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痛定思痛是什么意思,以及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是什么意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是什么意思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意思是: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痛定思痛,其痛更剧。人们不能因为韩愈未显达时轻率写下的投知求见文就否定他,否定他所取得的成就。
在有严格门第等级制度的古代,寒门子弟若没有人举荐,想出头比登天还难,所以韩愈写求见文是迫不得已。正所谓“布衣之士身居穷约,不借势于王公大人则无以成其志;王公大人功业显著,不借誉于布衣之士则无以广其名”。
我们不是还赞赏自荐的毛遂吗?又何必诟病韩昌黎呢?很多时候,痛苦总是难以避免的。痛苦过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可能都会时时记起这段经历。这令人们难过,但同时也给人们以警醒:积极地生活,不能再让这种痛苦在将来发生了。
故事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痛定思痛是什么意思解释
痛定思痛的意思是事后追思当时所遭的痛苦,而更加伤心。后指吸取教训,警惕未来。该成语是由唐·韩愈《与李翱书》:“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中概括出来的。后再“痛定思痛”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表示受挫折后的教训。
历史典故
在唐朝,韩愈是一个文名与官名同样显赫的人物,他文章出众,官居高位,颇受到后人赞颂。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就曾经在《日知录》一文中,批评韩愈未显达时轻率写下的投知求见之文,并对韩愈的人格也提出了质疑。
韩愈曾经在《与凤翔刑尚书书》中竭力自荐,并提出“布衣之士”与“王公大人”须互补的观点,这就是韩愈遭人诟病的缘由。其实,韩愈自有难言的苦衷。他年少时家道衰落,一家三十余口都盼着他能够取得一官半职,以维持生计。但事与愿违,他屡试不第,内心很焦虑,于是向达官贵人投知求见,可这并不是他内心所愿。
韩愈曾经写信给自己的好朋友李翱表明自己的心迹,说:“你还不了解我的话,当世就没有人能够明白我了。我当年在京城穷困潦倒,每日奔走于达官显贵之家,求他们的帮助,当时还不觉得难过,如今悲痛的心情平复了,再回过头来想那时所受的痛苦,简直不知道应当如何看待自己啊”。这番话语调沉痛无奈,让人不忍再对他多做苛责。
痛定思痛是什么意思 痛定思痛的意思
1、痛定思痛的解释: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2、读音:[tòng dìng sī tòng]
3、出处: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4、例句: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关于痛定思痛是什么意思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