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锦赛历届冠军
英锦赛历届冠军如下:
1984:史蒂夫·戴维斯。
1985:史蒂夫·戴维斯。
1986:史蒂夫·戴维斯。
1987:史蒂夫·戴维斯。
1988:道格·芒乔伊。
1989:斯蒂芬·亨得利。
1990:斯蒂芬·亨得利。
1991:约翰·帕洛特。
1992:吉米·怀特。
1993:罗尼·奥沙利文。
1994:斯蒂芬·亨得利。
1995:斯蒂芬·亨得利。
1996:斯蒂芬·亨得利。
1997:罗尼·奥沙利文。
1998:约翰·希金斯。
1999:马克·威廉姆斯。
2000:约翰·希金斯。
2001:罗尼·奥沙利文。
2002:马克·威廉姆斯。
2003:马修·史蒂文斯。
2004:斯蒂芬·马奎尔。
2005:丁俊晖。
2006:彼得·艾伯顿。
2007:罗尼·奥沙利文。
2008:肖恩·莫非。
2009:丁俊晖。
2010:约翰·希金斯。
2011:贾德·特鲁姆普。
2012:马克·塞尔比。
2013:尼尔·罗伯逊。
2014:罗尼·奥沙利文。
2015:尼尔·罗伯逊。
2016:马克·塞尔比。
2017:罗尼·奥沙利文。
2018:罗尼·奥沙利文。
2019:丁俊晖。
2020:尼尔·罗伯逊。
英锦赛历史上奥沙利文夺得冠军次数最多,7次夺得赛事冠军,戴维斯6次排名第二,亨得利5冠排在第三。其中在1984-1987戴维斯连续四届夺得冠军。
迄今为止还没人能超越,最接近的是1994——1996亨得利连续三届冠军,此外,奥沙利文也有连续两届冠军,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人蝉联冠军过。
历史上奥沙利文以17岁358天成为最年轻的冠军,丁俊晖18岁261天次之,亨得利20岁324天位列第三。而最年长则属于道格·芒乔伊的46岁172天,1988年夺冠。
英甲和英锦赛的区别
英甲和英锦赛的区别如下:比赛性质不同、参赛队伍不同、赛制不同。
1、比赛性质不同。英锦赛是每个年度以争夺锦标为目的的比赛,没有升降级英甲是英格兰第三等级联赛,每个赛季进行,有升降级,具有联赛性质。
2、参赛队伍不同。英锦赛是由英格兰第三至第五等级球队即英甲、英乙、英非联等至少48支球队参赛,英甲则由具备英甲资格的24支球队参赛。
3、赛制不同,英锦赛分南北赛区,采取单场制,最后南北赛区的冠军以单场决胜决出总冠军,如果90分钟打平则加时赛,再打平罚点球决胜而英甲联赛则是采用双循环主客场制,共进行46轮以积分高低排列名次,没有加时赛和点球决胜。
英格兰联赛锦标赛
英格兰联赛锦标赛(Football League Trophy)是英格兰足球联赛核下两个低组别球队竞逐的锦标赛,因应不同的赞助商而更改名称。2020年10月EFL与著名披萨品牌棒约翰(Papa John)与达成了合作协议,从此英格兰联赛锦标赛(EFL Trophy)将在三年内被称为“棒约翰杯”。
联赛锦标赛现时由英格兰足球甲级联赛及英格兰足球乙级联赛成员和受邀请的英格兰足球协会全国联赛球队角逐,由于甲级联赛及乙级联赛合共有48支球队,并不符合淘汰制球队的数目(需为二的平方数),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问题,如初赛以三队为一组进行循环比赛或部分球队轮空直接晋级第二轮比赛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英格兰联赛锦标赛
斯诺克英国公开赛和英锦赛有区别
的主要区别是赛程安排和比赛规格都不一样
斯诺克是一项绅士的运动,英锦赛是英国命名的一项重要排名赛,在奖金数、积分和影响力方面都不及世锦赛,但是英锦赛也是一项高水平赛事,相当于乒乓球中国赛和世乓赛。斯诺克的世锦赛于1927年举办首届比赛,无论是从影响力、奖金规模还是职业排名积分来看,一年一度的世界锦标赛都堪称斯诺克台球最高水平的比赛,斯诺克世锦赛也是台球史上最悠久、最重要的赛事。
英国锦标赛是职业斯诺克比赛中历史最悠久的赛事之一,自1977年至今已是第26届举行,其中第一届比赛是在黑球城堡杂技场举行,共有24位选手参加,这次的比赛也是由台球生产商超级水晶赞助,在过去的25届世锦赛中一共产生过12位冠军得主,此外英国锦标赛冠军积分高达7500分,仅次于世锦赛的10000分,而冠军奖金则高达70000英镑,英国锦标赛是以英国的"米”字旗为其标志,它向来也被认为是仅次于世锦赛的赛事。
专题推荐: