赛。1829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首次举行校际赛艇比赛。民众对这种比赛非常感兴趣,观众较多。以后又逐渐增设一系列的杯赛,参加比赛者已不限于两校,除英国外,还有几十个国家派队参加。1839年举办赛艇杯赛。
1846年英国人在艇舷上安装了桨架,增加桨的长度,提高划桨效果;1847年又将重叠板的外龙骨艇改装成平滑的内龙骨艇,提高了赛艇速度。
1857年美国的巴布科克(Babcock)发明滑座,运动员划桨时身体能前后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腿部力量。 1882年俄国人将封闭式桨栓改为活动式桨环,增大划桨幅度。 1890年英国制定类似现代的赛艇竞赛规则。
扩展资料
皮划艇历史:
皮艇起源于格陵兰岛上的爱斯基摩人所制作的一种小船,这种船用鲸鱼皮、水獭皮包在骨头架子上,用两端有桨叶的桨划动。划艇则起源于加拿大,因此又称加拿大划艇。实际上,这两种艇都是从独木舟演变而来的,因此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朝鲜、香港、澳门等地都把皮划艇称为独木舟。
独木舟是人类祖先在原始社会就已广泛使用于渔猎和运输的水上劳动交通工具。原始的独木舟在世界许多地方发现过,例如非洲的埃及、南亚的印度和西欧的荷兰。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浙江湖州钱山漾、浙江余姚河姆渡、福建连江、广东化州等都出土过独木舟或船桨的残骸,这些文物已有5000~9000年的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赛艇
赛艇有几个人
【赛艇简介】
[编辑本段]
赛艇是奥运会最传统的比赛项目之一。赛艇是由一名或多名桨手坐在舟艇上,背向舟艇前进的方向,运用其肌肉力量,通过桨和桨架简单杠杆作用进行划水,使舟艇前进的一项水上运动。舟艇上可以有舵手,也可以无舵手。
赛艇运动多在江河湖泊等大自然水域中进行,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受到大自然的沐浴,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增强全身肌肉力量,调节神经系统平衡,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赛艇运动员的肺活量在各项体育项目中占第一位,可达7000毫升,有人把赛艇运动称为肺部体操。
赛艇比赛开始时,各艇在起航线后排齐。发令员发令后,各艇以最快的速度划向终点,以艇首到达终点的先后判定比赛胜负。在天然水域比赛,天气情况对比赛成绩会产生影响,甚至前后两组比赛时的天气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比赛成绩也不具有绝对的可比性。所以,赛艇比赛成绩没有世界纪录。
【赛艇历史】
[编辑本段]
赛艇运动起源于英国。17世纪泰晤士河的船工们经常举行划船比赛。1715年为庆祝英王加冕,首次举行赛艇比赛。1775年英国制定赛艇竞赛规则,同年成立了赛艇俱乐部。
1811年伊顿公学首次举行八人赛艇比赛。1829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首次举行校际赛艇比赛。民众对这种比赛非常感兴趣,观众较多。以后又逐渐增设一系列的杯赛,参加比赛者已不限于两校,除英国外,还有几十个国家派队参加。1839年举办赛艇杯赛。
1846年英国人在艇舷上安装了桨架,增加桨的长度,提高划桨效果;1847年又将重叠板的外龙骨艇改装成平滑的内龙骨艇,提高了赛艇速度。
1857年美国的巴布科克(Babcock)发明滑座,运动员划桨时身体能前后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腿部力量。 1882年俄国人将封闭式桨栓改为活动式桨环,增大划桨幅度。 1890年英国制定类似现代的赛艇竞赛规则。
1892年,在意大利都灵成立国际赛艇联合会,当时有6个会员。当年举行第1届欧洲赛艇锦标赛。此后,国际赛艇比赛一直在国际赛艇联合会的领导下组织进行。国际赛艇联合会目前拥有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协会。1923年国际赛艇联合会的总部由都灵迁至瑞士,从1997年起设在瑞士的洛桑。
1962年在瑞士举行第1届世界赛艇锦标赛,至1974年共举办4届。从1975年起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锦标赛。赛艇运动项目较多。目前,国际赛艇联合会设立的世界赛艇锦标赛有23个项目,分4个级别。即:男子公开级、轻量级;女子公开级、轻量级。每一个级别又按运动形式分单桨和双桨;按参加人数分单人、双人、四人、八人赛艇;有些项目还分有舵手、无舵手。为了简化,各项目名称用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来表示:"M"为男子,"W"为女子,"L"为轻量级,数字为桨手人数,"×"为双桨,"+"为单桨有舵手,"-"为单桨无舵手。因此赛艇运动根据桨手人数、体重、操桨方式及有无舵手,可分成8种赛艇比赛项目。
国际赛艇联合会主办的比赛还有世界23岁以下赛艇锦标赛、世界残疾人赛艇锦标赛、世界杯系列赛和世界老将赛艇比赛等。
1896年第1届奥运会已将赛艇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但由于天气恶劣临时取消。1900年第2届奥运会上举行了赛艇比赛,设6个单项。但当时的比赛规则不完善,比赛的距离、航道和比赛细则都不明确。1934年,国际赛艇联合会规定比赛必须在2000米的直道上举行,宽度至少可容纳3条艇比赛。
由于奥运会设立赛艇项目,并设有较多单项,促使各国对赛艇运动高度重视,推动了这项运动的发展。历届奥运会赛艇比赛的项目已有多次变化,具体情况见表。
从1976年开始,允许女子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赛艇比赛。历届奥运会女子赛艇比赛项目变化见表。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轻量级赛艇比赛及新规则被引入奥运会,男子、女子同时设立了轻量级赛艇项目,比赛仍为14项。
【场地设施】
[编辑本段]
比赛必须在静水水面上进行。从起点到终点,应是同样宽度的直航道。航道长2000米,宽度为13.5米。一般为6条航道,最多为8条航道。比赛的航道除有2000米的比赛距离外,还有适当的准备活动水域。终点线外至少留有100米的自由水域。航道两边,应各留有一条航道宽度的安全警戒水域。
航道由串联在一起的浮标区分。浮标的间隔为10米或12.5米,浮标表面应该是柔软的,直径不得超出15厘米。整条航道上的浮标颜色呈规律分布。浮标从起点至100米为红色,从100米后至1750米为橙色或白色,从1750米后至终点为红色。在整个赛道两侧每间隔250米应有明显的距离标志。
同时,为了表示起航区的结束,在100米处应有两面白旗置于航道两侧,以标明这个界限。从起航线算起,中间每隔250米,应用颜色不同的浮标表明这段距离。在起航线和终点线上不设置浮标。在终点线的外航道两边至少5米处,设置两个白色的大浮标(水鼓),在它的上面各固定一面红旗,以标明航道的终点。
发令塔(Start Tower)是赛艇比赛的专用设施。赛艇比赛开始时,运动员的船艇排在起航线后面,由位于起航线一侧的起点裁判员和取齐裁判员负责使各艇的艇首在起航线上排齐,发令员则站在专门设置的发令塔上。发令塔设在起航线外30~50米处,航道水域中心线的延长线上。
为了让各艇的运动员均能清晰地看到和听到发令员的各种信号,塔上供发令员工作的发令台至少要高于水面3米,但不超过6米。当取齐员在起点线一侧用白旗示意各艇已排齐,可以发令时,发令员即开始逐道点名。点名结束,发令员用英语喊"Attention"(注意),然后举起红旗。在不定长的间歇后再叫"Go",同时挥下红旗。运动员看到和听到发令员的信号后,即可起航,比赛开始。
如果在"Go"发出前有舟艇出发,即为抢航。出现抢航,**回重新出发,并给予抢航艇警告处罚。由于发令员在发令塔上居高临下,可及时发现和处理运动员出发时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
阿格苏出发系统(Agsostart Starting System)又名"取齐控制器",简称起航器,是赛艇比赛的专用器材设备。这种控制器在每一条航道的起航线上有一个单臂挡板,挡板呈凹形。出发前运动员将船头顶在挡板凹陷处排齐,在音响出发令下达的同时,挡板向水中下坠。如果抢航,则船头顶向挡板弹回,避免过去抢航人工扶船现象。取齐控制器是电动液压装置,最先用于皮划艇比赛,1995年引进赛艇,并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正式使用。此系统采用的是灯光发令方法,在每个出发台上都装有红、绿两盏灯,当发令员发出"Attention"时,红灯亮起,发出出发信号时,绿灯亮起,比赛开始。
中国女子赛艇队的队员简介
民族:满族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6年4月25日出生地:辽宁省丹东市
身高:182.5cm
体重:74公斤
项目:赛艇
奥运会报名项目:赛艇
最好成绩:2007年世界赛艇锦标赛女子四人双桨第三名
身份:运动员
教练:曹棉英
注册单位:辽宁
个人爱好:影视
教育背景:本科
运动经历: 2000年丹东市航海运动学校焉伟亮
2004年辽宁省队姜海洋
2006年国家赛艇队姜海洋
主要成绩: 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女子四人单桨第一名
2007年世界赛艇锦标赛女子四人双桨第三名
2007年阿姆斯特丹赛艇世界杯女子四人双桨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冠军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2年01月27日
出生地: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
身高:182cm
体重:85公斤项目:赛艇
最好成绩: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四人双桨冠军
身份:运动员
教练:曹棉英
注册单位:山东
个人爱好:音乐阅读
教育背景:本科
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队友:唐宾、金紫薇、张杨杨性别:女
籍贯:辽宁省沈阳市
生日:1985年10月17日身高:1.84米
体重:78公斤
项目:赛艇女子八人艇
2003年全国城市运动会女子单人双桨冠军;
2004年世界杯女子八人单桨亚军;
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女子双人双桨第一名;
2007年世界赛艇锦标赛女子四人双桨第三名;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四人双桨冠军,为中国队夺得第29金。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9年2月20日
出生地:吉林省双辽市
身高:185.5cm
体重:83公斤
项目:赛艇
奥运会报名项目:赛艇
最好成绩:2007年世界赛艇青年锦标赛女子双人双桨冠军
身份:运动员教练:曹棉英
注册单位:辽宁
个人爱好:听歌,表演
教育背景:中专
运动经历:
小学期间被马文平教练发现天赋,并带领其锻炼篮球。篮球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张杨杨被要到了四平体校。
2004年,赶上辽宁省航海运动学校到四平选才,挑中了张杨杨,就这样她再次改项了。
2004年9月31日辽宁省航海运动学校姜海洋
2006年10月8日赛艇国家队曹棉英
女子赛艇世界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赛艇起源于哪个国家、女子赛艇世界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